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走进洛阳 >> 印象洛阳 >> 浏览洛阳

洛阳诸桥大观 龙影隐碧水 风雨天津桥

2013/11/20 11:16:25 点击数: 【字体:

洛阳诸桥大观 龙影隐碧水 风雨天津桥

天津桥 李玉明 绘
 
    桥,是人类与生活最诗意的对接,是文明进程最直观的跨越。洛阳的桥,曾创造过中国桥梁史上多个“之最”,洛阳桥东西800米的距离内有天津桥遗址、 林森桥桥亭、老吴桥断桥、老洛阳桥和新洛阳桥——桥的姿态和桥的故事,就是人的姿态和人的故事。

  最近,洛河上又添了一座新桥——李楼洛河大桥。

  这则新闻于8月22日7时发出后,到8月27日下午3时,洛阳新闻网统计的点击率是4110人次。其实这座新桥只有787米长、12米宽,比不上王城大桥的长度和宽度,但洛阳人向来关心桥梁建设,人们走过洛阳桥时,爱往两边看:东边有一座断桥,上竖一个亭子,那是林森桥;西边是老洛阳桥,穿梭着非机动车辆和行人;脚下是新洛阳桥,滔滔洛水正向东流。

  人们不禁要问:这里到底有几座桥?怎么这样集中呢?原来,仅洛阳桥东西两侧800米距离内就有5座桥,自东向西依次是林森桥、新洛阳桥、老洛阳桥、天津桥、老吴桥,其中4座桥仍可见其身影,1座桥被埋在河底。

  那座被埋在河床中的桥,是悄悄隐去的龙影,是赫赫有名的天津桥。

  天津桥问世之前洛河上已有桥

  天津桥一“出生”,就落在了隋朝的怀抱里。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弑父篡位,迁都洛阳。他在汉魏故城以西9公里处重新选址建起新城。新城南跨洛河,面朝伊阙,这就需要在洛河上建一座桥。

  新桥的设计者杨素和宇文恺,谙风水、懂天象,他们认为洛水就像天上的银河,而洛阳就像天帝的居所紫微宫,如此一比照,在洛河上架的这座桥就取名“天津桥”。因为“天津”的原意为“银河”。

  那么,隋代以前,洛河上有过桥梁吗?1986年出版的《洛阳市交通志》上说:洛河上最早的一座桥梁在汉魏故城南,名天桥,为秦朝所建。当时洛阳南北两宫相隔数千米,为洛水分割,中间建有3座桥。这3座桥均有屋顶,联系南北两宫,又称秦复道桥。

  汉朝建立后,刘邦当皇帝的第六年,已分封20多位功臣做了大官,但手下诸将还在争功,要求加官进爵,他们常坐在洛河沙滩上嘀嘀咕咕。一天,刘邦通过天桥看见这种情况,顿生疑窦,请谋士张良想办法解决。张良认为这些将领有谋反迹象,刘邦遂采用良策,稳住这些人,消除了隐患。

  这件事记载于《史记·留侯世家》,可见当时洛水上已经有桥,这也是文献记载洛水上的第一座桥梁。至东汉,朝廷又在如今的汉魏故城南2.5公里处建了一组浮桥。待到曹魏立国建都洛阳,这座桥还存在。史载:魏齐王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为了篡夺曹魏政权,曾屯兵浮桥,伺机政变。

  此桥早于隋天津桥400多年。

  以上这些桥,均非名桥,一直到天津桥问世,才掀开了中国桥梁史上崭新的一页。它不但创造了几个桥梁“之最”,更因其自隋至宋,数百年间风雨裹身,沧桑满面,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

  学者对天津桥的具体位置有争议

  在我市出版的诸多历史学刊中,学者们对天津桥的位置一直争论不休:一种说法为,天津桥在洛阳桥东;还有一种说法为,天津桥在洛阳桥西。许多出版物中认为,天津桥紧靠洛阳桥东,站在洛阳桥上往东看,有9个残存的桥墩和一个孤耸的桥亭,那下面就是天津桥的遗址。此说在上世纪考古研究中占上风,但不少学者表示怀疑,理由是《唐两京城坊考》记载:“皇城端门之南,渡天津桥,至定鼎门,南北大街曰定鼎街,亦曰天门街,又曰天津街,或曰天街。”端门为皇城的正南门,与天津桥相连。天津桥应在洛阳桥偏西的中轴线上,由是推断天津桥在洛阳桥西边不远处。

