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传统文艺 >> 文艺赏析 >> 浏览文章

京剧“活曹操”与河南“活诸葛”的“情缘”

2017/2/8 10:42:22 点击数: 【字体:

京剧“活曹操”与河南“活诸葛”的“情缘”
周恩来总理接见河南“活诸葛”、越调大师申凤梅
京剧“活曹操”与河南“活诸葛”的“情缘”
著名京剧艺术大师袁世海先生
京剧“活曹操”与河南“活诸葛”的“情缘”
申凤梅剧照
京剧“活曹操”与河南“活诸葛”的“情缘”
罗云与京剧艺术大师袁世海
京剧“活曹操”与河南“活诸葛”的“情缘”
袁世海在戏曲电影《群英会》中饰曹操
京剧“活曹操”与河南“活诸葛”的“情缘”
 袁世海在与梅兰芳、杜近芳同演的《霸王别姬》中饰项羽
京剧“活曹操”与河南“活诸葛”的“情缘”
袁世海在与马连良合演的《将相和》中饰廉颇
京剧“活曹操”与河南“活诸葛”的“情缘”
申凤梅在《收姜维》中饰诸葛亮
京剧“活曹操”与河南“活诸葛”的“情缘”
袁世海邀请申凤梅等到家中做客

    欣逢纪念袁世海先生百年诞辰之际,追忆往事,浮想联翩。那是1962年的夏季,中国京剧院一团来河南鹤壁煤矿慰问演出,鹤壁市领导为欢迎他们,特意安排观看正在本市巡演的商丘专区越调剧团(河南省越调剧团前身),由申凤梅主演的《收姜维》。

    由此引发了袁先生对越调对申凤梅的极大关注和高度重视。他曾发表文章回忆当年看戏的兴奋心情:“我只知道河南有豫剧,对越调很生疏,地方戏多以‘三小’为主,像《收姜维》这样唱念做打并重的袍带戏,能胜任吗?感到惊奇并怀有疑问。当我们看到赵云败阵回来,诸葛亮唱到:

    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

    听山人把情由细说端详。

    想当年长坂坡有名上将,  

    一杆枪战曹兵无人阻档。

    如今你年纪迈发如霜降,

    怎比那姜伯约血气方刚。

    今日里虽然你打回败仗,

    怨山人用兵不当你莫放心上。

    顿时博得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不但征服了全场观众,也完全征服了我们。思想上的凝云一扫而光。我也学过此剧,出科班头一天演的第一出戏就是《天水关》的赵云。我们京剧没有这板唱,没有这段词。仅仅是‘……老将军胜败如何?’‘大败而归。’‘军家胜败,古之常有,但不知阵前何人?’‘姓姜名维字伯约。’‘噢,姜维?老将军后帐一叙。’简单几句话就完啦!因为这是我科班的戏,幼年学的,至今记忆犹新。今晚一听越调这段唱,好啊,诸葛亮高大啦!他对一个老将军的爱护、关怀、分析、描写的恰到好处。败阵不赖于赵云,分析了各方面的原因,而去责备自己。这种严于律己,勇于承担责任的行为,此时此刻,把一个政治家、思想家的伟大胸怀、内心世界,表达刻画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在姜维降汉后,一百零八句的唱,一气呵成,那种一波三折,高亢激昂的唱腔,再加上她那深情豪迈,潇洒、自如的表演,观众拍手叫绝,也使我们眼界大开,获得了教益,促使我们不得不对越调这个剧种进行深刻的了解和探讨。”

    当越调剧团搬到市郊矿区演出,袁先生带领杜近芳、李金泉、曹韵清等十几位同志,不顾天气炎热,追了几十里专程观看申凤梅主演的旦角戏《过街楼》,由衷地赞赏申凤梅生旦不挡,功力深厚艺术精湛。从此,跟越调结成了挚友和兄弟。

