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周口 >> 周口工艺 >> 收藏与交流 >> 浏览周口

洛阳有个唐三彩咱沈丘有个青三彩

2013/4/10 16:49:26 点击数: 【字体:

洛阳有个唐三彩咱沈丘有个青三彩
精美的青三彩展品

    □晚报记者  朱保彰  文/图

  沈丘青三彩,又称剔花彩陶,因在国内仅留存于沈丘县石槽乡的龚寨村(“龚寨窑”)。沈丘青三彩始于隋唐,兴于宋元明清,在民国期间衰落,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吸收了剪纸、木版年画的艺术风格,在制陶技艺中自成流派,烧制中饰以两层化妆土,在刻画过程中表现出赭、黄或赭、白两种基本对比色。除以生活中的花、鸟、鱼、虫为创作对象外,还着重吸取了传统戏曲中的艺术元素,烧制工艺非常繁杂,经窑变的青彩堪称一绝。从去年开始,沈丘县致力于青三彩的发掘和烧制,不少艺术品一经面世,其艺术价值令人叹为观止。目前,沈丘青三彩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久远的民间工艺

  近日,带着对沈丘青三彩的神往,记者到沈丘县探寻青三彩的形成、发掘、烧制工艺、老工匠的精湛艺术以及古今青三彩的风采。在一排排精美的青三彩展品前,记者仿佛穿越到了1300多年前。

  青三彩缘何起源于沈丘县的龚寨村?记者通过对龚寨村十多名老工匠的走访,探访到了其中的奥秘。

  沈丘县石槽乡龚寨村位于沙河南岸,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隋唐时期龚寨窑采用的陶土是取自当地的胶泥,窑工又称之为“黄河淤”,即黄河泛滥后沉积下来的黄色粘土。黄胶泥又有大、小胶泥之分,黄河泛滥之前的粘土称为小胶泥,其性硬,只能做盆、盘、盏等造型简单的陶器;黄河泛滥以后波及的地方,沉积的粘土称为大胶岁的泥,其性软,可塑性较强,能制作造型较为复杂的陶器。

  记者来到龚寨村采访期间,看见青三彩的第三代传承人——92岁的王学之老人一边认真查看新出窑的青三彩毛坯,一边津津有味地听着戏曲《铡美案》。王学之说:“这《铡美案》和青三彩有很深的渊源,先前不少青三彩的图案都采用铡美案里面的人物,戏剧与民间工艺有着一脉相承的延续性。”王学之还告诉记者,青三彩的制作技艺属于他们王氏家族所独有,传男不传女,也不传外姓人。在制作彩陶时,不准外姓人观看。如果家族子弟想学习的话,只让他们自己观看制作过程,然后靠自己摸索和悟性的高低,当制作出来的青三彩有七成相似,证明自己有一定“天分”后,祖辈才开始给予指点。据说,学成这门技艺,最少也需要3年时间。因此,掌握这项技艺的人不多。由于时代久远,王氏家谱、陶瓷图录被毁殆尽,成为永远的遗憾。

  王学之回忆,他的师爷是著名画家王仲,出生于清朝道光年间,他的师傅是王西九,出生于清朝同治年间,他们都是烧制青三彩的顶尖工匠。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受历史的影响,在上世纪90年代,龚寨窑就只烧造单色实用器。当时,沈丘县收藏协会主席胡金贵出于对传统艺术的热爱,拜王学之为师学习此项技艺。起初王学之老人为尊重祖训,如何都不肯传授,但眼看家传的技艺要失传了,最后只好把这项技艺破例传给了外姓人胡金贵。此后胡金贵又把此项技艺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胡金贵现为青三彩第四代传承人,其儿子胡隆祯为第五代传承人。

  揭开神秘面纱

  据悉,青三彩就是陶制品上红黄绿3种颜色,其中红色和黄色是由土质烧变的色彩,而绿色则是窑变的色彩,很是神奇。沈丘青三彩,从选土、筛土、过滤土,到揉泥、润泥、制坯、成型、刻画、烧制、窑变、上釉、出彩大概有20多道工序,制作过程相当复杂。首先要选好土,再进行水过滤,一直到制成毛坯,工艺流程都很讲究。尤其是烧制过程更为繁琐,土质选用胶泥土和黑土两种,黑土烧制出来时是褐红色的,胶泥土烧制出来是黄白色的,烧制时用青石点化,经窑变青石变成了绿色。在烧制时先是除潮,然后素烧,温度一般在摄氏700至800度,成品为砖红色的刻画陶,素烧后可以釉烧,即涂以含铅、二氧化硅、粉土的釉料后放入陶制的匣钵内,逐渐加大温度,达到摄氏1000至1050度,烧两天两夜,成品为红底白花的沈丘青三彩。沈丘青三彩体现了农民敦厚朴实的性格和大拙大巧的审美意趣,反映了中国民间艺术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趋向。

