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洛阳工艺 >> 工艺赏析 >> 浏览洛阳

双城记:泥之重生河之绝唱

2012/8/17 9:08:47 点击数: 【字体:

双城记:泥之重生河之绝唱
     
    “中国四大名砚中,澄泥砚是唯一以人工澄炼之泥烧制而成的陶砚,也是唯一不以产地命名的名砚,这就为后世的纷争埋下了伏笔。”三门峡市美协主席、澄泥砚收藏家李俊林说。
   
    2006年9月10日,国家邮政总局举行了“文房四宝”邮票首发式,据业内人士称,被选中的“国家名片”“砚”票,取材于珍藏在肇庆历史博物馆的两方明清端砚。
   
    此消息一出,惊动了所有相关地域。端砚自是名正言顺的“首发式”举办地,澄泥砚也趁势出击,一场混战后,山西新绛县、河南新安县都搭上了顺风车,经国家邮政总局批准搞了“首发式”。三门峡澄泥砚,曾是“唐代中国澄泥砚的NO.1”,到现在有被“边缘化”的尴尬,这个消息刺激了张建成。在他的全力操作下,三门峡为彰显自己的原产地身份,自行搞了一个首发式。
   
    张建成,39岁,三门峡人。1995年,28岁的张建成还在三门峡小车马坑博物馆过着“一张报纸一杯茶”的悠闲日子,在当年5月27日的《人民日报》上,他看到一篇文章,记者郅振璞到三门峡寻找澄泥砚,市长抱歉地说:“愧对古人,我们还未挖掘、用好虢地河泥呢。”张建成第一次因澄泥砚而受刺激,“愤”而开始研制澄泥砚。
   
    11年过去了,他从一名文物局的干部变成了一个精明的商人,创建了自己的研究所,挖掘传统,锐意创新,随着三门峡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步伐,他也把澄泥砚变成了三门峡的“文化名片”。
   
    11年之后,张建成看到的是,在全国,澄泥砚以泥砚的身份被众多石砚包围,在拼争传统魅力。在黄河流域,山西和河南拼抢区域影响。在河南境内,则有郑州、新安、三门峡三地在摊薄市场大饼。河南境内多地或明或暗的纷争,无形中削弱了河南澄泥砚的整体影响力,以致在全国并不占绝对优势地位。
   
    为了澄泥砚,记者走访了三门峡、洛阳、郑州三地的澄泥砚艺人,看到了他们各自艰辛的努力,也看到了他们的困惑。
   
    对于坊间盛行的“澄泥砚历史上曾有长期断代”的说法,李俊林一直持否定说。他自言收集的三百多方古澄泥砚历代皆有,他说:“唐宋金元澄泥砚一直有大量实物出现,仅三门峡考古研究所就藏有二百多方。再加上私人收藏,足以佐证,澄泥砚在三门峡这块土地上,没有失传,传承有序。”李俊林这种想法,影响了张建成,坚定了他一定要把三门峡的澄泥砚传承下去的决心。
   
    通过翻阅资料,张建成在1936年《陕县志》中发现了关于澄泥砚做法的记载,马上如法炮制,但“发现不行,看起来讲得很清楚,中间好多细节未交代。”张建成很苦恼。
   
    在李俊林的陪同下,张建成开始了漫漫求师路。第一站直奔陕县人马寨村,找到了王玉瑞的第五代后人王国州。老先生当时年近七十,耳聋眼花,多年不制砚,得知有人要做砚,十分高兴,便倾囊相授。在他的指点下,张建成制出了“色黑而杂银沙星点”的人马寨澄泥砚,倒模成型,极具民间风格。
   
    这种砚,粗、耐磨、下墨、实用,是一种实用砚,但距离史书上记载的“坚实如铁,叩致金声,刀之不入”、“抚如石,呵生津……”等可作观赏品的文人砚还有距离,怎么办?张建成只能再四处求师。
   