    袁先生高风亮节,别具识人的慧眼,以宽广的胸怀,大爱之心,唯才是举。申凤梅幸遇伯乐,越调得到贵人相助。中国京剧院一团回京后,袁先生到市文化局见到张梦庚、张国础二位局长全面介绍了申凤梅,并建议把越调剧团调到北京演出。1963年初春剧团晋京,申凤梅主演的《收姜维》、《李天保吊孝》,

    首都观众和戏曲界的艺术家们目睹了越调芳华,争誉成功。周总理和其他中央领导都亲临观看,并接见全团同志,周总理还夸奖申凤梅“河南的诸葛亮很会做思想工作”。

    剧团在京连演两个月,还在天安门广场观礼台上参加了“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庆典和游园活动。

    申凤梅想执弟子礼拜京剧表演艺术家,人称活诸葛的马连良先生为师。袁先生又亲到马先生家推荐申凤梅,马先生欣然同意,

    于4月1日在崇文门宾馆举行了拜师大会,作家艺术家,田汉、曹禺、崔嵬、赵丹、谭富英、张君秋、裘盛荣、陈怀皑、汪洋、张梦庚、凤子、阿甲、李和曾、马富禄、徐兰沅、李慕良、徐韬、张国础、张东川等出席,老舍即席赠诗称赞:“东风骀荡百花开,越调重兴多俊才,香满春城梅不傲,更随桃李拜师来。”申凤梅在世时曾多次深有感触的说:“袁世海先生是我们的大恩人,没有他的大力提携,就没有越调剧团的繁荣发展,更没有我申凤梅的艺术成长。袁先生的大德厚恩永远铭记不忘。”

    拜师后我随申凤梅老师前往袁先生家拜谢,袁先生住在天安门东边南池子箭厂胡同,一座古建筑四合院,黄琉璃瓦屋顶,灰砖面墙体,古色古香宽敞明亮。正在院内练功的袁先生擦去满面汗水,把申凤梅老师和我迎到客厅,热情的祝贺越调剧团誉满京华,取得很大成功。申老师谦恭的说:“这全是仰仗先生对越调的推荐和支持,对我的提携和厚爱,我代表全团同志及我本人向您深表感谢!”“这是你们努力的结果。京剧、越调都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一笔写不出两戏来,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不必说两家话么!”豪爽的袁先生发出朗朗的笑声,然后问我多大了,我回答17岁。“你这么年轻,一定要下苦功向您申老师好好学习。我已经喜爱上越调了,凤梅唱的真好,听着过瘾,很钦佩凤梅的艺术造诣。”申老师立马接着说:“我们都应该向袁先生请教,向京剧学习。”“那就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吧。”两位艺术家不约而同会心一笑,这笑声深深感染着我这个追艺青年,更感受到袁先生的人格风范。

    人物性格各异,形象鲜明,技艺精湛,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每次看袁先生的戏,他那豪歌阔唱的声腔艺术和刚劲十足、气势如虹的表演,我总是不由自主的攥起拳头,屏气提心,血脉喷张,为之激动,为之亢奋。我还有幸看到新创剧目《闯王旗》,

    袁世海饰郝摇旗,李和曾饰李自成,赵燕侠饰高桂英,三位艺术家联袂首演于北京工人俱乐部剧场。开演前我先到后台拜见袁先生,他化妆扮像极为讲究、认真、细致。我惊呀的发现先生系网子时头骨周围勒成一道深沟,这是他为了避免在台上掉头盔,长年累月紧系网带留下的印痕。这也无不彰显出袁先生痴戏如命,为艺术负责,为观众负责的敬业精神。

