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名人名家 >> 书画鉴赏与收藏 >> 浏览文章

墨痕留影疏香远:漫话中国文人艺术与梅花(3)

2013/11/5 10:29:53 点击数: 【字体:

墨痕留影疏香远:漫话中国文人艺术与梅花
南宋赵孟坚岁寒三友图页(上博本)

 
    赵孟坚乃宋宗室,太祖十一世孙。为人修雅博识,人比米南宫,想来也是放浪形骸之士。据说他经常乘舟东西游适,舟中仅留一榻憩息,其余空间布满文房雅玩,意到吟弄,至忘寝食,遇者称之为“赵子固书画船”。为人既萧散风流,笔下亦不落俗套,其《岁寒三友图》所画松竹梅皆插瓶清供的离干小枝,画幅虽小,而笔精墨妙,清气拂人。

  松树早在唐代吴道子时就被画于壁障,亦多见于后世山水点景。竹是文同笔下之常客。墨梅自扬无咎而兴,后世名手亦不鲜见。但赵孟坚始将松、竹、梅和谐并置,开“岁寒三友”之格。画面上,梅花一枝横斜,疏散交错着星芒般的松针与墨影般的竹叶。梅朵继承扬无咎的圈画法,“笔分三踢攒成瓣,珠晕一圆工点椒”,满纸干净爽利。构图与形象既概括又丰富,此时画家抒发心境、表情达意的欲望,已渐渐超越一般物象形似之目的。

  进入异族统治的元代之后,文人士夫们急于表白自己的君子气节,高洁的梅花便成为再好不过的精神表征。至此,心境的表现已最终凌驾于客观描摹之上,适前杨补之、赵孟坚们的写生情结慢慢被淡化,文人们更注重在画中寄托自己种种复杂情思。因此水墨花卉一路比宋代更加脱略形骸、自由奔逸。元末王冕墨梅画的出现,以及他被世人称颂的“只留清气满乾坤”的人品与画品的高度统一,预示着此类题材进入了更加纯粹的托物言志时代。

  王冕出身农家,由于他轻功名而斥权贵,在《儒林外史》中把他作为士人最高人格的代表。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是他童年利用放牛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还有成年后披蓑衣、履木屐、佩木剑,狂歌于会稽市或骑黄牛读《汉书》的举止,被喜爱才子怪癖的人们广为传颂。为了画梅,他在九旦山植梅千株,下笔俱为水墨,洋洋洒洒,密密匝匝,“墨渍”、“圈瓣”画法皆有,以“圈瓣”法为多。其《墨梅图》沿用祖师华光仲仁的墨渍法,淡墨点花瓣,趁笔墨未干之时用浓墨渍瓣尖与花萼,再以浓墨点蕊,正侧偃仰,暗香浮动。只见枝头或含苞欲放,或绽瓣盛开,或残英点点,犹如万斛玉珠撒落于银枝之上。《南枝早春图》则以“飞白法”扫出波折的枝干,花枝交接处,笔断意续,风神峭拔。其花梢,则贯之以汤叔雅法,“有如斗柄者,有如铁鞭者,有如鹤膝者,有如龙角者,有如麟角者,有如弓梢者,有如钓竿者”,俱神完气足,顿挫有韵。花朵的画法由扬氏一路“笔分三踢攒成瓣”的一笔三顿挫,改为更具书写性的一笔两顿挫,挥洒的自由度得到提高,亦便于后人临习。笔下枝多花繁却不失满纸清气,是王冕墨梅画的过人之处。清代扬州八怪中的罗聘、汪士慎、金冬心梅花作品中的千花万蕊,无不受其影响。

  于是,“个个花开淡墨痕”的“洗砚池头树”,如同佳人与佳茗一般,长伴文人书斋与画卷左右,文人的梅花情结从此深潜而久远。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3年9月30日
0
下一条:三千大千上一条:风雅无边的藏书印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