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洛阳

精美石窟建于黄河岸峭壁间

2014/1/6 11:08:19 点击数: 【字体:

精美石窟建于黄河岸峭壁间
西沃石窟东、西二区整体复原后全貌。 资料图片
 
    引子

    □记者 盛夏 实习生 李梦竹 

    新安县正北40公里西沃村东、黄河南岸垂直峭壁间,曾有一处神秘的北魏石窟,它修在“鸟儿才能飞到的地方”,1984年被发现,1986年评为“省保”。

    黄河穿晋豫峡谷奔腾到新安县西沃村时,被东西横卧的青要山阻挡,以九十度急转弯向东流去。此处黄河,汇聚西来的青河,形成宽宽的急流河面,冬春清流碧透,夏秋浊浪翻滚。西沃石窟开凿于青要山临河峭壁上,石窟对岸是开阔的沙滩和连绵的王屋山余脉。

    石窟开凿于崖壁之上,下离水面10米,上距岸边公路10米。因地势险要,难以接近,当地老百姓也难见其真面目,因此传说:“走塔不见塔(从黄河岸边路上走过,看不见浮雕石塔及窟龛),见塔不走塔(从黄河船上可遥望到浮雕石塔及窟龛,但不能登上去),七十二座无影塔。”

    1984年8月28日,洛阳市文化普查队发现了它,发现者为温玉成、冯永泉、张立、崔红旗。

    普查队从悬崖顶部悬垂而下,进入洞窟。他们调查发现,这座石窟自东向西依次有浮雕石塔四座、石窟两座,塔与石窟间还有若干个小佛龛。石塔均为浮雕楼阁式方塔,总计浮雕佛像达278尊。开凿时间与龙门石窟相近,具有独特造像风格及较高艺术价值。这座石窟,被命名为西沃石窟。

    “西沃石窟,建于北魏,已有1400余年历史,为黄河中下游沿岸仅有的一处北魏石窟。它的位置,正当我国古代要水路和晋豫古道,纪年明确,存载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河南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专家李中翔撰文道。

    这座石窟,于悬崖上展览千年,1994年命运又发生了一次巨变。

    1994年9月12日,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开工,从西沃石窟顺水东行20公里,即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大坝,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石窟将淹没在水下100余米处。1994年12月,相关部门决定整体搬迁石窟,最终整体迁移至新安铁门镇千唐志斋博物馆。这是中国首例石窟整体搬迁工程,历经三年,顺利通过了国内文物专家验收,并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黄河岸边的西沃石窟,受龙门石窟辐射,是黄河边曾密集出现的小石窟中的一处,也是地势最险峻的一处。因其明确的纪年、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具特色的雕刻内容与艺术,为佛教史、艺术史和社会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

    千唐志斋中的西沃石窟,现安居于一座五开间超高仿古殿堂内,“一方面石佛宝殿乔迁新居。另一方面,它又与周边固有环境脱离、告别,成为异境中的一个孤立个体,其历史、科学、文物、艺术价值,都打了折扣。”原龙门石窟研究所名誉所长、美术史论家宫大中对记者道。

    镇水患佑航运祈时局平安

    石窟寺和摩崖造像,是僧侣和信徒礼佛、做佛事的场所,是佛教传入中国后诞生的。它们多依山傍水而建,西沃石窟也不例外。

    如到西沃石窟原址,我们会发现,石窟西侧由青河注入黄河,这一侧河边山崖,远不及石窟原址险峻。弃易选难,最重要的理由就是镇水——镇黄河之水。

    黄河西来穿越晋豫峡谷尾部(俗称八里胡同峡),突遇青要山悬崖横阻,形成九十度大转弯折东流去,河面在这里,宽达250米,水深流急,极易引发洪水灾害。历史上西沃村一带水患连绵,尤其在夏季,洪水淹没两岸农田村庄,给百姓带来巨大损失。即便没洪水,此段也是行船艰难,翻船时有发生。为镇水患佑航运,百姓遂造此窟。

    修造成窟后,来往船只多在此停靠,人们进洞礼佛,祈求平安。

    为镇水患开窟立佛,全国不止一处。比如四川乐山大佛,地处三江汇集之所,夏季江水汹涌。凌云寺僧海通和尚立志开凿佛像,历经几代人努力,终成大佛。

    “在河南洛阳一带,受龙门石窟造像影响,周边诞生的多个小石窟,大都临河选址。比如龙门石窟临伊河,巩县石窟临洛河,万佛山石窟附近有柴河。其间选址最惊险者,还是西沃石窟。这种选址,都有镇水患的想法。”宫大中道。

    2012年11月初,记者走进千唐志斋,见到了搬迁于此的西沃石窟。原窟自东向西,分成两区,两区相隔15米。搬迁后,东西区变成零距离了。

    细看石窟,发现它多处凿有壁孔,有牛鼻孔形,有方形。这是栈道遗迹,和三门峡古栈道遗迹基本相同。虽然栈道遗迹路基不存,但石窟内残存栈道顶部痕迹,在窟龛下方可连成一线。

    六个牛鼻孔横列于石窟上方,但不在一条水平线上。其中有五个将窟龛及题记打破,可确认它们出现在北魏之后(造像和题记在北魏末期),应当开凿于隋唐漕运工程时。

    牛鼻孔内有很深纤绳磨痕,中梁被拉断。牛鼻孔有两个用途,一是用来拉纤行船;二是拴船停靠,方便人们进洞礼佛。民国《新安县志》也有相关记载:“昔人于崖半凿山通路,长约二里……路边石磴(即牛鼻孔)多穿深一二寸,为先代河运挽漕牵缆所磨损。据知当时运河之苦。”

    20世纪50年代,中科院考古研究所专家发现了三门峡漕运遗迹,20世纪90年代,河南省古建所专家在黄河八里胡同峡发现了古栈道遗迹,西沃石窟古栈道遗迹,则是延续八里胡同峡栈道遗迹。

    自三门峡至八里胡同峡再到西沃石窟段,古栈道遗迹分布于黄河两岸,长数百里,见证着黄河漕运工程的巨大规模和深远影响,对研究隋唐之际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有重要意义。

    西沃石窟正当豫晋古道,此段水路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水上通道,统治者为保护关中地区稳定,多次整修黄河漕运工程,以满足京师(西安)巨大的消费及西北边关的军粮供给。

    这是开凿石窟的一方面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石窟开凿于北魏末年,当时政局动荡,老百姓为求国泰民安才凿窟塑像。    

    “民间社团”组织捐建 

    石窟建造出资者,是供养人。

    宫大中讲:“一般所谓供养人,是指开窟造像的发愿者(施主)。大量龙门造像题记中,每每有‘供养佛时’、‘一心供养’的话,其他地方的石窟群中,凡有题记者也如是,故取名为供养人。就龙门历代供养人形象,无论男女长幼,其形貌、服饰都有鲜明时代特点,可说是佛教艺术里真正的世俗艺术,它也有辅助石窟分期断代的作用。这些供养人,大都有一定的政治身份或社会地位,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 

    西沃石窟也刻有多组生动的供养人像,他们一排排整齐刻在石窟中,形象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头戴笼冠,褒衣博带,穿云头履,侧身西向,双手合十;另一种是头戴高冠,褒衣博带,穿云头履,双手擎一长梗莲花,左右相向,似伴随佛教音乐,缓步前进,虔诚礼佛。这些塑像,应和本人真实面目无涉,类同“标准像”。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报 2012年11月23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