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走进开封 >> 印象开封 >> 浏览开封

开封城隍庙历史变迁述略

2013/11/9 10:44:59 点击数: 【字体:

    说起城隍庙,总让人想起上海城隍庙庙会的繁华与热闹。上海城隍庙可谓一个地标性建筑,而开封城隍庙却仅仅存在于人们的口碑传说和地名之中。在开封民间包公断案中有“三僧合谋占民妇,城隍托梦报案情” 的传说。近百年来,开封城隍庙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殊不知,开封城隍庙过去可比上海城隍庙牛气得多,开封城隍庙自古繁华。

    开封城隍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城”是指城墙,“隍”是指墙外环绕的深沟,《说文解字》说“城,以胜民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最早的城隍庙见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建的芜湖城隍庙。至唐代,城隍信仰已经颇为盛行,而且有城隍塑像。当时文人为求风调雨顺、民康物阜而书写祭城隍文。唐人张说、李德裕、李阳冰、杜牧等祭祀城隍神的文献记载至今仍广为流传。宋代欧阳修也写有《祭城隍神父》这样的文章。公元923年,李存勖攻入开封,灭掉后梁,建立后唐政权,移都洛阳时,据说当时开封城隍曾向皇后托梦说:“汴州王者之地,不可轻离。”但李存勖决意西迁,后来由于漕运不便,经常闹粮荒,导致兵变亡国。当然,这只是传说,但从中可见城隍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甚高。

    宋朝时封祀更为繁杂,比唐代有过之而无不及。陆游曾说:“自唐以来,郡县皆祭城隍,至今世尤谨,守令谒见,其仪在他神祠上。”而对山川、城隍的祭祀亦开始列为国家祀典。

    《宋史》卷一〇二载:“太祖太宗时,凡京师水旱稍久,上亲祷者,则有建隆观、大相国寺、太平兴国寺、上清太一宫……则天齐、五龙、城隍、袄神四庙……”

    宋朝的祭祀城隍还有一项内容,与出兵有关。据《文献通考》卷八十九载:“(太祖皇帝建隆元年)六月,平泽潞。及车驾还宫,皆遣官奏告天地、太庙、社稷,仍祭袄庙、泰山庙、城隍庙。其年十月征扬州及太平兴国四年征河东,并用此礼。”从此,诸府、州、县纷纷广建城隍庙。宋代徽宗皇帝还册封城隍,这在南宋赵与时的《宾退录》卷九中有所反映:“余尝撮城隍爵号,后阅《国朝会要》,考西北诸郡,东京号灵护庙,初封广公,后进佑圣王。大内别有城隍,初封昭贶侯,后进爵为公……盖东南城隍之盛,多起于近世,此数者亦徽朝锡命耳。”

    宋代城隍开始人格化,多奉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为城隍神。宋孝宗时,李异任舒州知州,“有德于民,去郡而卒,邦人遂相传为城隍神”。南宋末,“赵汝澜知澧州”,自称“生为太守,死作城隍”,他死后,当地士民居然为之“建祠立碑”。

    北宋南迁之后,金人统治者在开封仍保留了北宋的传统,比如在其旧地尊奉城隍神,也见于正史记载:“大定二十一年,复修宫殿,建城隍庙。”(《金史》卷二十四载)这显然是朝廷所为。后来开封的城隍庙在蒙金战争中毁于兵火,直到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十二月才由河南路兵马都总管刘福重建。元代的王恽在《汴梁路城隍庙记》说:“汴梁之庙事城隍,其来尚矣……世说秦功臣冯尚,见梦于汉高帝曰:‘奉天命与王知,领城隍阴事。’虽傥侃不可致诘,然自汉至今,遂为天下通祀。”

    城隍庙的普建和祭礼的规制化,是在明初实现的。朱元璋定鼎中原,即诏天下有城池者,建其庙。据《明史·礼志三》记载:朱元璋建国伊始,即于洪武二年(1369年)正月封京都(即南京)城隍为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开封、临濠(即凤阳)、太平(即当涂)、和州(即和县)、滁州的城隍亦封为王,职位为正一品,和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公”及左右丞相都是平起平坐的。《明会典》载,洪武三年(1370年)正城隍神号,命从祀于山川坛,旋诏革除其封号,称某府、某州、某县之城隍神,未几复降仪注,令凡府、州、县新官到任,必先斋宿城隍庙,谒神兴誓,在阴阳表里,以安下民,又令各处城隍庙,须摒去闲杂神道。府、州、县庙宇俱如其公廨,设公座笔砚,如其守令。

