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周口 >> 历史传说 >> 传说赏析 >> 浏览周口

“寻根淮阳”系列之“人祖圣眠之地——太昊陵”四 颂碑和重

2013/5/20 17:20:07 点击数: 【字体:


“寻根淮阳”系列之“人祖圣眠之地——太昊陵”四 颂碑和重  

    1997年6月26日,朱基同志到人文始祖太昊伏羲陵视察。当他健步走到太极门前时,回首放眼望去说:“规模好大哟!”

  进太极门,朱基在钟鼓楼之间停了下来,他环顾着这个庄严肃穆、主次分明的中心大院,问道:“这是什么时代的建筑?”霍进善答曰:“现有建筑始建于明英宗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原占地875亩,分内城、外城、紫禁城,九进院落,十门相照。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历代皇帝或钦差大臣举行祭祖大典的中心大院。”

  朱镕基接着问:“这里为什么列为帝王陵寝之首?”

  霍进善说:“我们中国人常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所谓‘三皇’,一般是指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所以,朱元璋把这里列为第一了。”

  “‘三皇之首’在这里,我们民族的根在这里!”朱基无比深情地说。

  在根据史传所绘制的长卷式《伏羲圣迹》图前,朱基听得十分认真,并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当讲到伏羲都宛丘(今淮阳)结网罟,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并将吃不完的鸟兽豢养起来,开创了原始畜牧业的新时代时,朱基说:“这是生产力的重大突破。一项重大的发明创造,往往改变一个时代。”

  …………

  就这样,在一个多小时的视察中,朱基兴致很高,时走时停,认真细致地听取了有关太昊伏羲氏都宛丘、画八卦、结网罟、定姓氏、制嫁娶等丰功伟绩,陵庙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海内外朝祖盛况等的讲解和介绍。

  视察完后,朱基当即指示:“这里的古建筑很有价值,应当加强保护,尽快维修。”并题写了“羲皇故都”。

  实际上,朱基的题词,反映了共和国高层对民族人文始祖的充分肯定。同时,朱基题写的“羲皇故都”匾额,成为太昊陵匾额历史长廊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丰富了这个独特的人文风景。

  碑碣和颂诗太昊陵的一道人文风景

  太昊伏羲陵的匾额、楹联比较多,它们从一个侧面让人们认识到历代对伏羲的敬仰之情。如统天殿原有匾额:斯文鼻祖、人根之祖、中国一人、教以人伦、万派一系、初造王业、一画开天、佑我无疆、默佑苍黎、抱一为式、象天法地、伏羲创精、初造王业。楹联与匾额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如太极门原有楹联“湛恩不竭唯乾象之精,圣德犹显乃坤灵之宝;立帝王之极白云常此护灵墟,后天地而生朱圉犹堪寻圣迹”等。

  古碑是太昊陵比较壮观的人文风景,仅目前陵庙内存的古碑就有200余通,有御祭碑、重修碑、进香碑、功德碑等。一般来说,为伏羲歌功颂德的碑石,叫功德碑;记述陵内建筑重修或增修经过的碑石,是重修碑;各地民众来朝祖进香的碑石,为进香碑;皇帝派大臣来祭祀而立的碑,则被称为“御祭碑”。这些碑石中,以功德碑和进香碑为最多。

  因为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历史上许多文人名士、骚人墨客光临太昊陵庙,在这里留下美丽的诗文风景线。

  被谢灵运赞为“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建安之杰”曹植,在陈居留时,曾到太昊陵拜谒,留下了对伏羲、女娲的赞歌,《伏羲赞》:木德风姓,八卦创焉;龙瑞名官,象天法地;庖厨祭祀,网罟渔畋;瑟以象时,神德通玄。《女娲赞》:古之国君,造簧作笙;礼物未就,轩辕篡成;或云二皇,人首蛇形;神化七十,何德之灵。

