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驻马店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驻马店

“王莽撵刘秀”传说缘何泌阳多

2013/12/12 10:44:52 点击数: 【字体:


     “王莽撵刘秀”的传说,在中原大地特别是在豫南、鄂北广为流传,在泌阳县几乎达到家喻户晓,可谓旷日持久,遗迹遍布。在所有“王莽撵刘秀”的故事中,都是一褒一贬,爱憎分明,一个是英雄,一个是狗熊;一个是真龙天子,一个是混世魔王;一个伟大,一个渺小;一个被美化、神化,一个被丑化、恶化;一个受世人爱戴,一个遗臭万年。为什么劳动人民对他们会有这样鲜明的历史观、是非观和善恶观?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浮浅的探讨。

    一、王莽倒行逆施、祸国殃民、不得人心,对其进行历史丑化是劳动人民的共同夙愿

    西汉末年,王莽通过与朝廷联姻,先被封为大司马,继而被拜为安国公,篡位称帝,改“汉”为“新”。他力图能在一夜之间彻底解决土地高度兼并和奴婢问题,但由于改革过激过快,严重违背历史客观规律,最终以失败告终,使本来就极为尖锐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导致社会更加动荡,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据泌阳县志载,“新莽地皇四年(即公元22年),比阳(今泌阳)县境内大旱,河井多干涸,大疫”,“人相食”,“民死十之七、八”。爆发了山东赤眉、湖北绿林和豫南玄汉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王莽调动全国各郡兵马,残酷镇压农民起义军。

    在泌阳民间,传说汉平帝的皇后就王莽的亲女儿,在王莽杀掉汉平帝后,为斩草除根,非要杀掉女儿的儿子刘秀不可。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一个忠臣使用“掉包计”,用自己妻子刚生下的女儿将襁褓中的刘秀调换过来,并对外保密,声称是自己的儿子。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不知怎的被王莽知道了,王下令杀掉刘秀。那位忠臣怀揣刘秀,连夜出逃,王莽立即带兵追撵。那位忠臣餐风露宿,辗转躲在城北罗汉山的破庙里。后边王莽“抓着刘秀”的狂叫声,震耳欲聋。那位忠臣正走投无路时,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从山上飞来18块巨石,一齐向王莽追兵砸过去。王莽吓得屁滚尿流,左躲右闪,不知所措,急忙调转马头,狼狈逃窜。刘秀登基称帝后,将18块巨石封为“十八罗汉”,这座山从此也改名为罗汉山。豫剧《程婴救孤》就是根据这个历史故事原型而编写出来的。

    二、刘秀修文偃武、体恤百姓。歌颂一个布衣皇帝,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毛泽东同志在谈论刘秀时,曾称赞他是“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明君。”刘秀虽系皇室,旦没落沉沦到他这一代,也只算是南阳白水中(今湖北枣阳)的一个破烂小地主,刘秀胸怀大志,自小结识了不少农民朋友。后来,刘秀就是主要依靠南阳这帮农民子弟,成为东汉光武大帝。刘秀即位后,立即废除王莽苛政,调集军队削平各地割据势力,使全国恢复统一;他9次发诏释放奴婢,还免罪徒为庶民;减轻租税徭役,发放赈济,兴修水利;裁并400多个县,精简官吏;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安抚为主,化干戈为玉帛;他以文治国、重视教育,亲到太学讲论经学。因此,刘秀通过加强中央集权,保证了社会秩序安定,实现了经济复苏和发展,是“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史称“光武中兴”。“王莽撵刘秀”的故事,反映出老百姓对刘秀这位“开国明君”的爱戴与缅怀之情,也表达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最为朴实的向往。

