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焦作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焦作

“当阳峪里说绞胎”系列之四 一“绞”之瓷的前世今生(2)

2014/2/17 14:33:36 点击数: 【字体:

  梅健鹰是新中国第一代陶艺家的杰出代表,他曾谈及中国陶瓷艺术的价值趋向:“我们祖国有着优秀、丰富的陶瓷遗产。好的传统应该继承,要彻底了解民族传统及地方特色,更好地向传统及民间艺人学习。但是继承传统不等于抄袭,主要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来创新。”

  回望这段历史,1986年出版的《修武县志·陶瓷》这样写道:“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当阳峪名瓷的恢复与发展……1975年至1978年,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修武县陶瓷厂)把恢复失传数百年的‘绞胎瓷’列为厂内重点攻关项目,专门成立了试验小组,参考‘绞胎瓷’古瓷片……成功地制作出绞胎瓷器……新恢复的绞胎瓷,继承了传统工艺,花样众多,格调新颖,色彩绚丽,品种齐全,不仅有二龙戏珠挂盘、孔雀开屏挂盘等装饰观赏瓷,而且有茶壶、茶碗、茶盘、小碗及笔筒、墨台等生活、文化用品瓷。1982年,‘绞胎瓷’部分产品在广州交易会第一次展销,深受中外客商欢迎,很快被抢购一空。”

  焦作当阳峪绞胎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孟凡斌先生说:梅健鹰的绞胎瓷艺术作品,而今要价在100万元上下;上世纪80年代前后的绞胎陶瓷,一只小碗,也在3万元上下。

  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复烧的绞胎瓷,因尚无市场的支撑,很快败落。

  “当时生产的东西就很少,保存到现在,完整的东西也就更少了;与绞胎古瓷相比,它也多不到哪里去了。”孟凡斌先生说,“而今,在复烧绞胎瓷上,大约分为两个路径:其一,走的是创新之路;其二,恪守的是复古之路。至于我的选择,主要是复古,以古法铸造绞胎之瓷。”

  复古与创新,继承与发展,一如绞胎瓷的双翼。

  双翼,不可缺一。

  不然,绞胎瓷也许还会湮灭,没有明天。

  『绞釉瓷只有前世』

  2006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美术》课本,杨峡先生的绞胎瓷艺术作品《花器》、柴战柱先生《硕果》,与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山瀑布,一同入编《美术》教材。

  城市名片入编《美术》教材,这在焦作,还是第一次。《美术》教材上说:绞胎瓷是瓷器中的一道奇观。它胎中带有花纹,釉色透明,花色斑驳自然天成,有“表里如一”的美誉,北宋时已享有盛誉,重要窑址在焦作当阳峪。

  杨峡,河南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焦作市工艺美术学会名誉理事长、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林林总总,都是“虚职”。

  他的“实职”,是焦作市科技局副局长。

  杨峡因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焦作绞胎艺术瓷研究课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博览会铜奖等。

  “2001年,(焦作)市委、市政府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把挖掘开发绞胎瓷旅游产品项目下达给了市科技局。为此,市科技局成立了以我为组长的科技攻关小组,组织全国各地一批当代陶艺家、工艺美术大师及陶瓷工程技术人员,潜心研究当阳峪绞胎瓷的质地成分、工艺原材料、制作技法,并运用现代科技,通过不断试验,使绞胎瓷工艺得以重见天日。”杨峡说,“都是从零开始,我当然要动起手来,亲力亲为。”

  虽然只是“业余爱好”,这么一爱好,他的作品,竟然入编《美术》教材。

  盖因他的“业余爱好”,非常“专业”。说他是现代绞胎技法的开拓者与创新者,实不为过。

  当然,他领导实施这一焦作绞胎艺术瓷研究课题,得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富安先生的指导,也得到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先生的首肯。

  与杨峡先生一样,柴战柱先生除了是此次绞胎瓷成功复烧与创新突破的组织者、绞胎技法的发掘者与创新者外,更是4项发明专利在身的绞胎瓷生产实施者。

  “我的最大心愿就是培养一批绞胎陶瓷艺术创作人才,能够担当起传承、创新当阳峪绞胎瓷文化的重任。”柴先生说,“失而复得的绞胎技艺,再也不能又一次在当阳峪败落下去了。”

  除了研究与继承传统技法,柴战柱还与技术人员一起,创新与总结出绞胎艺术瓷的16种基本纹饰装饰技法,开发出8大类100多个品种的绞胎艺术瓷作品。

  绞胎瓷是古老的,在柴战柱手里,它又重现出青春的力量:多色融合,象征着和谐;表里如一,代表着诚信;肆意流淌,变幻无穷,表达的是我们这个东方民族的古老神韵,也是当代世界现代艺术的抽象之美。

  只有青春,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量。

  比绞胎瓷更神秘、更抽象的,则是绞釉瓷。

  绞釉与绞胎大约一起诞生,也是由巩义窑创烧,当阳峪窑集于大成的。

  绞釉与绞胎虽然都名之曰“绞”,但大相径庭。

  现在,对绞胎的认知,基本上已经明晰,仿古复烧基本上也是成功的;但是,对于绞釉瓷,还没有谁的复烧算是成功的。

  “那种汪洋肆意的艺术效果,还没有谁能够复烧出来。”当地陶瓷专家王鸿新先生说,“肯定是方法上不对头,一开始,也许就错了!”

  因为“绞釉”,有人望“字”生“法”:蘸釉滴在胎上,前后左右晃动,逼其流淌。结果,烧出来的瓷器,釉之纹饰,呆板呆滞。

  一次偶然的机缘,让大家明白,方法错了:烧好的、没有上釉的素胎上,竟然已有绞釉纹饰。

  不是“绞釉”,又是什么?

  绞的是化妆土?

  有人去绞化妆土,依然不得绞釉陶瓷之神。

  绞胎瓷复烧成功,绞釉瓷呢?

  它,躲在时空里,是窃笑?还是哭泣?

  绞釉瓷,我们这一代,真的“拾不起来”? (全文完)【原标题:“当阳峪里说绞胎”系列之四 一“绞”之瓷的前世今生】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09年10月28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