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信阳 >> 文化遗产 >> 文遗学术专栏 >> 浏览信阳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峥嵘岁月稠 豫风楚韵浓 略论信阳民歌(2)

2013/4/22 10:14:38 点击数: 【字体:


      
     山歌、田歌、号子等是民歌音调的最早起源,也是人们劳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它起着统一节奏,振奋精神或自娱自乐,消除疲劳的作用。歌词多为即兴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不拘一格;语言生动活泼,诙谐幽默。 
      
    山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句山歌(也称五句联、五句头),如“日头落山红彤彤,麻雀钻进刺蒲笼,噔鸡子打鼓天不早,掌柜的假装耳朵聋,你不收工我收工”。前四句用比兴的手法表达歌词内容,第五句起到点睛作用。再如山歌《慢赶牛》:“山歌本是古人留,留作农夫解忧愁,几年不把山歌唱,幼年英雄白了头,人到老来万事休。”曲调低沉缓慢,伴着老牛徐缓沉稳的蹄声,唱起来雄浑苍凉,听起来引人深思。“对山歌”也多为五句头,男女对唱的较多,音调高亢悠扬、自由奔放;尤其在深山空谷,群山环抱之中,两山相依,遥相对答,级进跳跃的旋律,舒展悠长的拖腔,余音回荡,群山回响,良久不息。“盘歌”、“牧歌”也均属此类。 
      
    田歌是人们从事田间劳作时演唱的民歌。干旱季节人们就架起水车,一边车水一边敲着锣鼓唱着“车水歌”;“一上水车把脚挪,边车水来边唱歌”。插秧、薅秧时人们成群结队在田间边劳动边唱歌,如《打刘海》、《打丫头》、《插秧歌》、《放皇声》、《单呀油》、《隔山应》等。田歌音调高亢辽阔,节奏自由舒展,通常是一人领唱,众人和腔,一唱一和,此起彼伏。悠远清澈的领唱,和着热情奔放的接腔,在辽阔的田野中汇成雄壮的田园大合唱。 
      
    号子是人们在进行繁重体力劳动时用来指挥行动、统一节奏、振奋精神、消除疲劳并具有号召力的一种民歌。主要有夯号子、打硪号子、拉扯号子等,多用于建筑、水利、航运等处。大都是一人领唱众人和音;歌词为即兴编唱,音律简单流畅,节奏铿锵有力。 
      
    信阳是革命老区,是著名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当地流传着大量的红色革命民歌,如《红旗插遍大别山》、《穷人调》《送郎当红军》等,这些红色民歌多是采用传统民歌重新填词为主。如享誉全国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就是当年红军三十二师文艺宣传队王继初同志根据商城民间小调《八段锦》改编填词而成的。 
      
这些不同类别,不同时期的民歌,真实记录了先民们生息劳作,喜怒哀乐的生活情景,充分展示了先民们勤劳善良,勇敢智慧的群体形象。信阳民歌是生活的载体,有声的历史,是先辈留给我们的不可再生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
      
    三、题材广泛   风格多样 
      
    信阳民歌蕴藏丰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影响深远。在中国民歌史中南北方民歌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而信阳民歌处于这样的南北过渡带,民歌的种类十分丰富,兼有南北方民歌的各种特点,这对丰富和完善民歌史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信阳民歌类别繁多,藏量众多,门类齐全,形成曲目的丰富性特征。受鄂、豫、皖三省文化生活的交汇影响,形成信阳民歌南北兼融、兼收并蓄的特征。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产生了根据活动的不同内容而演唱的有比较固定的演唱形式和内容的歌曲,形成了相对程序性的特征。如一唱众和的夯歌,有问有答的山歌、田歌等。伴随民俗礼仪活动产生发展而形成的对民间习俗的依存性特征。如叫卖曲、丧葬歌、婚嫁歌等。其中既有本土民歌又有外来曲调,长期并存、相互借鉴、融汇贯通、各自发展、共同繁荣,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共存性特征。 
      
    信阳民歌在音乐特点上,以民族五声音阶占主导地位,有少量的歌曲如《穿心调》、《淮调》等有变宫、清角音,但也多是作为经过音使用的。在调式上,以五声徵调式为最多,宫、商、羽各种调式的歌曲都有;角调式则仅见于极个别曲目。调式交替较多,转调则较少见。节奏节拍上生活小调类多为四二节拍;典雅的叙事性民歌多为四四拍;在一些山歌、小调中也有散拍子和八五拍。信阳民歌的曲体一般比较短小,多为一段式。从上下句,三句式乃至四、五、六句式等,还有根据内容情绪需要,采用乐句扩充,曲尾扩充等手法形成结构较长的一段体等。 
      
