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安阳 >> 秀美山水 >> 山水与品牌 >> 浏览安阳

倾力打造品牌形象 促进红旗渠水利旅游蓬勃发展

2014/6/18 10:08:33 点击数: 【字体:


    红旗渠是河南林州人民在20世纪60年代,为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在党的领导下,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克服重重困难,凭一锤一钎一双手,历时十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开凿成的总长1500公里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经多年配套建设,红旗渠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相结合的大型灌区。
  
    红旗渠的建成,不仅使54万亩耕地得到了灌溉,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州面貌,成为新中国水利建设的一面旗帜,而且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建成运行40多年来,先后有世界五大洲119个国家和地区近两万名国际友人前来参观访问,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等先后莅临红旗渠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赞誉。
  
    1991年,按照时任河南省省长李长春"要把红旗渠办成旅游胜地"的指示,红旗渠掀开了水利旅游的新篇章。红旗渠风景区以红旗渠为主景,以太行山为依托,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内涵,既有独特的红旗渠人文景观,又有典型的太行山"北雄风光",兼有漳河峡谷地文景观。经十余年来的滚动发展,红旗渠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先后创建成为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青年文明号"、"国家水利风景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特别是2004年6月,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以来,红旗渠景区严格按照《关于加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不断完善服务设施,丰富景区内涵,深化景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宣传促销,提升景区品位,使红旗渠水利旅游取得长足发展,先后有300多家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到红旗渠挂牌,建立德育基地。景区年接待游客近80万人次,年门票收入近1500万元,有力促进了红旗渠工程的良性运行,提高了红旗渠工程综合资源的利用率,使红旗渠灌区走上了"以景养渠,以景促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红旗渠景区建设与管理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规划,保护资源
  
    以水利工程为依托,以水环境为载体是水利旅游业的基本特征。因此,在水利风景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对工程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文地理及水利工程自身的功能和任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为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林州市委市政府先后聘请北京大学环境与地理学院、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编制了《林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红旗渠景区详细规划》,聘请大连园林规划设计院和北京博艺设计中心对红旗渠景区部分景点、场馆进行单体设计,使景区规划达到了发挥资源优势,利于生态平衡,满足环境需求,彰显文化遗存,突出主体风格,建设精品景区的要求。在环境治理上,景区坚持自养苗圃,大搞植树活动,景区林草覆盖率已超过80%,有力促进了水利工程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景区地表水基本达到了国家一级水质标准。同时,在海河水利委员会、漳河上游管理局的统一协调下,加大漳河上游水资源治理力度,漳河上游水质明显好转。同时,红旗渠景区顺利通过了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和ISO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完善设施,提高品位
  
    红旗渠景区在建设上,坚持高标准,高品位,提高旅游竞争力,切实做到建设一处,成功一处,使水利风景区成为展示水利行业形象的窗口。红旗渠景区成立之初,人员不足10名,年收入仅万余元,资金短缺,设施简陋。为做大做强水利旅游,红旗渠灌区广大干部职工充分发扬红旗渠精神,不等不靠,采取个人集资等形式,先后筹资3000余万元,在改造完善红旗渠沿渠主题景点的基础上,又相继开发了一线天、二线天、栈道、滑道、步云桥等新景点。2000年,投资1200万元改造硬化了进山公路,开辟了环山路、环岛路,整修了上山路、下山路,避免了游客拥堵。2001年,在原红旗渠纪念厅的基础上,投资600万元建成了由序厅、干涸历史、太行壮歌、今日红旗渠等7个展厅组成的、总展线长316米的红旗渠纪念馆,为游客了解红旗渠,感悟红旗渠精神,提供了理想场所。2003年,投资500余万元,新建扩建了四个停车场,总面积达15000平米,建成了功能齐全的游客中心两处,面积280平米,设立专为游客服务的医务室两处,新建星级厕所多座,旅游购物场所六处,改造了天河山庄、青年宾馆,新建了漳河旅游度假村,满足了游客游、购、娱需要。2006年,投资200万元,建成了红旗渠文化长廊,让游客在饱览红旗渠风光的同时,感悟红旗渠精神,品味红旗渠文化,营造了景区浓厚的文化氛围。2007年"红旗渠号"空中巴士建成,为红旗渠又增添了一处景观。当前,我们正在积极运作红旗渠纪念馆扩建改造项目。我们计划投资1亿元,把红旗渠博物馆建成占地8万余平米、建筑面积6000平米、集展厅、碑刻、表演、休息、研讨、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展馆,为游客更加充分地了解红旗渠提供设施完备、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服务一流的学习场所。
  
