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安阳 >> 秀美山水 >> 安阳地理 >> 浏览安阳

内黄县故城考

2017/3/29 14:24:11 点击数: 【字体:


    内黄县地处黄河故道,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汉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始置内黄县。汉应劭于《地理风俗记》中云:“陈留有外黄,故加内”。唐《元和郡县图志》云:“内黄县本汉旧县,属魏郡。河以北为内,南为外,故此有内黄,陈留有外黄”。盖县名以境内有黄泽,又居黄河以北而得名。经考证,汉内黄县城应在今汤阴县故城村一带,至北魏永平初年废止。隋开皇六年重置内黄县时移治于今东庄镇旧县村。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河决,漂内黄县。”治所暂迁故县村,不久移治今址,所为“三迁至今城”。内黄县名则有沿无革,两千多年一直没有改变。

    一、汉置内黄县城考

    按原濮阳市政协副主席张之先生所著《安阳考释·黄泽与内黄》及安阳县地名办许作民著《安阳古今地名考·早期内黄城址考》释云:汉初置内黄县治在今汤阴、安阳、内黄三县交界之汤阴县任固乡故城村一带。佐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后汉书·铫期传》载:“时擅乡、五楼贼入繁阳、内黄”。唐代李贤注曰:“繁阳,县名,故城在今相州内黄县东北。内黄故城在西北”。唐代杜佑著《通典》邺郡“内黄县”条也载:“故城在今县西北”。以上均说明隋唐时期内黄县城与汉初置县时不一处,并且汉代故城在唐内黄县城西北。又据宋代《资治通鉴·唐纪》载:僖宗文德元年2月,“从训收余众保内黄”。注引宋白语:“魏以河北为内,河南为外,以陈留有外黄,此为内黄。故县城在今县西北十九里”。宋代史乐著《太平寰宇记》魏州“内黄县”条下亦云:“后魏省,隋开皇六年于故城东南十九里置内黄县,属相州”。这都说明,隋代重置内黄县时,治所迁至汉初置内黄县治所东南十九里处。  

    隋唐、宋初内黄县城在今东庄镇旧县村(后有表述),则西北9公里处有汤阴县任固乡故城村。1963年,南故城村民于大水后修护村堰时,曾于村南地下1米深处,发现一道10多米宽的夯土城墙。1984年,汤阴县文物部门进行文物普查发现,南故城村东南土坑断面发现有夯土古城墙遗迹,城墙距地表1.2米,截面呈梯形,通高5米许,上宽8米,下宽15米,有层次分明的夯土层,夯窝呈圆形,直径0.12米,深0.07米,每层夯土厚0.13~0.15米,夯土为黄褐色,从城墙夯土中采集有粗绳纹筒瓦陶片。经勘探调查,古城墙向西延伸约1公里许,分析认为是汉代古城南城墙。1988年12月25日,汤阴县人民政府将“故城城址”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当地村民传说,村南沟北原有一座三官庙,原有明万历四年(1576)古碑一通,上刻“殷墟故城”文字,说明古城年代久远。村民在打井、建房取土时,还发现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器物及大量汉代砖、瓦、陶罐等文物。《中国历史地名词典》“黄城”条载:“战国魏地,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北”。从故城村名及出土文物考证,疑古城址为春秋战国之黄城遗址,汉初于黄城遗址处置内黄县,北魏永平初年县又废,留有废城址,后世在此处建村,曰“故城”。

    其二,清代地理学家吴调阳在《汉书地理志详释》中对“魏郡内黄县”注释时说:“故城在今汤阴县东北四十里”,今测“故城”至汤阴县里数稍有差错,但方位一致。

    其三,由现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在汉代地图上也将内黄县标在了今内黄县城西北与汤阴县故城村相同的位置。

    其四,据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载:“尧城县,西至州(相州)四十里,本汉内黄县地。” 尧城遗址在今安阳县永和乡,说明汉内黄县舆地远至今境西。2000年9月,高堤乡韩鹅村出土五代十国时期墓志载:“大晋国山东河北道内黄县大堆禮任固村南鹅鸭疃人也”。说明今汤阴县任固乡一带在唐代后期仍为内黄县管辖。

    综上所述,故城村应为汉代内黄城无疑。

    二、隋唐内黄县城考

    汉初置内黄县,至“北魏永平初废止,与繁阳县并入临漳,隶司州魏尹”(《内黄县志·建置沿革》)。唐代《元和郡县图志》“内黄县”条载:“(内黄县)后魏省,隋开皇六年重置内黄县,属相州”。宋代乐史著《太平寰宇记》载:“隋开皇六年(586年)于故城(汉内黄城)东南十九里置内黄县,属相州”。隋重置内黄县时,治所迁至今东庄镇旧县村有多方面佐证。