  西晋的潘岳、挚虞,东晋的王彪之也都有《伏羲赞》。同曹植的《伏羲赞》一样,都是歌颂伏羲的生平事迹和文化贡献。如潘岳的《伏羲赞》:肇自初创,二仪氤氲;粤有生民,伏羲始君;结绳阐化,八象成文;茫茫九有,区域以分。挚虞的《伏羲赞》则云:昔在上古,怀德居位;庖牺作王,世尚醇懿;设卦分象,开物纪类;设网施罟,人用不匮。王彪之的《伏羲赞》曰:悠悠皇牺,体尊神澄;无为而化,出道之凝;不知有始,冥感自兴;因应之迹,画像结绳。

  有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也在《太昊遗墟》中赞曰:千里垂精帝道尊,神祠近在国西门;风摇广殿松杉老,雨入修廊羽卫昏。日落狐狸号草莽,年丰父老荐鸡豕;旧游零落今谁在,尘碣苍茫字半存。诗人王禹翶的《太昊遗墟》:宛丘何隆隆,草木方蔽芾;羲皇不可作,封树表万世。缅惟开辟时,人物无所异;虽有结绳政,礼法殊未制。自非神圣兴,孰发天地秘?人文一以宣,三才道斯备……日余昧先天,玩象冀深诣;可能穷蕴奥,一理贯万汇。焉兹拜古陵,聊以酬素志。愿求五十蓍,决彼天下事。

  到当代,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燕杰更是在《伏羲人祖礼赞》中,倾颂人祖功德:

  伏羲氏,作为人祖,是神话?是传说?还是历史?

  如果是神话,这种神话,显示了中华民族卓越的智慧。

  如果是传说,这种传说,留下了口头相传中最美好的篇章。如果是历史,这段历史,更记录了我们先祖的光辉业绩。

  从神话、传说、历史中,我们深深感到伏羲氏是:人文之祖,智慧之灵,教化之圣,铸魂之师……

  太昊陵庙重修史一种亘古不息的民族崇拜

  和别的庙宇、陵墓不同,太昊伏羲陵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数千年来,几乎是一致的崇高,而人们的祭拜,除个别战乱时期,也几乎没有断绝过。

  但犹如日落日出,叶绿叶黄一样,太昊陵建筑也经历着它的生命周期,有辉煌也有衰败,有繁盛也有凋敝,但它的受奉祀,是永恒的。

  《陈州府志》和《淮阳县志》中辑录了诸多碑文,其中许多是有关太昊陵重修的碑文。明代《重修太昊陵记》、《太昊陵庙重建记》、《重修太昊陵记》等,记述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历代官吏见羲陵荒废,或拨款修陵,或提倡地方贤达捐助修陵的经过,贯穿起来,可以说就形成了有明以来建修陵庙的宏大历史。

  清乾隆十二年《陈州府志》记载:唐太宗贞观四年颁诏“禁民刍牧”;周世宗显德元年“禁民樵采耕犁”;宋太祖建隆元年亲颁《修陵奉祀诏》置守陵五户,乾德元年诏三年一飨,以仲春之月,牲用太牢,后于开宝、咸平、景德、大中祥符等时期均有修葺,陵与庙祀,日渐崇隆,并有御祭。只是到了靖康后,国势衰微,祀事难修,至元末干脆绝了奉祀,庙貌不存。

  太昊陵真正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源自明太祖朱元璋。一代皇帝的厚爱,其实就是一国政治宗教的风向标,所以,有明以来的太昊伏羲陵有了空前的壮观局面。

  中国文化,无论千变万化,数千年有一个共性:上行必下效。这样,明英宗正统十三年,太昊陵又迎来了它发展的一个机遇。当时陈州知州是张志道,张志道是个聪明人,他也了解太昊伏羲文化的重要性。他认为,太昊伏羲陵没有规模宏大的殿宇,陵庙与伏羲“中华始祖、帝王位列第一”的称号不相符合,便奏请朝廷,除去原来简陋的祠堂,扩大太昊伏羲陵庙的规模,诏修太昊陵,建寝殿、廊、庑、戟门、厨库、宰牲房等,在四周建有陵园墙,还修了皇家花园,栽了一些奇花名木。