    三、以人为本,强化服务
  
    旅游行业是服务性行业。多年来,我们坚持游客至上的服务宗旨,始终把"建就建精品,干就干一流"作为各项工作的标准,对员工进行"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教育,并着重树立了三种理念:一是"不让一名游客在景区受委屈"的服务理念。景区每年都要聘请旅游院校的教授到景区对管理及服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感、使命感,提高他们的文明优质服务意识和水平,并结合工商管理部门和旅游协会,对旅游购物场所进行统一管理,严格准入制度,切实将游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多年来,景区未发生一起重大投诉案件;二是"人人都是旅游环境"的服务理念。在景区持续开展"文明单位、文明商户、青年文明号、文明景区"等创建活动,制定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文明用语,使广大干部职工及从业人员都明确了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凡是与游客接触的工作岗位,也都明确了工作程序和服务标准,使"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自上而下的自觉行动;三是"突出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在景区全面实施游客温馨工程,提供宣传品、旅游咨询、入厕等免费服务项目和邮政纪念、电讯服务及医疗服务;给予老人、军人、学生和儿童等门票优惠和免费政策;实行分区安全责任制,不断完善旅游防护设施,配备了婴儿车、残疾人专用轮椅,在道路拐弯处设置反光镜,充实人性化的引导牌和警示标牌,不间断广播告知游客注意事项等,为游客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四、加强促销,扩大影响
  
    旅游经济既是品牌经济、知名度经济、又是注意力经济。多年来,红旗渠景区围绕红旗渠独特的旅游资源,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宣传促销:一是常规宣传稳步推进。景区在京珠高速安阳段、安阳火车站等车流、人流密集地区制作了巨幅景区形象展板,在安阳市主要街道制作了灯箱广告,提高了景区知名度,开通了安阳至景区的"红旗渠旅游直通车",方便了游客参观游览。不断加强红旗渠网站建设,使网站功能完备、内容丰富,设有论坛、留言板、广泛收集市场信息,时刻把握市场动态,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游客。组织专业促销小队分,分赴周边河北、山西、山东、京、津等地进行促销,与当地旅游社、各大媒体进行合作,推介红旗渠旅游,取得了明显效果。二是乘势借力搞促销。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及各职能部门为宣扬红旗渠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红旗渠精神巡回展,电视剧《红旗渠的儿女们》及央视《百家讲坛》栏目推出的《红旗渠故事》,对推介红旗渠、扩大红旗渠影响起了巨大作用。我们红旗渠景区抢抓机遇,制定措施,安排专人,乘势追击,积极跟进,对客源市场进行细分,进行广泛宣传,使更多的人了解红旗渠,走进红旗渠,培育了稳定的红旗渠客源市场。三是举办大型活动搞促销。景区每年都要组织参加规格高、影响大的旅游交易会来展示自己的品牌形象,提高红旗渠的知名度,通过现场形象展示,分发宣传资料,辅以文艺表演、空中飞伞等活动,形成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同时,景区借助林州国际滑翔节、红旗渠通水四十周年庆典、"两岸四地名模秀美安阳观光游"等活动平台,积极推介红旗渠旅游。今年9月18日,红旗渠又积极承办了"自行车飞人"王会海在红旗渠畔举行的"挑战极限飞越红旗渠"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通过这些活动,红旗渠形象吸引力空前高涨。四是积极进行区域大联合。红旗渠景区加强同林州境内的太行大峡谷、天平山、洪谷山等景区的合作,大打林州"一红一绿"旅游品牌,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同时积极与河北、山西红色旅游景区进行区域联合,使红旗渠景区列入了"太行山红色旅游景区"精品线路。
  
    红旗渠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红旗渠灌区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撑,使灌区管理单位摆脱了收不抵支、效益不佳的困境,以旅游经济补贴灌区发展,使红旗渠灌区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薄弱环节,距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和全国知名景区相比还有许多不足。在今天这群贤毕至、强手如云的大会上汇报工作,这是领导和同志们对我们的最大鼓舞和鞭策,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指正指教,传经送宝,使我们红旗渠水利旅游能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展示出更加诱人的魅力。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7-09-2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