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周口 >> 走进周口 >> 印象周口 >> 浏览周口

项城肘阁 胳膊支起的“空中芭蕾”

2013/4/15 10:02:57 点击数: 【字体:

 

项城肘阁 胳膊支起的“空中芭蕾”

项城肘阁 胳膊支起的“空中芭蕾”

    项城肘阁曾经广泛流传于豫东及豫皖交界地带,历史悠久,是起源于北宋时代的一种古老的中原民间舞蹈,清乾隆年间逐渐发展成集舞蹈、音乐、戏剧、杂技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与官会响锣齐名,享誉中原大地,被后人誉为“空中芭蕾”,享有“中原独秀、华夏一绝”的美誉。

    “又有一个香孩儿会,旗幡竹架扎在半天里,把人家好俊孩儿,扮作八仙过海、童子拜观音、蟾宫折桂、唐明皇游月宫,各样的故事,摆十数里。”此话出自明末清初作家丁耀亢的《续金瓶梅》中,是关于肘阁的最早记载,句中所说的“香孩儿会”也就是肘阁。

    肘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肘阁演员在上者为“上装”,下者为“下装”,或叫“上枝”、“下枝”。“上装”是一位四五岁的儿童,“下装”是有民间舞蹈技艺的青壮年男子。从演员人数上可分为“单装”、“双装”和“三装”等种类,单装由一个孩童表演,双装由两个孩童表演,三装由三个孩童表演。在造型追求上,上下装人物的装扮要协调统一,如单装的《西游记》,上装演员扮孙悟空,下装演员扮猪八戒或沙僧;再如双装的《断桥》,上装是青蛇、白蛇,下装便是许仙。

    肘阁的表演具有“高、难、险、美、奇”的特点:所谓“高”,就是在造型艺术上,一般上下装结构要有4-5米高左右,这在民间舞蹈中是少见的。所谓 “难”,就是其表演难度较大、技巧性很强。所谓“险”,就是上下装表演时要配合得当,解决好重心、支点,否则会发生危险。所谓“美”就是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造型,追求观赏性。所谓“奇”就是通过新颖别致的道具,给人以新奇感。

    最初的肘阁的表演是在八音(锣、鼓、钗、板、管、唢呐、笙、箫)伴奏下舞动的,同时还有歌唱同时进行,所以有人把肘阁也写作“肘歌”。项城肘阁具有浓郁的乡士气息和地方特色。71岁的老人郭宝玉是肘阁的狂热爱好者,他说在他四五岁时,即开始扮演“香孩儿会”中的“好俊孩儿”;到了18岁时,就能够扛双“装”。至今60多年过去,他已成幡然老者,爱好却丝毫不减。郭宝玉说演员穿的衣服是很严格的,“宁可穿破装,不要穿错裳”,“一装肘阁就是一出戏,千万不能闹笑话。”

    历经数代,如今项城肘阁传到郭宝玉手上,至少已有二十代,四百多年的历史了。项城肘阁队多次代表周口地区参加民间艺术演出并获大奖,享有“中原独秀 华夏一绝”的美誉,后来人们称之为“无声的戏剧”。项城肘阁这朵民间艺术奇葩,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传承,已经成为民间文化的经典,被人们誉为“空中芭蕾”,它在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相信这朵古老的中原民间舞蹈的瑰丽奇葩会更加争奇斗艳。目前项城肘阁被列入省级“非遗”。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商都网(2012-03-0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