  但这种推断一直没有出土实物作为佐证。

  直到2000年,我市考古工作者在市区洛河南北两岸向下挖掘,终于在洛阳桥西侧200米处河床下,发掘出了唐宋时期的洛河石堰与桥墩。石堰绵延数公里,桥墩下垫有枕木,上铺方石,联以铁腰,于是考古工作者断定此处便是天津桥的位置所在。当时参与发掘工作的我市青年学者霍宏伟,向记者证实了这种推断。他说:天津桥初建于隋,但隋时天津桥用木船相接,实为一座浮桥,多次被毁,不会留下实物。而唐改浮桥为石柱桥,是东都城内连接洛河南北的主要桥梁,如今发现的石堰与桥墩即天津桥之实证。

  其实,对于观照历史、体味沧桑的一般读者来说,天津桥遗址在哪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想从天津桥的来龙去脉中,看到历史走过天津桥时是什么姿态。

  天津桥创造了我国桥梁史上两个“之最”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长期考证,隋天津桥的形象渐渐清晰了:整座大桥用大船连接,南北一字排开,犹如水中长龙衔接着南北两岸。船与船之间用铁链联结,桥面平整,桥身稳固。桥建成之后,桥上车辆往来,行人络绎不绝,一派热闹景象。

  据我市史志方家周得京先生考证,隋唐天津桥在中国桥梁史上创造了两个“之最”,第一,最早用铁链连接船只;第二,最早建造了龟背形桥基作为支撑。

  那么,作为浮桥的隋代天津桥,是怎样漂浮于河面上的呢?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隋炀帝大业元年初造此桥,以架洛水。用大缆维舟,皆以铁锁钩连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原来,当时桥的两头各建有两座重楼,用来固定铁链。管理人员日夜值班,根据河水涨落调节铁链高低,负责桥梁安全工作。

  桥建成后,为使高大的楼船顺利通过,桥体还可以自由开合,这在我国古代建桥史上也是了不起的创举。桥北端,正好与皇城的端门相对应;桥南端,与长达5公里的定鼎门大街(当时定鼎门在安乐窝之南)相连,南北通衢,一桥相牵,好不气派。

  可惜好景不长,该桥建成12年后,李密率瓦岗军攻打洛阳,隋将王世充慌忙迎战,双方在天津桥边大战三场,守桥将士的鲜血染红了洛河水,李密一不做二不休,一把火烧了天津桥。这是天津桥第一次被毁。

  唐改天津桥为石柱桥,乐坏了李白和白居易

  隋朝命短,不到40岁就玩完了;唐朝命长,寿命将近300年。唐玄宗开元年间,他下旨在隋天津桥遗址上重建天津桥,建的是石柱桥,又称洛阳桥。桥长三百步、宽二十多步,桥上有栏杆、表柱、四角亭;桥两端有集市和酒楼。李白光顾的董家酒楼就在桥头。当时他从长安来到洛阳,洛阳地方官为他接风,李白坐车郊游后经过天津桥,吟诗一首: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 惊动洛阳人。

  他留恋天津桥的景致,心情格外好,于是又吟道“黄金白璧买歌笑 ,一醉累月轻王侯”,干脆暂不启程,在洛阳饮酒数月,把王侯功名都看轻了。

  好一个天津桥,把诗人们征服了。刘希夷来了,写道:“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中。”李益也来了,写道:“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这里说的洛阳桥其实就是天津桥,一桥二名,名动京城。孟郊也来了,写道:“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天津桥洛河以南,地势平坦;洛河以北,地势突兀,所以人们过桥时,自北往南称为“下桥”,由南往北称为“上桥”,这一上一下,景致有了起伏变化,也给诗人们提供了思绪翩飞的空间。白居易歌咏天津桥的诗最多,他说“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又说“莫悲金谷园中月, 莫叹天津桥上春。 若学多情寻往事, 人间何处不伤神”。