    三、地域与宗亲相连,也是“王莽撵刘秀”故事在泌阳流传最多的重要原因

    南阳是刘秀起兵的发祥地,又是刘秀的家乡所在地,还是开国功臣的受封地。他称帝后,将大部来自南阳一带为刘秀打下天下的农民子弟,即以邓禹、吴汉、岑彭,冯异、马武为代表的“二十八宿”,全部分封诸侯,邓、吴、岑、冯、马等侯皆“食邑四县。”从“接君山前访邓禹”的泌阳传说中,佐证出“光武中兴,功盖诸将”的邓禹就是泌阳东山人。泌阳县还盛传着“三里直河出邓禹”的民间故事,三里直河就在泌水河上游、铜峰山脚下的邓庄铺村。另一位开国元勋岑彭被刘秀封为舞阴候,其封地就在今天泌阳县羊册镇的古城村。现在古城村东边冢子岗上的一个大冢,据说就是舞阴候冢。开始与刘秀一块投奔玄汉军、成为刘秀的得力干将“十三骑”的李轶,被南阳更始皇帝刘玄封为舞阴王,其封地也在古城村。泌阳原属南阳郡,在那时理所当然地世代沐浴着皇恩,刘秀的德行在封地民间能广为传颂。南阳太守召信臣,曾派人修复泌阳华山“马仁陂”水利工程,复灌溉良田数千顷,为万民称颂。泌阳县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金高邑,银牛蹄,比不上华山后湖里。”这个后湖,就是指“马仁陂”水利工程。沐浴皇恩的平民百姓为了感恩,借编造神化故事歌颂刘秀的功德,正是顺理成章,民心所向,水到渠成的好事情。

    四、因“朗”、“莽”二字谐音,将“王朗撵刘秀”讹传为“王莽撵刘秀”,更加丰富了传说故事的内涵

    历史上“撵刘秀”的真实事件有两个:一是小规模的“王莽撵刘秀”,二是“王朗撵刘秀”。

    “王莽撵刘秀”的故事,发生在王莽地皇三年十一月。《资治通鉴》记载说,刘秀的哥哥刘演“欲进攻宛(今南阳),至小长安聚(今南阳东汉冢镇),与甄阜、梁丘赐(王莽派镇守南阳之将)备战;时天密雾,汉军大败。秀单马走,遇娣伯姬,与共骑而奔;前行,复见娣元,趋令上马,元以手挥日:行矣,不能相救,无为两没也!会追兵至,元及三女皆死,演弟仲及宗从死者数十人。”在王莽地皇四年三月,南阳玄汉军中大将王凤与太常偏将军刘秀等“徇(夺取)昆阳(今叶县)、定陂(今舞阳)、郾(今郾城),皆下之。王莽闻严尤,陈茂败,乃遣司空王邑驰传,与司徒王寻发兵平定,时莽兵到城下者且十万,秀等几不得出”。“时城中唯有八、九千人,秀使王凤与廷尉大将军王常守昆阳,夜间与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于外收兵。”

    二是大规模的“王朗撵刘秀”。《资治通鉴》记述说,公元23年,南阳更始皇帝刘玄兵分两路,一举攻陷洛阳,火烧未央宫,将王莽活捉。迁都洛阳之后,封刘秀为代理大司马。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月,刘秀手持天子节仗,带领邓禹、冯异等少量亲兵随从,“单车空节巡河北”,北渡黄河,收揽招抚燕、赵地区各郡、州、县。在招抚中,因刘秀将少兵缺,寡不敌众,处处受到在邯郸称帝的王朗大军的追杀。王朗扬言悬赏“十万户食邑”,要缉拿刘秀的人头。刘秀到达蓟城(今北京大兴县)时,“不敢入城池,晨夜兼行,面蒙霜雪,手皆破裂。”刘秀逃亡到芜蒌亭(今河北饶阳县)时,“时天寒地冽,冯异上豆粥,官属皆乏食。”当逃到曲阳(今河北晋县),抢渡滹沱河时,“天寒地冻,河水流澌,无船,秀不可济”。当刘秀逃到河北南宫县时,“王朗带兵穷追,刘秀丢盔掉甲,又遇大风雨,秀引车入道旁空舍,冯异抱薪,邓禹热火,秀对灶燎衣,冯异复进麦仁汤。”

    这些活生生的史料记载与泌阳民间传说中的许多故事情节,何等相似,如出一辙。比如,史书上记载刘秀逃亡南宫县时,冯异复进“麦仁汤”的真实情节,与泌阳流传刘秀在盘古山喝“麦仁汤”的民间故事,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不很值得让人深思吗?王朗起兵前只不过是一个毫无名气的江湖骗子,而王莽则是臭名远扬的当朝太师、窃国公贼,把小小江湖骗子王朗所做的坏事,统统记到窃国公贼王莽的头上,也称得上恰如其分,反映出劳动人民的共同心愿。(作者系县政府王莽撵刘秀传说文化传承人)【原标题:“王莽撵刘秀”传说缘何泌阳多】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驻马店日报 2012年7月11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