    明代开封府城隍庙坐北朝南,由南向北为照壁,左右鹿角、牌坊、大门3间,门后为甬道,甬道后为二门3间,二门东西各开角门,角门外为东西夹道,二门后为甬道,甬道后为歇山式大殿5间,殿后为后殿,形制如大殿,东、西两殿内祀奉七府及汝州城隍像,大殿内祀奉府城隍。

    开封城隍庙屡经水患,多次重修。《汴京遗迹志》上说:“洪熙元年(1425年),道士萧景新重修。天顺五年(1461年)沦于水,道士萧守正葺完。”开封府城隍庙在宣德六年(1431年)重修。《开封府志》记载,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重修城隍庙,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皆重修城隍庙,明末毁于黄水。

    1984年孔宪易校注的《如梦录》说:“城隍庙:府城隍庙、县城隍庙、济渎庙、穆蔼堂,今皆黄河水利学校(今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旧址。”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尚书刘昌重建,康熙六年(1667年)巡抚张自修重修。清代的府城隍庙位置就在现在的成功街,庙门坐北向南,迎面有影壁,庙门两侧有泥塑神像,庙门上建有戏楼,院内有石栏围绕着大殿,月台上建有正殿,正殿后有寝殿。规模相当宏大,香火极盛。

    《如梦录》上记载:“府城隍庙西是县城隍庙。”其实县城隍庙原在城南百亩岗,明成化六年建,“万历年间,知县王鹤龄移植府城隍庙西”(清光绪《祥符县志》)。县城隍庙面积较小,庙门两侧也有塑像,院内有东、西陪房,中间有大殿,殿后是一座二层小楼,楼上是道士居住的地方。《祥符县志》记载了清乾隆二年(1737年)祥符县知县张淑载楷书撰写的《重修祥符县城隍庙记》。1927年,冯玉祥主豫后,推行新政,销毁佛像、解散僧道,城隍庙名存实亡。解放战争时,国民党飞机炸毁了大殿,城隍庙内的最后一座建筑片瓦无存。

    明代城隍庙庙会最繁华

    开封城隍庙在明代属于都城隍,全国就5个。在明代,每月朔望日的开封城隍庙庙会远远超过北宋时期的大相国寺内“万姓交易”时的繁华。《如梦录》记载甚详,现依其记载整理开封城隍庙庙会盛况如下:

    照壁前有牛马尾网巾、唐巾等货;牌坊下卖描金、彩漆、卷胎、拔丝等盒,帽匠盔洗旧帽、安鞭爪兼补破坏。东角门外是卖木器的,有桌椅床凳衣盆等架、大箱、衣箱、豆面小箱、壁柜、书橱等……鹿角外则是卖锡器和各样走铜山水器皿、嫁妆之物,大小竹货,莲桶、莲缸、珍宝古玩杂货;大门下是卖油箪、油糕、煎饼蒜面、扁食、油粉酥糖等食物;绒线翠花珍珠、珊瑚、各式银器杯盘等则集中在甬道上;二门东角门内多时鲜干果、梳栊竹篦、假银物件等;二门西角门下是卖旗和彩帛制品的。

   开封城隍庙庙会商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油靴、油鞋、泥履、雨伞铺、男女缎靴;笔墨砚台、南京草履,小书时画圣像、故衣竿子;果木、违兰、栀子砂觎砂盆、小轿、骨花抽挪大轿、十景花盆等,种类之多,颇为惊人。