  天津桥凌晨的景致最美:晓月挂在天空,两岸垂柳如烟,桥下波光粼粼,四周风光旖旎,城中不时传来寺庙钟声,遂使“天津晓月”成为“洛阳八大景”中最静谧的风景。为此,白居易在《晓上天津桥闲望》写道:

  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

  空阔境疑非下界,飘飘身似在寥天。

  星河隐映初生日,楼阁葱茏半出烟。

  此处相逢倾一盏,始知地上有神仙。

  唐代天津桥为石柱桥,这一点文献中记载得很清楚。杜佑《通典》中云:“其天津桥、中桥石脚。”所谓“石脚”即石墩、石柱,石柱迎水面砌成尖角,可减弱水流对桥柱的冲击,利于泄洪。2000年,考古工作者在洛河北岸挖出顺序排列的4个桥墩,跨度均为15米,桥墩均呈龟背形,长20余米,由此估计天津桥宽约20米。考古发掘中还发现,天津桥两岸均以青石为堰,用以拦水,保护河岸。

  即便是如此坚固的桥梁,也有被冲毁的时候,从唐代到五代,再到宋代,天津桥屡被水毁,屡毁屡建,进入艰难的服役期。

  天津桥屡毁屡建艰难服役

  唐宋时期,东都洛水河宽水急,加上只有天津桥两岸砌有石堰,上游洪峰来时,泥沙俱下,裹木挟石,对桥梁和近岸房舍破坏极大。那么,天津桥共几次被毁呢?

  史书记载:唐高宗统治时期,天津桥共有两次被毁,武则天统治时期有一次,唐中宗执政时天津桥有极大损毁,“神龙二年四月,洛水泛溢,坏天津桥,漂流居人庐舍,溺死者数千人”。唐玄宗统治时期天津桥又有两次被毁,其中开元二十九年秋七月,洛水暴涨,毁坏了天津桥及上阳宫部分房舍。

  晚唐时,天津桥遭火焚一次;后唐时,遭遇一次较大水患。这次水患,冲断了天津桥,近河庐舍被毁,官民只好坐船渡河。至当年八月,大水仍不退,渡河人每天都有被淹死的,庄宗李存勖只好写了《以天津桥未通放朝参敕》,发出通告:近来水患严重,天津桥迄今未通,往来百官以舟渡河,倾覆者多蹈泥涂,自今日起文武百官可三日一趋朝。

  这次桥梁中断,造成京城交通困难,几乎让衙署瘫痪,官员无法正常办公,皇帝百官由是感叹京城不可一日无桥。

  到了北宋时期,洛河又有数次水患,多次冲毁天津桥。宋代也和前朝一样,天津桥屡毁屡修,百折不挠,力保交通顺畅。如今想来:不是天津桥过于脆弱,而是它挺立的时间太长,几百年下来,难免经历风风雨雨。加上古代洛河上游没有水库,无法调节河水流量,洪涝之时,全凭天意——屡毁屡建的天津桥,实际上成了洛阳城洪涝灾害的晴雨表。

  历代王朝对天津桥如此看重,是因洛阳多为京城之故。北宋虽然建都汴京,但仍以洛阳为西京。宋太祖赵匡胤立国第二年,就下令重修天津桥,以巨石为桥墩,高数丈,企盼永固此桥。2000年的考古发掘证实:宋代的石堰和桥墩,均以巨大方石垒砌,每砌一层,缝间凿槽,镶嵌铁腰,错缝骈连,形成巨大板块,不易分散变形;桥墩呈龟背形,分散水流的冲击力。

  北宋灭亡后,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此后洛阳失去帝都地位,国家不再投入巨资修葺天津桥,到金代洛阳桥毁于大火。断桥残础,渐渐湮没在河床之下,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可怜一座名桥,究竟退休于何年何月,史料竟未有明确记载。只是这条躺在河床下的巨龙,骨骼终难消尽,到了近代,军阀吴佩孚竟也不忘此桥,在原桥址旁修桥一座,仍称天津桥,这便是洛阳老百姓说的“老吴桥”,于是又引出一段故事……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洛阳网(2007-07-1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