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走进郑州 >> 郑州之最 >> 浏览郑州

中国最早有纪年的戏曲演出石刻:荥阳宋墓石棺杂剧图

2013/10/14 11:09:45 点击数: 【字体:

中国最早有纪年的戏曲演出石刻:荥阳宋墓石棺杂剧图

    荥阳北宋石棺杂剧雕刻,1978年出土于荥阳市槐西村北,现存河南博物院。据程远荃主编的《荥阳市志》记载,石棺以整块条石凿成,腹中凿为棺槽,上覆以石棺盖,外形为首部宽高、尾部窄矮。石棺长1.93米,宽1.02米,前高0.93米,后高0.62米。棺盖上面正中刻“大宋绍圣三年十一月初八日朱三翁之灵、男朱允建”字样。棺盖前端正面浮雕与棺头正面扣合为四阿式建筑屋顶。棺前正面浮雕1座高台建筑门楼,棺两侧和后部均用纤细阴线刻人物和动物花纹,下部均刻椽杖栏杆,中间有矮柱将栏杆分隔成3部分。右侧棺板线画自前至后分为3组:第一组用阴线刻了墓主人夫妇饮宴欣赏杂剧图,主人夫妇并排拱手坐在桌子后面,桌上有酒注、碗、勺、筷子、馒头等物,身边有1个侍仆,桌前4人在表演杂剧,主要演员身穿圆领长衫,头戴尖顶高帽,双手插握于胸前,身上右肩有一块大补丁。其身后有一演员,脸上画有八字眉的脸谱,表演的是滑稽丑角。其他两位演员中手持杆子者为参军色,头戴软巾诨裹,身穿圆领长袍,腰束带,右手持一竹竿。另一位演员头戴展角幞头,身穿圆领长袍,外套宽袖对襟大衣,双手秉笏。他们的表演妙趣横生,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中国戏曲的早期形态——宋杂剧的表演实况;中部一组3人为侍宴图;后部一组为庖厨图。石棺左侧线画,表现的是当时的送葬场面,是反映宋代殡葬的真实物证。

    杂剧最早见于唐代,泛指歌舞以外的各色节目。宋杂剧是我国最早的戏曲形式,是唐参军戏融说唱、歌舞、武技等艺术于一体的进一步发展,是滑稽、歌舞以及真人所扮演的含有戏剧性的演出。北宋时期出现了表演人物故事情节的杂剧。宋杂剧演员已有四五人。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卷二十“妓乐”条中有关于杂剧演出情况的记载:“杂剧中末泥为长,每一场四人或五人。”并且明确指出这些角色分别为“末泥”、“引戏”、“装孤”“副净”、“副末”。荥阳北宋石棺杂剧雕刻图中的四个人物,从其手持道具和服饰装扮来看,正是宋杂剧的四个固定角色,第一个头戴簪花幞头、甩手仰观者,是“末泥”,即剧中的男主角;第二个持笏者是“装孤”,指所扮官员;第三个短衫抚胸者为“副末”,在剧中扮管家、仆从等次要人物,穿插谐谑逗乐的语言和滑稽可笑的动作;第四个持竹竿者,是“引戏”。该棺雕于北宋哲宗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既是当时戏曲表演的图像,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珍贵资料。这些杂剧形象的文物资料使我们对宋杂剧末泥、引戏、副末、装孤等角色有了直观认识,可为宋杂剧角色行当的形象物证。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