    其一,文史资料佐证。明正德《大名府志》载:“旧县城在(内黄)县西二十余里”。清光绪《内黄县志·城垒》载:“旧县城在县西20里,或以为即旧内黄县,再迁故县,三迁为今县”。这都说明,隋唐时期内黄县治所在今县城西20余里,今测旧县村东距县城25里。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内黄县城)西北至州八十里”、“故殷城在县东南十里”。相州治所在今安阳,“故殷城”即今亳城,二者方位均与史书记载一致,且距离相当。

    其二,出土文物佐证。1984年夏,窦公乡迁民屯村东出土一块隋大业元年(605年)墓志砖载:“葬内黄县北二十里”,今测墓址南至旧县村十九里。1970年春,井店乡大梨园村出土唐代《大周宋府君墓志》载:“以长安二年(702年)岁次壬寅十一月甲子朔廿十日乙酉窒於内黄县南二十五里之平原礼也。”今测大梨园村北至旧县村25里,方位里数均相符。《元和郡县图志》云:“永济渠本名白渠,隋炀帝导为永济渠,一名御河,北去县二百步”。前述韩鹅村出土墓志云:“东望遇(御)河”。今韩鹅村东至旧县村两公里,两村之间现为老塔坡沟,为御河故道,地望与古籍、墓志记载一致。

    其三,考古调查证明旧县村为唐、宋时期为一处古遗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常有村民在该村东、村西两个大坑中取土时,挖出房屋墙基、古井和多种日用器皿。1980年前后,县文物部门在旧县村进行文物普查,该村东、西大坑中约地表下3~5米,曾出土有隋、唐时期的短流饼底瓷壶、刻有“开元”字样的宽沿圆唇陶盆、个头较大的粗绳纹砖和宋代鸡心底白瓷碗、高流把白执壶、瓜棱白瓷罐、瓦纹白瓷罐等器物。同时,还出土有唐开元、宋崇宁铜钱、铜镜、铜带钩、奎首铁犁铧等物。

    综上所述,说明隋唐、宋早期内黄县治在今旧县村。1985年,内黄县人民政府在该村十字街树立“旧县城遗址标志碑。”

    三、 南宋(金代)以后县城考

    据《黄河河务志》记载: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元符二年(1099年)、崇宁二年(1103年),黄河先后于今内黄县大吴、小吴、浚县苏堤等处决口,黄河水“泛内黄西南境”。清《彰德府志(卢)·讥祥》载:“(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河决漂内黄县”。旧县村东南约2.5公里处有大故县村。据村中老人回忆,村东关帝庙碑记载:大故县村原名大堌村,宋代黄河从上游决口,淹没县城,县治从现在的旧县村迁至大堌村。因该处还有被水淹的危险,县治又东迁至现在的内黄县城,大堌村也改为大故县村。这与前面提到的清光绪《内黄县志·城垒》条的记载是一致的。经考察了解,大故县村东、村西两个大坑中均发现宋代墙基和大量砖、瓦、瓷器等文物。又据《方舆纪要》载:“宋(内黄县)移县于今治”。以上说明宋代为避水患,县治曾先迁故县村,再迁至今县城。

    明嘉靖《内黄县志·城池》载:“此城(今内黄县城)自秦汉间有之。”清乾隆《内黄县志》说:“城郭始置不可考,或曰秦汉来故址也”。今城址在县治迁来之前是否有城及城郭始置时间不可考。历经金、元、明、清代,内黄县老城经历无数次修筑增建。清光绪《内黄县志》记载:“城周围五里,土筑,高三丈、阔二丈五尺,城门八座,楼四座,角楼四座,垛口一千二百有四,壕宽五丈、深一丈,外廓城周围九里,高一丈五尺,池亦深阔,可以潴水。”清代末期,战乱不断,城廓年久失修渐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破坏尤甚。20世纪50年代初还可睹鉴残城墙、四门及城壕遗迹。改革开放后,趋于规划建设,旧城四门原貌己无完存。至20世纪80年代初,旧貌己经完全不存在了。

    总之,考内黄城池之历史,乃为探知有史以来斯土舆方、城池徙迁之演变有所凭焉,亦更正诸史书记载之误,便于社会各界了解通悉内黄之历史,为发展当地文化事业提供历史佐证。作者:王基勋 张同昌 刘晶伟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颛顼帝喾陵 简称【二帝陵】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