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濮阳 >> 濮阳风情 >> 民间习俗 >> 浏览濮阳

台前县生活习俗

2013/9/18 12:05:58 点击数: 【字体: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 ”;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

    1、饮 食

    台前人习惯一日三餐,早、午餐称“吃饭”,晚餐称“喝汤”。喜食小麦面,即细粮。玉米、小米、豆类、地瓜、高粱等统称粗粮。常用熟食品种有:馍、卷、窝头、饼、包子、水饺、面条、挂面、大米饭、小米饭、玉米粥、小米粥、小麦粥、杂豆汤、瓜菜汤、疙瘩汤等。变样品种有:油条、烧饼、火烧、糖糕、粘糕、麻花、馓子、煎包、煎饼、蒸饭、油饼、元宵、肉合、菜蟒、呱嗒、壮馍、丸子、拉面、卤面、胡辣汤、凉皮、馄饨等。风味名吃有:肉旋子、啥汤等。豆制品有:干豆腐、水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丝、豆腐脑、豆浆等。
新中国建立前,少数富家日以细粮为主食,四季以干鲜菜、肉蛋类佐餐;中等人家以食粗粮为主,农忙时及年节日方食细粮,以干鲜菜佐餐;贫苦之家终年食粗粮,杂以糠菜、麸皮,多以咸菜佐餐。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8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以食细粮为主,辅以粗粮。饮食品种日趋多样,日常有各种鲜菜佐餐。节日或待客多杀鸡或买肉,配上青菜、豆腐等,做4个~6个菜。遇有喜庆事,待客菜肴比较讲究,有“八八席”、“三八八席”、“十个碗”、“大件”、“火锅’’等,多以鸡鸭鱼肉为主菜,有的还间以山珍海味。摆宴席必有鲤鱼,本地人曰:“无鱼不成席”。

    境内回民饮食习惯大致与汉民相同,但有些特殊禁忌。禁食猪肉、动物血、自死动物和未诵“安拉”之名而宰杀的动物,对猪肉禁忌尤甚。其次禁食有钩爪、食肉、性情凶猛、形貌丑陋的禽兽,如鹰、鸦、虎、狮、豹、猫、蛇、鼠、蝙蝠等;禁食不反刍、头上无角、足蹄不分瓣的动物,如驴、骡、马等;禁食水族类无腮、无鳞动物,如泥鳅、无鳞鱼、螃蟹、乌龟等;禁食野菜马齿苋等。酒虽在禁饮之列,今对此已不大重视。

  2、服饰

    民国时期,境内乡绅富商多穿长袍、大褂,戴瓜皮帽或礼帽,登多层纳底尖口或圆口鞋,以示身份。公务人员多穿中山装,少数着西装、皮鞋。农民男装普遍为对襟上衣,穿板尖铲鞋、蛤蟆头鞋或“傻子鞋”,戴毡帽头、帽垫、瓜皮帽。男女均穿深腰大裆裤,中年人冬天多穿衩裤,妇女亦有裙装者。女装多为高直领、偏大襟上衣,绣花鞋。中老年妇女扎裤腿带,带帽勒,帽上绣花或缀银饰。姑娘于脑后梳独根辫,扎红头绳;出嫁后绾纂、戴发网、插叉子。儿童多穿对襟上衣,开裆裤,戴虎头帽、马虎帽或风帽,穿猫头鞋或虎头鞋。富者多穿绫罗绸缎或机织细纹布,贫者多穿自织土布,衣衫褴褛者屡见不鲜。新中国建立后,长袍大褂、瓜皮帽渐弃之。50年代,城镇男装多为中山装、人民装、学生装,女装流行“延安服”。乡村服装样式无大变化,男青壮年多用白毛巾包“二郎头”。60年代,中青年男女多穿对襟上衣,中山裤。人们多穿尖、圆、方口布夹鞋,三块瓦、两道脸棉鞋。戴布帽、透纱帽、绒帽、皮帽。衣料由土布逐渐改为细纹、斜纹、咔叽、哔叽布,亦有灯芯绒、平绒、毛呢。70年代,工人装、军便服、军帽、军鞋、力士鞋曾一度流行,化纤布料渐传入境。

  80年代以来,衣着大为改观,样式更换频繁,时新日异。西装、牛仔服、卡克衫、裙装、直筒裤、蝙蝠衫、旗袍、马甲、八角帽、前进帽、绒线帽、纱巾、围巾、高跟鞋、三紧鞋、凉鞋、拖鞋、皮鞋、胶靴等,应有尽有。衣料多为化纤、毛、丝、革、麻之类。城乡部分青年爱穿奇装异服,追赶时装新潮流;中年人爱穿中山装、西装;老年人仍爱穿旧式棉布衣服,以图舒适、暖和。

  清末民初,富家男子饰佩玉、玉牌、金戒指等,女饰金质钗、簪、戒指、耳环和玉镯、绒花等;贫者女饰银质钗、簪、戒指、耳环、耳坠或骨质钗、簪等;儿童佩香荷包、银铜质长命锁,帽上缀“长命福贵”等字样的银饰。民国时期,官绅以戴墨色眼镜、金丝眼镜、金表,镶金牙、拄文明棍为时尚。新中国建立后,除老人和儿童外,佩戴首饰者渐少。妇女头饰多戴发卡、扎头绳或系绸条、手绢。“文化大革命”期间,佩饰被视为“四旧”清出没收,时兴戴纪念章、语录牌。进入80年代,少数男子以戴墨色眼镜、佩领带卡、挂BB机、夹公文包、戴戒指为时髦;女以戴变色眼镜、挎坤包,佩金质项链、手链、戒指、耳环、耳坠、耳丁及玉镯、胸花为美;儿童佩饰有珍珠项链、银手镯、玉石属相和彩色眼镜、发卡、串珠等。