  明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陈州知州万宣、李等也不甘示弱,他们在明正统年间修建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修葺,对“朽腐者易以新之,黝暗者涂而莹之”,还撤去陵庙后面原来的碑亭,修堂三间(后殿),立御碑亭、钟鼓楼,又另建三清观,设住持管理太昊伏羲陵庙的上香清扫事宜。

  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陈州知州戴昕看到陵庙“栋宇颓圮,钟鼓朽败,器物残缺”,就进行了全面补修,重塑庄重严肃的伏羲帝像,增高钟鼓楼,彩绘殿宇,“未几,百度惟新,庙貌改观,过者称赞,瞻者起敬”;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也就是距戴昕修陵仅仅过了六年,监生郑鄂又奏准重修太昊陵。

  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御史吴疏山奉天子命代守河南,到陈州拜谒伏羲陵,“见庙貌倾颓,陵冢坦夷,狐狸穴穿其中”,便主持对太昊陵进行了全面整修。他将陵庙旁边的闲地按亩核算过来,以供岁时清扫。看到御碑亭规模小,又逼近陵冢,不够崇敬,就筑冢使其圆而高,象征天,四周砌以台方而厚,象征地;在陵前远数丈的地方筑高台券门,台上建御碑亭,更进一步表达太祖的崇仰之意。

  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五月,巡台孙月岩到陈州视察,自然少不了要到太昊陵一拜,但“首谒陵寝,愀然长叹曰:‘古帝王陵祠损坏,即行修理,此宪纲所列,有司责也。矧兹继天立极,万事斯文之祖,尤勤我圣祖钦崇之典,而听其宫寝若是乎!’”知州伍应召看上级对太昊陵现状不满,哪敢怠慢,遂对陵庙进行整修。从第一年的秋天开始,到第二年的春天完工,“圮者以兴,敝者以完”,较以前有了大大的改观。

  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督学副使衷贞吉奏留输帑币三千金,大修太昊陵,至此才有了今天太昊陵庙的格局。内外城垣,规模宏大,殿宇巍峨,金碧辉煌。

  随后,明天启六年、清顺治十五至十七年乃至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康熙三十二年、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多次进行重修,力图保持规模。

  到清末,太昊陵区面积恢复到三顷五十亩。

  民国年间,淮阳连年战乱,伏羲庙开始被派为公用。1934年,太昊陵内辟地56亩,建农场,并设农林实验小学。1938年,淮阳被侵华日军占领。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伏羲陵进行了多次修建。2004年,太昊陵又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修建。太昊陵周围蔡河两岸不协调的建筑尽数被拆,建成了6.4万平方米的伏羲文化广场,站在陵庙外,更能感受到陵庙的恢弘气势。2006年,淮阳更是将历史上太昊陵周围的875亩地进行了拆迁,力图恢复它繁盛时的原貌。

  “其实我们做得还不够。”谈到伏羲文化如今的建设,淮阳县委书记任连军谦虚地说,“河南省要建文化强省,淮阳守着老祖先,有着浓厚的伏羲文化,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高度认同的伏羲长眠龙都圣地,是‘东方智慧源,全球华人根’,更要文化先行,大力建设伏羲文化,我们接受着祖宗的恩泽,不建设好它,我们会于心不安的。”

  任连军书记介绍,今年淮阳有了更重大的部署,对全县经济文化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这就是城市总体控制性规划、羲皇故都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规划和龙湖风景名胜区的总体和修建规划。

  “到那时,来到淮阳的人,不仅会进一步感受到淮阳浓厚的伏羲文化,还会感受到浪漫的淮阳。”任连军说。

  太昊陵的古碑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09-03-19 作者:李红军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