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走进河南 >> 印象河南 >> 浏览文章

“河南历代状元谱”系列之三 科举灵魂:追求“至公”

2014/7/1 16:37:30 点击数: 【字体:

中状元非常难,但有时候也会很容易,天上真有掉馅饼的时候。

唐代牛锡庶才华出众,但性格文静,不太合群,“复读”了好几年也没考上进士。一天,他在街头闲走,有大官路过,大呼小叫让回避。路很窄,避无可避,他不得已走进路旁一户人家,没想到这竟是礼部尚书萧昕府第。

此时萧昕年老独居,门前冷落,少有人来拜望,见牛锡庶来见,以为是专门来拜访,大喜,引入厅堂。牛锡庶并不知这老头儿是何许人,悄悄问侍者,才知道竟然是萧尚书,索性将错就错,恭敬有加。

两人相谈甚欢,尚书索要牛锡庶之文卷,阅后再三称赞。问道:“外面议论,明年何人主持考试?”牛锡庶说:“萧尚书办事公正,肯定是您主持。”萧昕慨然说:“来年若知贡举,君即状头也。”牛锡庶起身拜谢,忽然外面传呼“尚书知举”。牛锡庶又拜,再三叮咛。萧昕道:“君且放心,我必守言诺”。

第二年,萧昕主持科考,牛锡庶果然状元及第。

这事要放在宋代或者明清,绝无可能,但在唐代并不稀罕。唐代主考官可以确定状元人选,试卷也不密封,并且还有“察举”推荐的余风,考生盛行“行卷”,就是考试前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呈现给显贵或大学者,请他们向主考官推荐自己。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代朱庆馀的这首《近试上张水部》,想必各位读者耳熟能详,这首诗就是典型的“行卷”,这种做法在唐代公开进行,非常普遍,大诗人王维中状元,靠的就是向权贵行卷,名相牛僧孺、大诗人杜牧也都留下了行卷的故事。

考试加推荐,避免一考定终生,或许更合理,但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推荐制却会出很多问题。唐文宗时,裴思谦投靠大宦官仇士良,拿着仇的帖子,登门找主考官高锴,声明非状元不要。高锴无奈,最终录他为状元,此人应该是“史上脸皮最厚的状元”。

科举的灵魂是公开公平,如果做不到,科举就失去意义。唐代人很多主考官明白这一点,白居易主持考试时,要求自己“唯秉至公,以为取舍”。但只靠主考官的自律是不够的,严格而合理的制度设计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唐文宗曾意识到这一点,他与宰相郑覃说及进士科和机构改革时,曾指着面前的香炉说:“此炉始亦华好,用之既久,乃无光彩。若不加饰,何由复初?”但终唐之世,并没有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度,更为精密周延的制度设计,到宋代才得以完成。

制度创新在开封

今年6月19日下午4时许,开封城风雨欲来,龙亭湖失去往昔明媚,湖面暗淡阴郁,摇荡波动,隔湖遥望,雾霭沉沉,“波撼”龙亭。

北宋皇宫,就在这浩荡湖水之下。开封是著名的城摞城,黄河淹了多少次,一再淤抬地面,宋代皇宫已在龙亭湖面8米以下。

对于科举考试来说,这是一个值得回望的地方,千年科举的制度化建设,就是在这里完成的。北宋前期的几个皇帝,见招拆招,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堵塞徇私漏洞,建立起精密周严的体系,使科举成为“天下至公”。

他们首先做的,就是废除行卷之风。北宋初年,沿袭唐代遗风,举子投卷依然盛行。临近考试,权要显贵频频向主考官推举人才,称为“公荐”。考生被录取后,要向主考官谢恩,称主考官为“座主”、“师门”,自称“门生”,形成特殊的关系:座主指望门生报恩,而门生寄希望于座主提拔。

主考与考生形成利益共同体,难免因此徇私,危害科考公平性,并且也会形成小集团,造成朋党派系之争,危害国家政治。唐代持续40年的“牛李党争”中,“牛党”就是利用座主、门生关系结成一体。

为汲取教训,防权贵干扰、考官徇私、师生结党,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三年(962年)规定,“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举官子孙弟侄”,“不得呼春官(主考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乾德元年(963年)九月更是明文规定废除行卷:“礼部贡举人,自今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

如前所述,开宝六年(973年),赵匡胤又将殿试制度化,形成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制度,皇帝成为录取的最终决定者,礼部会试录取的考生,都要在皇帝御殿进行复试,使录取的考生只可以向天子谢恩,做天子门生。

宋太宗淳化元年,为了表示公平取士,主考官苏易简入贡院后,便不与外界沟通,此后成为定制,称为“锁院”。这年的考试还首次采取了遮盖考生姓名的办法,称为“糊名”,开了封闭改卷的先例。