    回顾文革初期“破四旧立四新”时,古典戏服装一火焚烧,凡是旧书、旧画、剧照、资料一律交出付之一炬。我常阅读的范文澜的《通史简编》、吴晗的《历史丛书》、中外名著,申凤梅老师保存的《马连良演出剧本集》,及拜马连良为师名家签名的锦轴和老舍题诗的锦轴都被收缴,示众后准备销毁。我冒着风险,乘人不备把两个锦轴珍藏起来,并用我书写的毛主席诗词七律“长征”和浪滔沙“北戴河”加以掩盖幸免于难。文革后完璧归赵交给申老师,她激动的潸然泪下。1978年秋,申老师与副团长冯波带着这两件锦轴进京见到众多专家。当袁先生看到两件珍品异常惊喜,见物思人,感叹十年浩劫,老舍先生自沉北海而亡,马连良先生被活活整死。他动情的说:“能保存下来这两件珍宝,太不容易,太难得了!凤梅你要继承您老师马连良先生的遗志,重整旗鼓,恢复你的拿手好戏,再来京城演出。”正是在袁先生和专家们的鼓励和支持下,于1979年在北影厂摄制了《诸葛亮吊孝》、《李天保娶亲》;1981年在珠影厂摄制《智收姜维》三部戏曲电影。1982年晋京演出了著名戏剧家马少波先生的历史剧《明镜记》。

    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北京市委副书记刘导生,王光美,中国京剧院院长张东川,及袁世海、侯宝林、杜近芳、吴祖光、姚雪垠、彭修文、以及老舍夫人胡洁青、徐朔方等都涖临剧场观看,反响极为强烈,风靡首都全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戏剧电影报》都发表了文章,好评如潮。袁世海先生为《明镜记》的演出成功欢欣鼓舞,特邀申凤梅老师、陈静、冯波和我到他家做客。

    由于文革期间袁先生被扫地出门,从南池子搬到广安门一带居民楼上,小三室一厅,空间有限,与箭厂胡同的四合院简直无法相比,但袁先生安之若素。为了练功方便,墙上挂着曹操戴的长黑满髯,李逵、张飞戴的长黑扎髯。袁先生见到我们异常兴奋,夸凤梅技艺高超,塑造的李世民激情豪迈,气势夺人。其唱腔慷慨激昂、痛快淋漓不减当年。赞扬陈静演的长孙皇后端庄贤淑,聪慧典雅,具有大青衣的派头。认为我运用铜锤行当处理魏征形象,很符合谏臣魏征刚正率真的性格特点,与以须生行当扮相的李世民恰成对比。申老师非常诚恳地请袁先生多指出存在的不足,以便修改提高。袁先生认为:“艺无止境,演员演戏就要深入探索艺术的奥妙,精益求精。我的老师郝寿臣曾说‘学我,要把我郝寿臣掰开揉碎化为你袁世海’。学与化两者缺一不可。我们既要遵循行当规律,又不能局限于行当类型,要从人物性格中丰富行当内容,化为生动可感的舞台形象。所以我要经常琢磨扮演的各种角色。”古稀之年的袁先生说着戴上髯口表演起来,言传身教,诲人不倦。髯口随身段甩动工架扎实有力,宝刀不老,我们激动的为他鼓掌喝彩。袁先生的谆谆教诲,让我深怀教益。

    1995年盛夏,当袁世海先生惊悉申凤梅不幸病逝,极为悲痛,扼腕长叹。他在追思申凤梅的文章中写道:“申凤梅对戏曲艺术做出了杰出贡献,她的逝世是越调乃至全国戏曲界的重大损失。想起越调,就想起申凤梅,想起申凤梅,就想起越调。”这种肺腑之言无不令人动容。仁慈宽厚,心胸豁达,惜才重道的袁先生,打破门户之见,以无私的人文情怀,可贵的真诚品格,高尚的美德境界,几十年如一日,倾注心力扶持一个地方剧种,并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这种大德厚恩将永远珍藏于胸,以无比崇敬的心情,无尽的思念,无尽的缅怀,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先生。学习他善于继承,精于借鉴,勇于创新,为戏曲艺术繁荣发展的献身精神。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文化网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文化中原】吹腔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