    “城隍出巡”规模浩大

    旧时,开封城隍每年三次出巡。春季为清明日,出巡“收鬼”,因二麦返青,早秋将播,农事日繁,“收鬼,以防贻误农事。道长卡云牌、法器,摇金铃,持黄表纸符录,招鬼魂收入箱内,作为拘囚”。秋季为“中元节”(七月十五),出巡“访鬼”,受理屈冤鬼魂申述,道士持仪如春巡,沿途焚化纸钱,舍粥饭,每遇十字路口,则念“往生咒”,焚“往生咒”文。冬季为十月初一,出巡“放鬼”,因农事已毕,鬼出无碍也。道士持仪如春、秋季,至旷野取春季收藏符录焚之,擂鼓三通,击法器放焰口(注:一种佛教仪式),作法道士披发执剑,指向四方,诵《金刚经》,放出鬼魂。每次出巡,礼仪甚隆。当日晨起,道士先将城隍和夫人木像移至前殿,出行时,用木椅抬轿内。府城隍坐十六抬大轿前行、县城隍坐八抬大轿前行,夫人花轿相随,执事人鸣锣燃炮,吹奏唢呐。仪仗前为八面虎头大牌,上书“肃静”、“回避”,后跟二十八宿大旗,白底红边,分绘青龙、白虎、云鹰、熊黑、太极八卦、日月星宿……后面是六十四执事,一群武卫人员分执刀、枪、矛、戟、金瓜、钺斧、朝天镫等兵器。紧接着是四十二面大盘鼓,其声响彻云霄。再后为善男信女,执香纸,抬香案、香塔,后面则是高跷、舞狮、旱船等民间游艺。全城各寺院道观的僧道人员分为两行行进,和尚执钵、挥拂尘,道士击木鱼、奏笙管,其后则是红纱宫灯,上贴“城隍”金字,另有四人抬香炉,内燃檀香,一路香烟缭绕、鞭炮轰鸣。旧时迷信的人们为“祈福免祸”,为将来死后“好进阴曹地府好做鬼”而打通关系,或因为替父母重病许愿而还愿等。于是,在“城隍出巡”之日,人们要扮成罪人,穿上红色囚衣等参加送迎行列以示虔诚,家家如此。所以每次“城隍出巡”,送迎行列浩大、喧闹森严,令人恐怖。据陈雨门先生回忆,清末城隍出庙南行至西司门,经巡抚衙门到行宫角往北到新街口东口,府城隍折向西,经前营门,出西门;县城隍经西大街,往东出曹门。

    另一盛典是为了城隍诞辰。原为农历三月二十八,因为那个时候青黄不接、民力维艰,所以后来就改为农历五月二十八,在城隍庙举行。头一日,已有善男信女络绎来庙,动辄万人,庙不能容,乃沿街坐卧,男女混杂,喧闹终夜。有被盗财物者,有遭调戏凌辱者,有丢失子女者,岁必多起。等到次日凌晨,僧道先行上香焚纸,随后为善男信女祈福,众人纷纷上香焚纸,顶礼膜拜。庙内火光烛天,烟雾迷离,万头攒动,好不热闹。通过举行盛典,“城隍”可以收到好大一批贡品,其中,有阴府用的“钱”,也有阳间用的钱。这些都由一位道长代收,当然最后还是要转交给举办“出巡”盛典的头目的。至于“贡品”是真的“孝敬”了城隍,还是落入了某些人的私囊,也就无人细究了。

    近代城隍庙成为文化传播之地

    1927年,冯玉祥指定旧城隍庙大殿作为河南教育馆馆址。自1927年9月开始,历时7个月,于1928年4月15日正式开幕。该馆把城隍庙旧址进行改造利用,开辟门前空地为公园,“植木种花,点缀新鲜,入门为前院,博物室在北,庄严雄伟,史地室、卫生室、游艺室、教育行政室、学校成绩室及馆员住室等,分列两旁”(1928年《开封新建设一览》)。院中原有两处水池,被整改成4块小花园,栽花养鱼,以供游人玩赏。博物室的后面是原城隍庙后院的北房,十分高大,改为了理化室。东北角一小院为办公场所,前院的东面有一大院,改为了游戏场。1931年2月河南省政府会议决定河南教育馆为河南省立民众教育馆,隶属省教育厅领导。馆内设总务、教务、展览3部,增设民众学校、化学工艺班、国术训练班、贫民借贷所等。1933年增设民众代笔、询问、识字等处,还设有活动事业、编辑、工商施教、经费稽核等委员会。1930年8月,河南省教育厅饬令各县筹设县立民众教育馆,为实施县民众教育之中心。馆内设图书、讲演、科学、艺术、展览、体育、编辑、总务8个部。后来教育馆迁走后,国民政府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设于此。

    1946年2月建冀鲁豫黄河水利委员会,驻地历经菏泽、临濮、郭万庄、孙楼、郑那里、百寨等。1948年12月,该会易名为华北人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驻开封城隍庙。后因扩大组织机构,把紧邻的县城隍庙和穆蔼堂两所院子合并到府城隍庙内,为新黄河水利委员会会址。黄河水利委员会迁郑后,改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为人民治黄培养人才的专业学校。作者:刘海永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综合资讯(2013-05-1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