宋真宗初年,“糊名”制度化,规定所有的试卷,要经过封印院糊名之后,再送往知举官处阅卷。这一制度使得考试完全凭借考生的答卷情况来选拔人才,进一步强化了考试的公正性。

宋太祖殿试时,淘汰了一批考生,宋仁宗嘉祐二年,殿试不再淘汰,礼部考试选取者全部录取,皇帝只根据殿试结果分甲第,排名次。

宋初科考时间也不固定,宋英宗首先明确会试三年一次,每逢辰、未、戌、丑年举行。一次次的制度创新,使科举在北宋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明、清历代均加以沿用。

“文思苦迟”得状元

文思泉涌、下笔千言,这无疑是对文人的极高赞誉。但北宋孙何,却因“文思苦迟”考中状元,并且是乡试、会试、殿试连续考取第一,创造了殿试制度形成后第一个“连中三元”的奇迹。

孙何是蔡州汝阳(今汝南)人,父祖皆学问博雅,他本人十岁识音韵,十五能著文,笃学嗜古,为文必本经义,颇有名声。他与丁谓齐名友善,时辈号为“孙丁”。大诗人王禹偁“尤雅重之”。他文章写得极好,所做《两晋名臣赞》、《春秋意》、《尊儒教仪》等,都有名于时。不过,他有个特点——“文思苦迟”,属于“苦吟派”。

“文思苦迟”本是个弱点,尤其在北宋前期的科考中,讲的是文思敏捷,交卷快。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状元王嗣宗有两个特点,一是交卷快,一是相扑技术不错。

这年殿试,赵匡胤亲临讲武殿举行殿试,考生王嗣宗、陈识最先交卷,且二人的试卷均为上乘之作。谁为第一?赵匡胤有点犯难,灵机一动,想出了不太靠谱的一招:让二人角力(即相扑),胜者为状元。王嗣宗反应快,当时上前与陈识在大殿上扑斗起来,迅速占了上风,赢了比赛,夺得了当年的状元。

这个时期的状元,大多是先交卷者,如杨砺、宋准、苏易简、陈尧叟等,都是因为抢先交卷成了状元。这无疑会误导天下考生:写文章一定要快!因此出了很多“快枪手”,大家一味比快。

写文章是呕心沥血的事儿,只讲快,难免草率成篇,只讲快,也会忽视文化素养的积淀,写出的文章华而不实,缺乏内涵。在“快”了30年后,问题逐渐严重,很多大臣认为到了纠偏的时候,他们向宋太宗谏言,得到太宗高度重视,决定要让考生们“慢下来”。

淳化三年(992年),来到开封参加会试的考生多达1.3万人,是自有科举以来从未有过的盛况。宋太宗觉得这是个扭转风气的好机会,下令考官们在出题、阅卷时采取措施,治治草率成篇、争先交卷的浮华之徒。

矫枉必过正。会试考三场,第一场考官们就刻意出了一个冷僻的题目,让很多“快枪手”迟迟不能下笔。但总有手快的,17岁的江南才子钱易率先完卷,第一个出场。不过这次他撞到了枪口上,考官们竟然看都不看,拿红笔一抹,扔在一旁,甚至取消了他参加第二、第三场考试的资格。

三场考试下来,“文思苦迟”而“文理可观”的孙何被取为第一(会元)。

钱易倒霉,孙何上位,风向明显变了。但大约是惯性太大,大多数考生并没有因此惊醒,李庶几等通过了会试的“快枪手”,反而对孙何十分不服气,他们在开封一家饭店聚餐庆祝时,玩了一个游戏:谁在厨师烙好一张大饼前写成一首诗,大家尊他为高手。

这事搞得很热闹,很快传遍开封。宋太宗和大臣们一看,竟然压不住这浮华之气,这还了得,加码!

殿试时,宋太宗亲自拟题,他从《庄子》中摘出“卮言日出”四字为赋题。这个考题相当冷僻,李庶几还没弄明白题意,匆匆凑成一篇,别人都还在苦思冥想,他就得意洋洋地抢先交卷。其他“快枪手”一看,不敢再细想,纷纷挥笔,草率成篇,交卷出场。

李庶几很自信,觉得状元十拿九稳,没等张榜公布,他就很张扬地让仆人大肆张罗,为庆贺状元及第做准备。太宗得知此事,大怒,下令取消他的录取资格,两科之内不准参加殿试。

殿试结果又让很多人大跌眼镜:抢先交卷的纷纷落榜,孙何又成了第一名!此前开封府乡试中,孙何就被取了第一,会试、殿试又被录为第一,“连中三元”,声动天下。自此后,轻率浮躁之气被有效抑制,科场考风大变。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报(2014-07-0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