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安阳 >> 历史传说 >> 民间故事 >> 浏览安阳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苏秦洹上受印

2013/4/7 12:03:54 点击数: 【字体:

 
    说士苏秦最初游说秦国没有得到重用,便更加发愤学习,读到欲睡时,就用铁锥刺股。一年后,终于学成,于是周游列国。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合纵抗秦,以苏秦为纵约长,兼任六国的相国。

    当初,苏秦本想将兼并天下之术献给秦王,但秦王不用他。于是,他便到了燕国,对燕文公说:“燕国之所以不受兵祸,是因为赵国在燕国的南境,像屏障一样挡住了各国的进攻。秦国如果要攻打燕国,要战于千里之外;而赵国要攻打燕国,仅战于百里之外。如果不担忧百里之内的战祸,而担忧千里之外的战祸,那就大错特错了。大王若与赵国联合,燕国就不用担心战祸了。”文公很赞同他的说法,给他车马,让他去说服赵国。

    苏秦到了赵国,对赵肃侯说:“如今,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是因为怕韩、魏两国从后面袭击它。秦国如果攻打韩、魏两国,由于没有山河阻隔,可以一直攻到都城。韩、魏如果向秦国称臣,赵国就孤立无援了。六国之地五倍于秦国,将士十倍于秦国,如果六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秦国必亡无疑。我认为六国应该联合起来,派出将相在洹水之滨订盟。秦国进攻任何一国时,各国一齐出兵,如不遵此盟者,五国共伐之。这样,秦兵必然不敢再出函谷关,为害崤山之东了。”赵肃侯听了极为高兴,厚待苏秦,重赏了他,让他去约诸侯。

    苏秦又去游说韩宣惠王道:“韩国方圆九百多里,披甲的士兵有数十万,天下的强弓劲弩利剑都产在韩国。如果大王臣服秦国,秦国必然索取土地。今年给它了,明年还会要。秦国的欲望永无休止,而韩国的土地却有割尽的时候。到那时,无地可割,不割又会受祸。俗话说得好:‘宁为鸡口,勿为牛后。’以大王之贤,韩兵之强,而有牛后之名,我都为大王感到羞耻。”韩王听了,表示愿意参加合纵。

    苏秦又游说魏王道:“大王之地方圆千里,士兵有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战车六百乘,战骑五千匹。如此兵强马壮,却要臣服秦国。因此,赵王派我前来献计,请大王参加合纵。”魏王同意了。

    苏秦又游说齐王道:“齐国方圆二千余里,披甲的士兵有数十万,粮如山积。临淄有居民七万户,每户不下三个男子。不用到远县去征兵,仅临淮一地就可征兵二十一万。临淄城内的路上,车轮多得互轧碰撞,人多得肩挨着肩,真是衣襟相连可以组成帷幕,挥下汗水就是一阵急雨。秦国若要攻齐,要千里远征,跋山涉水,还要担心韩、魏两国袭击它的后方。所以,它只能恫吓齐国而已,而齐国却要臣服秦国。齐国这么强,请大王不要臣服秦国。”齐王同意了。

    接着,苏秦又到楚国游说楚威王道:“楚国方圆六千多里,披甲的士兵有一百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国家储粮可用十年。这都是霸业的基础啊。如果楚国参加合纵,我可以让五国诸侯听从大王指挥。合纵则诸侯臣服楚国,连横则楚国臣服秦国。这两条计策截然不同,大王选用哪一个呢?”楚王听了苏秦之言,同意参加合纵。

    于是,苏秦做了纵约长,担任了六国的相国。当他北上回赵国时,车马仪仗十分豪华,和国王一样。

    洹园最高点的途中有一个“拜相亭”遗址,相传是战国时期苏秦“洹上受印”的地方。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著名人物 苏秦

苏秦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