  3、发 型

    清代,境内男子畜发留辫。民国时期,男子始剃发,留光头、平头、分头、偏分头。老翁有剪发齐颈者,俗称鸭子尾巴。老年妇女绾疙瘩纽子,有的戴纂壳(俗称窝窝头)。中年妇女和少妇绾纂,戴发网,插叉子。少女扎独根辫,辫以长者为美。男女儿童留囟门穗或月芽、麻籽盖、茶壶盖、柿饼(头顶两侧各留一块头发)发型。娇贵男童有留八十毛者,后脑勺下颈上留一块头发,待发长时梳独根辫。30年代,女学生兴留齐耳短发,又称剪发头。

    新中国建立后,中老年男子兴留背头,农村老翁仍喜欢剃光头;青年妇女留剪发头或扎双辫。“文化大革命”时期,少女多扎短双辫和扫帚把(象两把小刷子),有的留男式短发(俗称洋头);男童留平头或小分头。70年代,中青年妇女多留冠军头(一种短发型)。80年代,发型多变。老年妇女多剪短发,绾疙瘩纽子者已少见。中老年人染发者日增。中青年妇女有留短发、披肩发者,有于脑后扎独辫或大散把(马尾型)者,有将头发盘在头顶或脑后者。时兴烫发,烫发发型有波浪式、海燕式、菊花式、蘑菇式等。少数男青年亦留长发或烫发。90年代,发型趋向自然,少女多留“清汤挂面”式披肩发,烫发者日减。

  4、居 住

    新中国建立前,黄河滩区建房多为砖垛、篱巴墙,有院无围。少数富家建砖瓦房或砖木结构平房、楼房。一般户建正房(堂屋),较富者配以东、西厢房,有的盖南屋,筑大门。一般为一进院落,二进、三进院落极少。院墙多为土筑,砖砌者较少。

    新中国建立后,居住条件逐步改善。80年代以来,土平房日少,为砖瓦房所代替。90年代以来,有走廊的砖房和二、三层楼房不断出现,新式门窗日兴,新屋在城镇多为三室五间;在农村三室三间者居多,三室五间也有出现。一户一院,有院墙、大门者过半。厢房多为晚辈人住室,有的作为厨房或放置家具杂物。

  5、行 走

   新中国建立前,出门办事或串亲访友,穷人多靠步行或骑毛驴,老人有的坐小土牛车、小红车、牛车;富者多坐骡马车或骑马;官员多骑马或坐轿。20世纪60年代后,自行车逐渐成为普遍的交通工具,老弱病残者出门多坐地排车或手推胶轮车,长途旅行多乘坐公共汽车。80年代后,卡车、拖拉机、农用三轮车遍及农村。90年代,摩托车、小汽车不断涌现,县直机关和乡镇机关大都用上吉普车或小轿车,农民外出步行的已很少见。

  6、器 用

   民国前,本境居民夜间照明多用灯盏,燃以豆油或棉油,富家有的使用蜡烛,均以“火镰”击石取火。20世纪20年代后,逐渐使用煤油、柴油灯及火柴,玻璃罩灯、马蹄灯、汽灯、手电筒相继出现。50年代末期,寿张县城开始使用电灯。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台前城乡陆续使用电灯照明。

   境内居民传统炊具多为铁锅柴灶,器具多为瓦盆、瓷盆、铜盆、瓦缸、瓷缸、葫,芦瓢、木桶、铜勺、铁勺。现城镇居民多用蜂窝煤灶、石油液化汽灶,亦有用电炉或高压锅者。农村多用蜂窝煤灶,有的仍用砖砌柴灶。城乡居民多用不锈钢锅、铝锅、搪瓷盆、塑料盆、塑料桶、白铁桶、铝质或塑料舀子。

   传统室内家具有八仙桌、太师椅、条几、木柜、木床、木椅等,现多为写字台、高低橱、大立柜、钢丝床、沙发、折叠椅或组合家具等,有的用席梦思床。

   传统取暖,燃以木炭或柴禾。乡下人多睡火炕,睡床者暖被褥多用火盆罩“被烘子”或打“火簸箕”。现多燃煤火炉,城镇个别家庭用电暖器。暖被褥多用热水袋、塑料暖瓶、电热毯。

   传统乘凉,多用蒲扇、芭蕉扇、纸扇驱热降温。20世纪80年代后多用电风扇,县城个别居户与少数机关用上空调器。

   境内居民传统计时报时循古制,分一昼夜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时辰,夜分五更,多观日影、月影、星位或烧香、漏更计时,听雄鸡三唱掌握起床时间。唐代至清代,境内寺院林立,朝钟暮鼓,以报晨昏。民国时期,机械钟表传入,为个别人所用。建国后,学校、机关、商店等单位多配置一只或数只马蹄表,少有置挂钟者。60年代,少数人家有坐钟、挂钟、手表或马蹄表。80年代,电子表、石英钟传人,多数人家有自鸣钟,工作人员大多数有手表。90年代,许多青壮年农民和学生也戴上手表。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