  沈丘青三彩的第四代传承人胡金贵称,沈丘青三彩从古至今经历了4个时期:初始期是从原始社会到秦汉时期,严格地说,那时的陶器不能称为彩陶,而只能叫做素烧陶。由于缺乏生产工具,先民们只能用聪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揉泥作料,盘泥造型,用柴草低温烧制出没有釉彩的素烧陶;用泥条盘筑而成的陶器,自然形成的条纹便成为独具美感的装饰纹样。剔花期是在隋唐五代时期。那时,先民已经开始使用陶轮,借用双脚的外力使陶轮匀速转动,置泥于轮上,双手巧妙用力,拉出造型千变万化的陶胎;晾干后,施白土于胎面,再晾至半干,以铁签或竹签刻画花鸟鱼虫于胎面,再施铅土诸釉,晾干并置于窑内,柴火烧三四天,即得晶莹三色彩陶。其刻画内容,多为自然界之花鸟,又因其坛罐颈部或底部均刻有以花为主题的二方连续图案,故称之为剔花陶;陶胎窑烧后呈赭红色,配饰翠绿和土黄釉色,自然形成三彩釉,二者合一即为三彩刻花陶。在沈丘曾发现唐初的刻花青三彩陶片、青三彩香炉等。刻画期是在宋元明清时期,从第二时期始经过数百年的实践,陶器艺人们逐渐丰富了彩陶的刻划题材。首先,文人画家王仲参与设计,他的花鸟画功力深厚,为花鸟类图增添了文人气息,诸如传统戏剧场景也“搬”上了陶坛,成为传世作品《铡美案》;在表现技法上,运用了剔、刻、刮等手法,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刻划主题更加鲜明。这一时期的彩陶装饰技法一直延续至今。其装饰技法主要表现在两点,一是刻划工具的特殊性。以刀、针代笔,剔、刻、刮并举,使画面产生黑、白、灰艺术效果。彩陶沈丘剔花的装饰艺术特色既有传统木版年画的线刻表现形式,又吸收了本地剪纸线面结合的特点,艺人们信手刻画,毫无雕凿之匠气。第四个时期是从民国至今。民国初年基本保持清朝的水平,建国后龚寨村还有七座窑,还生产工艺彩陶。“文革时期”主要生产罐子、烛台等生活用陶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陆续停烧。只有少许工匠还烧制烛台、盐罐等日常生活用品。

  2008年,沈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民间美术普查,沈丘青三彩首次进入公众的视野,引起该县宣传部领导的重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考察、论证,并拍摄了专题片在电视台播放,进行开发保护。

  珍稀工艺亟待发掘 

  沈丘青三彩属于汉族民间美术的一种,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沈丘青三彩的造型多以圆形为主,据考证,具有圆形特征的决定因素有两点。一是源自于这里的民间风俗。“陶”有“掏”之谐音,“圆”有“团团圆圆”之寓意,二者结合,即为掏个团团圆圆。新中国成立前,淮河中游一带盛行嫁娶之时女方必陪嫁一件三彩陶坛的习俗,圆形的陶坛上刻有牡丹、梅花喜鹊、莲花鲤鱼等内容,牡丹象征富贵、梅花喜鹊寓示喜上眉梢、莲花鲤鱼则有连年有余之意,这些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无一不体现当婚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是,圆形陶器要比其他形器的容量大,实用性更强,而且,在烧制过程中,圆形陶器不易变形。

  据负责开发和挖掘青三彩的沈丘县文联主席介绍,为了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沈丘青三彩,让青三彩重现当时的辉煌,沈丘县高度重视这一稀有工艺的发掘和保护工作。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已有一座青三彩窑、20多名专业工匠,从去年开始已烧出了4批青三彩,一批比一批成熟。下一步,沈丘县拟在中华槐园东侧建设占地30多亩的“青三彩苑”,集烧制、展览、研发等于一体,把散落在民间的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征集起来,集中展示。同时建立青三彩传承人培训基地,聘请“龚寨窑”的老窑工为老师,招收50名左右的年轻人作为学徒,以老带幼,让年轻人成为未来的技术骨干。

  目前,随着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旅游,需要大规模地修复、重建古建筑,因此对仿古建筑陶瓷类构件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屋脊的龙头、兽首的装饰物需求量大,但是仿古建筑构件是名窑不生产,小窑生产不了的。因此,该县将开发出青三彩系列的古建筑构建和历史名人的雕像。该县正在加紧收集、挖掘、整理青三彩文化,让青三彩走出国门。【原标题:洛阳有个唐三彩咱沈丘有个青三彩】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周口晚报 2012年6月19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