    远赴山西新绛(古绛州),近奔洛阳新安,新安县的澄泥砚艺人李中献给了他帮助,并派一名师傅帮其建窑。提及此事,张建成一直感激于心。
   
    要制澄泥砚,先找泥。“泥场是制砚艺人核心的机密,谁也不会告诉你。你得自个找。”张建成说。
   
    为找泥场,张建成没少吃苦头。一个冬雪刚过的傍晚,他到卢氏找泥场,山路呈S状,陡且滑,他开的破吉普车控制不住往沟里栽去,幸亏汽车前桥撞在沟边的一块大石头上,车刹住了。一身冷汗的张建成钻出车,才发现沟边孤零零只有那一块石头,他立马冲那块救命的石头磕了个头。这回差点把小命搭进去,还是没找到泥场。
 
     “我在哪儿找到的泥场谁都想不到,灵宝和陕县的交界处,五原村一带,千沟万壑之间,找到了泥场。据说唐朝虢州澄泥砚,就是在这儿取土。”张建成说。
   
    这个泥场当然是商业机密,张建成不会带记者去看,像是安慰,张建成带我去了黄河边上他的另一处泥场。出陕州故城向西,来到黄河滩里,他指着河心一丛芦苇说:“每年六七月份黄河落水后,有一层泥,二三厘米厚,长达半年的蓄水期把泥浸泡得泥性改变,做砚台不会裂。就取这层泥用。”
   
    泥找到了,窑建起了,烧窑就是烧钱,前五窑全是废品,数万元钱没了。烧窑师傅也急了,认为窑址离铁路太近,震动太大,要求重新建窑。新窑建好,第一窑开窑的前一天晚上,张建成睡不着,出身音乐世家的他,便拿出久违的二胡,拉了起来。
   
    第二天,开窑,成了,60%的成功率,“120方澄泥砚在三门峡这块古老土地上重生。”当地媒体用欣喜的语气感叹。
   
    鳝鱼黄、蟹壳青、豆沙绿、玫瑰紫、鱼肚白、虾头红,这些历史记载中讲得神乎其神的颜色,张建成试图一一复活。这些颜色都是通过窑变才能产生的。窑变的产生往往以全窑报废为代价,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以报废80%的代价,换来了第一方豆沙绿犀牛望月砚台,后来又以报废90%的代价,换来了弦纹瓷窑变。”张建成说。
   
    年少时学过美术雕刻的张建成,对砚雕有独特的看法,他要求工人不要满足于多与像,要在意与味上下工夫。这应是制砚者的新追求。
   
    如此严格要求,令他的多件作品获奖。“龙凤龟”获2004年中国文房四宝博览会金奖。同年,他的多件澄泥砚作品在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获金奖。2005年,他被河南省文联评为“十大民间(工艺)美术家”。
   
    河南境内澄泥砚原产地在三门峡,2003年,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授予的“中国澄泥砚之乡”却是洛阳新安县。2006年,河南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新安占据两位——游敏和李中献,两人均为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新安县的地位得以凸显,得益于新安县制砚的产业化程度。“2004年,新安县生产澄泥砚的厂家有数十家,从业者300多人,品种有数百种。”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游敏说。
   
    游敏告诉记者,“历史上新安县曾先后隶属过古虢州和古陕州,1947年后才隶属洛阳。”游敏和李中献自述,传承都是源自三门峡的陕县人马寨村。而三门峡张建成复生澄泥砚,又得益于李中献甚多。到了现在,因行政区划分属两地,两地关系相当微妙。
 58岁的李中献说:“曾祖父李廷选曾随陕县人马寨村最有名的制砚艺人王玉瑞学艺十年,后返乡将这一技艺带到新安。”50岁的游敏自述“祖上游宗豪是清末秀才,游学陕州,拜当地制砚名家王玉川学制砚”,后回新安制砚。
   
    游敏和李中献的成长还得益于新安的历史背景。新安有宋代陶瓷遗址几十处,是有千年历史的陶瓷之乡。李中献从小就跟着父兄学会做缸、盆、碗。游敏学生时代在瓷厂做工,主要也是学做瓷盆、瓷罐。
   
