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鹤壁 >> 历史传说 >> 传说赏析 >> 浏览鹤壁

《史记》中的介子推形象

2013/12/21 10:14:23 点击数: 【字体:

关于清明节、关于介子推流传在民间的故事大致如此: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的随臣介子推跟随晋文公在外流浪十九载,其间有一次路过卫国的时候,遭到卫国国君的拒绝,没有食物可吃,重耳几乎快被饿死了,这时介子推为了晋国大局着想,就在自己腿上割了一块肉给重耳吃,救了重耳一命。重耳返国后,大赏群臣,唯独忘记了赏赐对自己有救命之恩的介子推。而介子推也不想寻求晋文公重耳的赏赐,于是跟母亲隐居到一个叫绵山的地方。倒是别人看不下去了,就写了一首《龙蛇歌》张贴在文公居住的房子外面。“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其所”。这篇东西提醒了晋文公,于是晋文公就亲自去请介子推出来做官,但是介子推躲着不肯出来,文公没有办法,只好放火烧山,逼迫介子推母子出来。但介子推仍然没有出来,最后被大火烧死在了绵山这个地方。事情发生后,晋文公很后悔,就把绵山这个地方的田地封为介子推的领地,以弥补自己的过失,并且借以教育国人,要记别人的好处,不要忘本。此外,晋文公还把烧死介子推的这天定为寒食节,举国不得燃起烟火,随后逐渐演变成清明节,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祭典祖先、缅怀亲人的一个节日。

  但是司马迁在《史记》里,却没有关于介子推割股奉君的历史记载。《史记》中介子推的出场,已经是在晋文公一行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过黄河的时候了。当时的情况是,咎犯(即狐偃)在河边不跟晋公子重耳走了,跟他说:“我跟您周旋天下这么多年,有过失的地方肯定很多。我自己都知道,更不用您说了,请让我从此离开好了。”重耳马上表态说:“我若返国,如果不能和咎犯共成大业,让黄河看着作个证明。”于是把一块白璧投入河中,以用来作与咎犯的盟证。《史记》上说:“是时介子推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咎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于同位。乃自隐。”

  从一开场,就说明了介子推的与众不同,他认为重耳能有今天,完全是上天的安排,而否认了众人的智慧和各种付出,这不但迷信,也显得武断。在介子推对咎犯这样的变相要求赏赐做官的做法嗤之以鼻的同时,实际上也暴露了他性格上偏激的一面。

  而历史上咎犯这样的人,一直都是治世的能臣,他的一家按照当时的标准,是典型的忠良之门,如其兄狐毛和其父狐突,甚至狐突被晋怀公囚禁后,宁可被杀也不肯把自己的两个儿子从重耳身边叫回来。

  对于这样忠心不二、能文能武、堪称“国器”的臣子,被介子推所嘲笑、所不解,我们只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介子推本人,很可能是一个个性偏激的人,而在他的性格里,不能容人的成分也要多一些。

  《史记》上说,文公元年春,渡河之前,介子推就自隐了,按照常规,他留在了秦国境内。因为思念母亲,之后悄悄回了家。这时,他已经决心离开“官场”了,根据《史记》的说法,他就对母亲说了一番话,推曰:“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开之,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冒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这次他不但看不惯,简直有点愤怒了,对很多人都有了意见。晋文公流浪那会儿,史书上说,才有贤士五人呀!介子推对大多数人都看不惯了。更甚者,他对晋文公也看不惯了,“下冒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下面的人这样,上面的人反而还赏赐他,不是下级哄上级,一级哄一级,而是上下级之间相互哄、相互骗,整个国家都这样了,我怎么还能跟他们相处呢?

  所以介子推的意思很明确,我不是嫌没有封赏我,而是我不要那个封赏,我看不惯你们每个人。但是话又说回来,介子推把晋国君臣之间的关系说得如此不好,那与他所谓的“天实开之”的观点不是自相矛盾了吗?按照他的说法,君臣之间“上下相蒙”,晋国又怎么能达到大治的目标,又怎么能说成是“天实开之”,并且最终还成就了一番霸业呢?

  到了这个地步,他更进一步地亮明了自己的观点:“尤而效之,罪有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禄。”给人的感觉是,他甚至愤怒到要断绝一切关系的地步了。继而,他又说:“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说明他下一步连话也不要说了,从此跟文公一班人是彻底两清了。

  介子推在《史记》上还留了一笔,不是因为他在晋文公流浪期间有过什么功劳,更不是因为他曾经割股奉君,有大恩于重耳,而是因为他的个性和言论有特点。从《史记》的描述里,我们可以断定,介子推是一个比较有见地、有文化的古代知识分子。首先,他能够说出“天实开之”的话,虽然这话最早出自赵衰之口(赵衰在重耳一行流浪楚国的时候,因楚成王厚待重耳,重耳不敢接受时,赵衰即以“天实开之”鼓舞重耳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起码说明他有自己很明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思考的内容和层面也较高;其次,他跟他母亲说的那些话,都是带着浓郁的文人气息的话,如“言,身之文也;身欲隐,安用文之?文之,是求显也”,有人说介子推应该是一介武夫,借以佐证他即使从腿上割一块肉下来也能正常的自如的活动,但从言论上看,他绝对是一个文人。而《史记》上给他留了一笔,大概应该归功于两个原因:一、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贪天之功,据为己有”的观点,可能是最早确立“君权神授”理论的开山鼻祖之一;二、他不愿意当官,不愿意要俸禄,以为那不是很干净的东西,而甘愿自食其力,这也多少反映了古代一些知识分子的美德,或者说古代一些知识分子的理想境界和追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也许能够从介子推的身上,看到文人们虽然身无长物,但是依然可以做到傲视权贵和洁身自好,因此,在深深的同情之余,在他原本惜墨如金的笔下,还是给介子推留了一些笔墨。

  介子推在《史记》里,已经有些拔高,比如说,有人在《龙蛇歌》里把其列为“五子”之一,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在西汉刘向的《列仙传》里,介子推已经成为一名神仙,而到了宋朝,则被真宗皇帝封为洁惠侯。接着,介子推和寒食节、清明节都联系在了一起,把介子推当作古代“既忠且孝”的典范,甚至民间有“南有屈原,北有介子”的说法,把介子推同忠君爱国的大诗人屈原相比,这就更显得牵强附会了。

  其实介子推被拔高和被神化,完全是因为他迎合了两点:“君权神授”和“愚忠”行为。“君权神授”是古代的君主和皇帝们最喜欢的东西,而流传渐广的所谓“割股奉君”的行为,则宣扬了一种绝对的愚忠行为和思想观念,因而也受到了历代最高统治者的推崇和青睐,而不会有任何人对此再提出异议。同时,有了功劳但决不居功自傲,也决不跟统治者讨价还价,免得他们一旦成功后尚得冒“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大不义骂名,这也很符合一些古代最高统治阶层的胃口。而在部分古代知识分子的心目中,介子推的决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和傲视权贵的思想和行为,显然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同和推崇。因此,便有了历史上看似思想复杂、行为怪异,而实际上思想单纯、行为明确的春秋奇士介子推的似忠非忠、似孝非孝、“既忠且孝”,又似是而非的独特的个人形象。

  综上所述,从《史记》里,司马迁还是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接近于历史真实的介子推,也感受了一个古代知识分子个性上偏激和性格上不能容人的一面,使我们在揭开历史上重重迷雾的同时,尚能够基本准确地理解某一段历史、或某一个历史人物。田孝士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山西日报(2008-09-16)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介子推守志焚绵上考古
著名人物 介子推

介子推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