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焦作 >> 历史传说 >> 传说赏析 >> 浏览焦作

千古风雅话神农

2013/5/10 11:13:12 点击数: 【字体:


千古风雅话神农
 

    今年3月,由炎陵县申报的“炎帝传说”入选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千年来,有关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传说故事在湘楚大地特别是炎帝安息之地——炎陵县广为流传,绵延不绝。

    这些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既讴歌了炎帝开启文明、奠基华夏的丰功伟绩,更表达了炎黄子孙缅怀民族始祖、传承中华文明、共图民族复兴的美好心愿。 

    一

    据炎帝文化有关学者考证认为,早在夏代,炎帝神农氏就被尊为农神,享受祭祀膜拜,据此可以认定,炎帝神农氏传说最迟在夏代以前就早已广泛流传。

    春秋战国时期,炎帝神农氏传说不断地以文字记载的形式出现在诸子百家的典籍中。到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综合炎帝神农氏的有关史料和传说,对其生平予以概括和记叙。此后,炎帝神农氏的形象大为丰富,他的农业神的地位自汉以后历代都为统治者所大力尊崇,并与黄帝轩辕氏一起被并尊为中华民族始祖。炎帝陵民间祭祀和官方祭祀自夏、周之后也一直香火鼎盛,历代君主还立坛、立祠予以祭祀,并大行皇帝亲耕藉田之礼,借以祭奠神农。这些举措、行动,使炎帝传说进一步得到广泛流传,其内容也更为充实和丰富。

    炎帝神农氏传说蕴含了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民情等诸多方面的历史信息,体现了鲜明的民本思想和中华民族团结和睦、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也折射出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炎帝精神之灿烂光辉。而这种炎帝精神在炎帝传说的世代传承中,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直接源泉和有机元素,成为以炎黄文化为基石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数千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富强而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二

    炎帝神农氏传说在炎陵各地均有流传,并大都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承下来的,因而在流传过程中得以不断丰富、演化和发展,甚至一个故事衍生出多个相关版本。这些原本各自独立的传说经过融合、汇总,又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炎帝传说体系,成为一部生动、传奇的炎帝生平史和炎帝部落史,其内容涵盖了炎帝神农氏从生到死和炎帝部落兴起、发展的整个过程,包括身世传说、出生地传说、活动区域传说、功绩传说、风物传说、下葬传说、祭祀传说等等——

    《炎帝的三个母亲》、《山鹰遮荫鹿喂奶》等传说不仅记叙了炎帝的身世,还揭示了炎帝神农氏所处的时代。传说炎帝的母亲女登,梦见太阳落在自己的怀里后就怀了孕,后来生下炎帝,取名石年。因为要上山采野果充饥,她就把石年放在山窝里,石年一个人躺在山窝里,头顶上有太阳晒,肚子也饿得咕咕叫。这时,白鹿跑来了,给他喂奶,山鹰飞来了,为他遮荫。每当女登外出时,鹰、鹿就来护养石年,这样,石年就有了三个母亲。这些故事反映了炎帝出生时所处的时代是 “民知其母,不知其父,与麋鹿共处”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后来炎帝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推动了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过渡,出现了 “身亲耕,妻亲织”的家庭形式, “民知其母,不知其父” 的状况也结束了,这又可从 《望夫石》、 《神农太子》、 《“婆公”即 “坡公”》等传说故事中得到印证。

    炎帝神农氏在三湘四水的广阔区域都留下过自己的深厚足迹,湖南不少与炎帝有关的地名传说对此都有生动的反映。相传,“神农修德作耒耜,地应之以醴泉,神农就田作耨,天应之以嘉禾。”(《礼•含文嘉》),东汉时,因“醴泉”(位于今醴陵市城北)之名而置醴陵县,而嘉禾县(明崇祯十二年置县)则是传说中炎帝神农氏得天降嘉禾之地。又如,传说炎帝神农氏“作耒耜于郴州之耒山。”(《衡湘传闻》)耒山(位于今郴州汝城县城南五里)、耒水(源于耒山)即因此而得名,而耒阳亦因设县治于耒水之南而得名;为祈求丰收,炎帝命大臣郴夭作《扶持》之乐,郴州即因郴夭居此而得名。此外,茶陵、浏阳赤松山、慈利赤松村和炎陵皇山、神农谷等地名也无不因炎帝神农氏或其臣子(赤松子)的活动遗迹而得名。

    炎帝神农氏的历史功绩在各种历史典籍中都缺乏系统的记叙,而有关炎帝功绩的传说却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脉络,完整地再现了炎帝神农氏的八大功绩和崇高精神,并与史籍的记叙相互映衬。例如,反映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种”功绩和创造精神的传说故事有《神农盗谷》、《谷是怎样来到人间的》、《神农犁》等,反映炎帝“遍尝百草,发明医药”功绩和献身精神的传说故事有 《神农学蛇药》、《琉璃狮子狗》、《生姜的故事》、《茶叶的故事》、《王药断肠草》等,反映炎帝“治麻为布,制作衣裳”的有《麻与布的故事》、《人类最早的衣服》等,反映炎帝“日中为市,首辟市场”的有《太阳当顶的时候》、《白午集》等,反映炎帝“削桐为琴,织丝为弦”的有《神农琴》等,反映炎帝“弦木为弧,剡木为矢”的有《神农箭》、《神农太子》等。这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民间传说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炎帝始祖筚路蓝缕、开辟鸿蒙的壮丽图景,更洋溢着大气磅礴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浪漫主义,渗透到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灵里。