    两人能够成为澄泥砚的杰出传承人,更得益于黄河,“黄河挟泥裹沙穿越秦晋大地,跃出龙门,自三门峡经豫西峡谷至新安,岸低水阔,水流缓慢,留下了一个个淤泥滩。黄河至此已流经数省,沿途纳入众多支流,所沉之泥,含有丰富的铁、铜、钾、镁、铅、铝等矿物质,成为制作澄泥砚的上佳材质。”游敏在文章中说。
   
    新安县城东500米处有汉函谷关,记者和游敏一起踏访此处。曾经的汉函谷关,“北至黄河,南至宜阳,长达100公里”。记者眼中所见,不过是衰草寒烟中的一座残破城门洞,高不过10余米。游敏认为:“当年制作砖瓦材料的工匠们,在新安县城西北部黄河中下游交接地带采泥烧制砖瓦时,也制作了一些澄泥砚,至今散落于新安民间。”
   
    这是极有可能的。因为“唐宋之前大家都有用秦汉旧砖瓦制砚的习惯,就是因为找不到那么多秦砖汉瓦,唐朝人才模仿秦砖汉瓦的制造方法制造了澄泥砚。”三门峡市美协主席李俊林的看法,在新安再度得到佐证。
   
    作为新安现代澄泥砚的领军人物,李中献和游敏两人个性与作品迥然不同。
   
    李中献是新安现代澄泥砚的拓荒者。他不擅言谈,不长于理论。他已经干了十六年,踏踏实实,但有时步履不免艰难。
   
    1995年,《人民日报》记者郅振璞在三门峡寻澄泥砚未果,赶到新安时发现,李中献带领十几个人在黄河边摔了五年泥巴,已摔出数十个品种上千个砚台。
   
    在郅振璞采访李中献的前一年,即1994年,是李中献事业的一个高峰。“1994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鹏及夫人来洛为小浪底工程开工剪彩,澄泥砚被作为礼品赠送给李鹏和夫人,受到称赞。”《洛阳日报》如是报道。一个月后,他的澄泥砚在“1994中国名砚博览会”上获奖。
   
    为了事业,李中献把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儿子李湛拉了过来。李湛说:“我起初并不愿意,有一天晚上,天很热,我爸在雕刻,衣服后背全湿了,灰扬得到处都是。”李湛被父亲的执著打动,便辞去公职,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了两年雕塑,学成归来后全力投入到研究中,2000年春,造型美观的立体砚台出炉了。
   
    2000年春,李中献试图复活宋代“吕道人”砚。吕道人是宋代山西泽州制陶砚的名家,作品“坚润宜墨,金铁划之,了无痕迹”,是澄泥砚中的极品,但传世甚少。李中献一次次试烧,2005年4月,“吕道人”砚问世。不尽完美,但不失为一次大胆的尝试。
   
    游敏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像盘谷砚的制砚大师张书碧一样,他试图用砚承载许多文化概念。只是游敏意欲承载的,是“河洛文化”这个大命题。他的汉辟邪砚、汉简砚、石鼓文砚、河图洛书砚、中华宝玺砚等,都是别人很少涉及的题材,他想用独特的造型艺术向人们展示一部立体的人类文明史。他受天津美术出版社之约,撰写的《漫话澄泥砚》一书目前也已定稿。
   
    2003年10月,游敏在新安县创办了澄泥砚艺术馆,展示了从黄河禹门口到花园口近三百公里河岸线上采集到的泥材和一些古今精品砚。他的代表作品“回归砚——家”也陈列于其中,这是他在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而制作的。整个砚台取黄河澄泥为材,重150公斤。被央视大型专题片《香港沧桑》评述为“庆回归珍品”。
   
    在他的艺术馆内,记者看到了他和女儿游晓辉(河南省最年轻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之一)合作的多件作品,2004年,父女制作的澄泥砚“东方之子”、“商周古韵”荣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珍品博览会银奖和优秀奖。
 游敏制砚,思维现代,但“工艺流程忠实古法”,他反复强调,“原材料及工艺流程不能改变,改变了就不成为澄泥砚了,传统工艺的尊严就没了。”
    
    唐宋金元澄泥砚一直有大量实物出现,仅三门峡考古研究所就藏有二百多方,这表明澄泥砚传承有序。【原标题:双城记:泥之重生河之绝唱】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报 2006-12-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