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驻马店 >> 驻马店工艺 >> 收藏与交流 >> 浏览驻马店

河南驻马店上蔡旅游产品桃核雕刻名扬海外

2013/4/11 16:39:45 点击数: 【字体:


    新华网河南频道8月30日讯 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报道:“这小小的桃核,能刻出这么漂亮的东西,太神奇了,真是了不起!”

  前不久,来自韩国的李英男先生操着一口很不流利的中国话,手里拿着只有指甲盖大小的桃核,不绝口地连连称赞。

确实,在这个“老外”看来,真是太神奇了:小小的桃核,竟然能够刻上十二生肖图,而且惟妙惟肖。

  他当即签下一个大单子,订下了50万枚这样的小桃核工艺品。

  这就是神奇的上蔡桃核雕刻工艺。上述便是韩商李英男先生在上蔡县东岸乡桃核雕刻工艺品厂参观考察时的情景。

  其实,不仅是韩国,日本、老挝、柬埔寨、新加坡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也钟情于这小小的桃核雕出的工艺品。

  桃核雕刻,这种在全国也不多见的民间工艺,被誉为“上蔡民间一绝”。上蔡人,就靠着这种小小的、貌不惊人的桃核,刻出了大名堂。其桃核雕刻工艺,已被河南省政府列入了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你千万不要轻视这种桃核雕刻工艺,因为它的历史已经500多年了。

  明朝中叶,桃核雕刻工艺品就已经开始出现于民间。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想起在这小小的桃核上雕刻呢?上蔡的桃核雕刻工艺又是怎么起源的呢?

  在我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以“桃”为吉祥物,用其避邪的传统。古诗就有“新桃换旧符”之句——就连桃符都被视为可以避邪的吉祥物,那么桃核本身自然更是避邪佳物了。

  另外,爱美是人之天性,无论其人是贵是贱,是男是女,只要有条件,总会最大可能地给自己的生活缀上“美”这块亮晶晶的饰品。

  当“桃”这种承载着吉祥如意的民族心理的物品,遇到“美”这种古今中外世界各民族各阶层人士普遍都会有的心理需求时,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桃核雕刻工艺。

  当老百姓爱美的天性、追求吉祥如意的心愿,因遭际贫困的经济状况时,他们的目光便转向那不需要花钱即可实现求吉求美心愿的东西。此时,那在民间俯拾皆是、不需花钱即可轻易得到而又象征着吉祥如意并有着“避邪”示意的桃核,自然而然地成了选材。

  于是,人们在那些随便捡来的桃核上精心地雕刻上花饰,佩戴在身上,既有装饰功能,又有“避邪”示意。

  至清初,上蔡东岸在这方面已初具规模。至清末和民国初年,这儿已经有80多户人家从事这一行业,同时也涌现刘全喜等一批颇具代表性的桃核雕刻艺人。

  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蔡东岸已经出现了一些桃核雕刻专业村。柴庄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村共有1000多人,家家户户从事这项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制作。

  桃核雕刻工艺发展之初,产品主要是“桃核扣”。

  这种“桃核扣”,是先有“扣”,后有雕刻工艺。民间艺人找来桃核,并将其加工成扣子的形状,其形如桃,上圆下尖,尖部再钻一小孔,以便以后缝缀、固定在衣服上。

  形如仙桃的“桃核扣”成形后,艺人再在扣面上雕刻各种图案花纹,图案千姿百态,花纹也是多种多样,有的还刻上诗词或谜语。

  东岸桃核雕刻工艺品所用材料有特别的要求,本地桃核,艺人们是不选用的。桐柏山和太行山等西部山区有一种野生桃,每年正月开花,头伏成熟,因其果肉苦涩,当地人没有人愿意吃。但是这种野生桃的桃核,质地却特别好,非常适合雕刻各种图案。

  东岸的桃核雕刻工艺品,仅常用工具就有钻、锉刀、镊子及锉板等,可见工序之复杂。一般来说,从原材料到成品,要经过浸泡、清洗、上色、上光、晾晒、打眼、磨光、加工等20多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凝聚着艺人们无数的心血。

  后来,东岸桃核雕刻工艺品又从单一的桃核扣发展到30多个品种,更以多姿多彩的形态受到人们的青睐。

  说起这种重大变化,就不能不说一个被称为“雕扣王”的人,以及这个人背后的桃核雕刻工艺世家。

  这个人是上蔡县东岸柴庄村人,名叫许廷俊。

  许廷俊生于1935年,6岁时,他便掌握了桃核雕刻工艺,开始了桃核雕刻生涯。

  许廷俊那时还在读私塾,课余时他便帮助祖父和父亲加工桃核扣。桃核扣做成之后,他的父亲就用货郎担挑着,走村串乡,四处叫卖。

  在旧社会,这种民间艺人兼小货郎,社会地位是不高的,经济上也没有多大的收入,靠着全家人日夜辛苦地劳作赚一点钱,紧巴巴地养家糊口。小小的桃核成为许廷俊全家人的“钱袋子”。

  许廷俊是当时许多桃核雕刻艺人的缩影。

  改革开放后,作为桃核雕刻世家,许廷俊及其家人用灵巧的手、智慧的脑,重新续写了民间艺术世家的桃核雕刻谱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多样化,桃核扣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时代需求。许廷俊和他的家人通过精心研磨,开发出了桃核手链、桃核串珠、桃核绣球、桃核宝莲灯、桃核十二生肖以及桃核篮、桃核印等30多个工艺品种。

  许廷俊一家人前进的一小步,却使上蔡桃核雕刻工艺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一下子进入更加广阔的天地。他们的举动,也吹皱桃核雕刻市场的一池春水。此后,上蔡的桃核雕刻工艺品便结束了单一的桃核扣模式,走进多姿多彩的世界。

  经过这样生产出来的桃核雕刻工艺品,除了被世界各地的华人当作饰物,还被用作居室装饰品。

  旧社会,东岸桃核雕刻工艺品的销售,主要是靠艺人挑担沿村叫卖。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市场对上蔡桃核雕刻工艺品有着大量需求,温州、深圳的很多商人便主动前来,成批量地订购。

  凡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上蔡桃核雕刻工艺是最为典型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它凝聚着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积淀。

  于是,跟随在温州和深圳商人之后,东南亚很多国家的商人、爱好者也来了,欧美人也来了。有着不同肤色、操着不同语言的人,因为那一枚枚最不起眼的桃核,历史性地聚在了一起,一同踏上了上蔡这块古老的土地。

  如今,上蔡县东岸,已成为全国的桃核雕刻工艺制作基地。其中仅柴庄这个1300人的村子,360多户人家,家家都有制作作坊,人人会桃核雕刻工艺。

  以柴庄为中心,辐射周围很多村庄,桃核雕刻工艺在当地遍地开花,并且形成了产业化链条。上蔡桃核雕刻这种古老的民间工艺,正乘着时代之东风,扬帆前行。 【原标题:河南驻马店上蔡旅游产品桃核雕刻名扬海外】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 2007年08月30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