    据史料记载,炎帝遍尝百草,为民疗疾,因不幸误尝断肠草而“崩葬长沙茶乡之尾”(宋代罗泌《路史》),这也鲜明地体现在有关炎帝丧葬的民间传说中。如《王药断肠草》记叙了炎帝误尝断肠草不幸辞世的情景,《炎帝下葬》、《金龙护炎陵》描绘了炎帝神农氏下葬鹿原陂的情形,《响鼓坳、石人排》、《铁甲山》、《砍脑山》记叙了这几个地方因炎帝葬礼而得名的来历,《望夫石》记叙了炎帝的妻子听訞为他奔丧而在江边留下脚印的故事。 

    三

    炎帝神农氏长眠于鹿原陂后,华夏儿女世世代代运用多种祭祀方式祭奠炎帝。谒陵拜祖,祈福祷愿,历代以来香火鼎盛,绵绵不绝。从最初的蜡祭、傩舞到现在的炎帝陵大型公祭活动,炎帝陵祭奠已逐渐演绎成为一个涵盖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文化载体,并于2006年5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炎帝陵祭奠的演化也是一个不断从炎帝传说 (特别是祭祀传说)中汲取文化养分的过程。

    对炎帝的祭祀最早始于民间。祭祀时间多选在每月的初一、十五以及各种节令、节庆 (如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尝新节、炎帝生辰等)日期。相传,以前每逢炎帝生辰日 (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陵方圆几百里的百姓都会汇集于炎帝陵,祭拜民族始祖,祈求幸福平安,大家在墓前宰牲上香、敬供果粟、跪拜祈福、许愿还愿。每年正月,各地民众也争相到炎帝陵宰杀牲畜,敬香燃炮,供上果品、美酒,向始祖行三拜九叩之礼,据说这样就能得到始祖庇佑,一年顺顺利利,故而每年正月炎帝陵香火尤为旺盛。民间祭祀对祭时、礼程也十分讲究,通常拜祭始祖前都会洗梳干净,行跪拜叩首之礼拜祭过炎帝后,将自己的心愿所求写于帛或纸上,再装入锦囊或布囊之中,挂到炎帝陵的一株古树上,祈求炎帝保佑心愿实现,这株古树也因此被称为许愿树,至今仍挂满黎民百姓的祈愿和憧憬。

    随着人类艺术表现能力的不断增强,炎帝陵祭奠的祭祀方式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创新,物祭、文祭、乐祭、舞祭、火祭、龙祭汇合成为一个系统、完整的炎帝陵祭奠体系,而其中的火祭、乐祭、龙祭等无不源于有关炎帝的民间传说。火祭,即圣火采集传递,源自炎帝 “修火之利”、 “耕而作陶”、 “作钻燧生火,以熟劳臊”的用火传说。乐祭源自炎帝创制神农琴的美丽传说。而龙祭则和炎陵舞 “火星龙”的传说、习俗密切相关。相传上古时代的农历六月,稻花飘香,也是虫灾为患的时节,为驱虫穰灾,炎帝教人用稻草扎成龙形,龙身插满用艾叶制成的燃烧物,夜间沿田埂起舞,旁人呐喊助威,意在 “诱杀成虫,吓破虫卵”,这就是炎陵“火星龙”的由来。如今,炎帝陵祭奠龙祭的表现形式更为璀璨多姿,既有独具炎陵特色的三人布龙和火星龙,也有代表56个民族的56节长龙、代表5大洲华夏胄裔的5色龙;既有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反映炎帝重八卦生太极的阳阴八卦龙,也有表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现代竞技龙、人龙、飞龙、荷花龙、 “九龙盘柱”等现代龙舞形式。举行龙祭时,寓意24节气的24节令鼓和神农锣鼓、南北狮也一同登场,尽情演绎源远流长的炎帝文化,展现华夏儿女坚忍不拔、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炎帝传说因其广泛的流传、丰富的内容、优美的描叙、深邃的内涵而绽放出灿烂的文化光芒,生长成为中国民间文艺的一枝绚丽奇葩。2008年6月,由湖北省随州市、神农架林区申报的炎帝神农传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炎陵县申报的炎帝传说成为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千年来,炎帝神农氏正凝铸为一座永恒的丰碑矗立在普天下华夏儿女的心灵里。跨越五千年风雨沧桑的炎帝传说也在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统一、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产生着历久弥新的影响。 (刘青崧/文 兔子/图)

    (本问参考资料: 《“炎”的意义与湖南的炎帝传说》(陈先枢)、 《浅论炎帝传说》 (俞汝捷)等)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美团网 2009-09-1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