     信阳民歌的曲式、调式丰富多样,几乎涵盖了中国民歌音乐体系的各种类型。进一步发掘、整理、研究信阳民歌,对民族音乐的研究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信阳民歌的发掘、整理、保护和利用工作,对弘扬民族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文明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南卷》中收录信阳民歌224首;在《民间音乐选集》(1、2、3)卷中收录革命历史民歌62首;生活小调188首;号子、山歌、田歌90首;地灯、花鼓灯76首,计416首。在各县区整理编辑的县卷中,商城县民歌集第一卷收录各类民歌、灯歌、淮调等294首;新县民歌卷收录各类民歌93首;罗山县民歌卷收录各类民歌135首;固始县民歌卷(1、2集)收录各类民歌150首;光山县民歌卷收录各类民歌49首;信阳县民歌卷收录各类民歌105首;息县民歌卷收录各类民歌40首;潢川县民歌卷收录各类民歌130首;淮滨县民歌卷收录各类民歌45首。信阳民歌VCD、CD光盘三盘中收录民歌86首,淮调20余首。录象带录音带资料中有民歌90首。目前已收录保存有民歌2000余首。还有相当数量的民歌散存在民间亟待收集整理。 
      
    四、传承发展   名家辈出 
      
    信阳市政府职能部门多年来一直把抢救、保护和利用信阳民歌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早在建国初期的五十年代,信阳的民间文艺家就曾三次把信阳的“花挑”、“花伞”、“三把伞”、“丰收乐”、“围灯”、“山歌”、“小调”等民间歌舞唱到郑州、唱到北京,向中央首长汇报演出。石体洁、齐金生等演员们幸福地见到了毛主席,并和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等中央领导合影留念。 
      
    七十年代末,省文化厅在信阳召开全省民歌现场会;七十年代末期至八十年代初,全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十大集成”收集整理工作,尚拔、黄崇德、李守信、黄铁城、芮祚国、杨芝瑞、杨宝云、王军、许海明、朱卫国、王平安、张道敏、张力等参与《民间音乐选集》的整理编撰工作,并获得省民间音乐集成先进工作者奖励。还有省直的丁干贞、王致安、尼树仁、朱敬之等也为信阳《民间音乐选集》作出很多工作。八四年又拍摄了以信阳民间歌舞为主的《歌乡行》电视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和省电视台播出。 
      
    进入新世纪以来,政府文化部门更加重视民歌工作,多次组织信阳民歌研讨会、每年都要举办多场民歌专场演唱会;先后三次组织民歌摄制组赴现场进行拍摄录制工作,完成了102首民歌的录音录象,从中精选出46首,在中国文化扶贫委员会的支持下,制作成VCD音像光盘,由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把处于重病中的老民歌手张德光演唱的民歌刻制成CD进行保存。组织民歌演员参与中央电视台《重访大别山》和《民歌/中国》节目录制、播出;组织民歌演员队伍参加全国原生民歌大赛并获奖。组队参加省民间文艺调演并获多种奖项。《信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之《信阳民歌》已整理完备,即将付梓成书。
      
    在长期的挖掘、收集、整理工作和民歌比赛、会演活动中,发现和锻炼了一大批有实力的民歌手和民间文艺工作者,如商城的石体洁、乔克仁、张德光、叶照青、芮祚国、刘宏奎、罗国柱、金旭功、尹本禹、芦苇、张准、李鸣凤、杨静莲、李建刚、李扬、游兴芝;潢川县的王平安、齐金生、朱立纲、丁嘉宝;罗山县的杨保云、姚国舜、熊先中、方育生、陈家宝、桂本江、陈金花;新县的黄铁城、熊玉基、陈卉、李晓东、陈世松、张振新、陈欢、张兰兰;光山县的朱道秀、王军、蔡崇春、尚芳芳、晏大升、侯玉华;固始县的杨芝瑞、裴世虎、王本琴、祝孔祥、吕学强;息县的龙玉松、鲁成贵、张力、彭城;淮滨的许海明、王雁、焦玉华、唐明德;信阳县的朱卫国、杜和顺、吕红梅、王先成、胡玉全;信阳市的陈有才、张道敏、孙启、何雪林、卜丹、白俊、邹艳平、马丽君、马艳平、张映辉、李辉、郭铸梅、庞晓平、孙垒等。他们在从事民歌的演唱、收集、整理工作中,受到了锻炼,汲取了营养,得到了提高,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如金旭功后来参加央视歌手大奖赛获优秀歌手奖,全国原生民歌大赛优秀奖;李杨获全国民歌大赛一等奖,并和王平安、卜丹等参与央视《民歌/中国》节目的录制;王本琴、何雪林、张兰兰等许多人也多次获得省、市奖励。许多人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或领导者。 
      
    结语 
      
    对信阳民歌的保护、传承和研究是一项长期、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随着岁月的流失,大批民间艺人先后辞世,民歌的库存在快速衰减;生活和生产方式的改变使民歌等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更为窘迫;信息社会传播媒体的多样化又使民歌的传承途径更为狭窄,后继乏人;信阳民歌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已经岌岌可危,濒于失传。因此对她的抢救、挖掘、保护和研究更是时我待。信阳民歌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任重道远。
   
    作者为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信阳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河南文化网 2008-07-21 作者:朱卫国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