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孔子与宋——“祖先之国 梦回之地”系列之二 孔子还乡学殷礼

2013/7/31 10:45:43 点击数: 【字体:

 

    2008年11月25日下午5时,记者和夏邑县博物馆馆长张帆女士从还乡祠出来,向西步行一里到彭林村。村西有一片杨树林,林子北头有一处砖墙围起的院落,张帆说:“这儿,相传就是夏邑孔林,是孔子老祖宗的葬地,据说从他的十世祖弗父何到他曾祖父孔防叔之前,都埋在这儿。”

  传说当年夏邑孔林规模很大,但具体位置今已不存。张帆所指认的地方,是依据民间“官(棺)上官(棺)”传说推断而来的。

  张帆说:“明代,夏邑彭氏始祖带两个儿子自江西迁来,居住在夏邑县北司道口。当时司道口是豫东重镇,有水旱码头。彭氏始祖靠做生意养家。后彭氏始祖去世了,因彭家是外来户,没一寸土地,有人给他的两个儿子出主意,说可以将其父埋在西南古黄河滩里那片荒地上。”

  出殡时天降大雪,没法抬棺,兄弟两个将老人的棺木放在牛车上往黄河荒滩赶。积雪太深,当他们走到古黄河东边一片高地时,牛累得走不动了。雪越下越大,兄弟俩没法,只好就地挖坑埋葬老人。没挖多久,他们发现下面是一口大棺材。兄弟俩累得筋疲力尽,雪又打得人睁不开眼,就草草地将老人掩埋在古棺材之上。他们不知道,这儿正是孔林所在地,那口大棺材正是孔家先祖的棺材。“这以后彭家可就发了,仅进士就出了十几个。还有人在山西、江西等地做了大官。很多人说,彭家占了孔家风水,棺(官)上加棺(官)。”张帆说。

  彭家认为这块地好,就拿它当了祖坟,年深日久成了“彭林”。林子北头院子里,还建了彭氏祠堂,村子也以彭林为名。在夏邑,彭林名头慢慢盖过了孔林。

  据《夏邑县志》和《孔氏族谱》等记载,孔子四十五代孙孔良辅、孔彦辅在夏邑曾居住多年,后返鲁。良辅死后葬曲阜孔林,彦辅则葬夏邑孔林,墓址无考。到了元代,孔彦辅九世孙孔思忠逃难到山西,夏邑还乡祠无族人看管,有游僧到此,立了佛像,废祠为寺。孔林情况,更没人知晓。

  “元大德二年(1298年)至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的三百多年间,黄河八次决口,相传孔林中孔氏先茔与孔氏诸灵皆淤埋地下,因此想解读孔氏子孙历代还乡情况,资料极少。”夏邑师范学校原校长司英战先生讲道。

  那么,夏邑现在还有没有孔子后裔呢?

  “有,有1600多人,主要集中在孔庄乡孔庄村及县北司道口村。这一支据说是明末清初由山东迁来的,属于孔氏第十二派中第四十户,即林门户。”84岁的孔子七十四代孙孔繁聪先生告诉记者。

  孔繁聪先生已是四世同堂,他的孙子颇有孔姓荣誉感,告诉记者:“逢年过节时,我就到还乡祠看看,也是慎终追远。可惜的是没人组织祭拜。我的父亲还到曲阜朝拜过。”

  为复古孔子回宋国学“殷礼”

  孔防叔奔鲁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是孔子的父亲,他是鲁国陬邑宰(今曲阜市息陬乡东南一带)的长官,“县级干部”。

  司马迁说:“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野合何意?前人吵得一塌糊涂。很多人宁愿相信“野合”是说孔子父母年龄悬殊(父年近七十,母不到二十),婚姻不够正式,而不是说野外交合。其实“野合根本没这种复杂含义,司马迁对孔子极为崇拜,他也不会故意污蔑圣人”。著名学者李零先生对这种“为尊者讳”不以为然。

  孔子是苦孩子,3岁死了父亲。后来母亲死了,他到处打听父亲埋在哪儿,打听明白才把父母合葬。这说明他对自己的身世并不清楚。

  孔子视鲁国为“父母之邦”,有感情。他对“祖先之国”宋国,也有情感牵系。《礼记》中记载孔子自道:“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意思是我少年时住在鲁国,穿袖子宽大的衣服。长大后住在宋国,戴章甫之冠。章甫是殷人的一种帽子,故殷人遗民孔子戴这种帽子。孔子死后,弟子们也给他戴了这种帽子。

  从这个记载看,孔子年轻时,回过宋国。他回宋国做什么呢?学殷礼。

  周武王伐纣完成,标志商朝完结。周人虽以“天命在我”的姿态君临天下,却以一种“小邦周”的谨慎对待“大邦殷”遗民。宋国不仅殷民集中,更作为前代文化象征存在。宋微子代殷之后,“奉其先祀”,保留了对商历代先王礼祭的礼典,也保留了殷文化传统,这正是周代宗法礼乐文化成为主旋律后,对前代文化的大度以及自身的文化要求。宋国在周初地位提升,成为一等大国,其文化价值也是重要砝码。所以李零先生强调:“当时人们关于商的知识,主要靠宋。”

  孔子早年外出学礼,先到杞、宋两国。到杞国学夏礼,到宋国学殷礼。杞国是夏后氏后裔封地,但时日太久,夏代文献荡然无存,遗迹已被湮没。孔子到此考察夏礼,仅得到夏时历法之书。去宋国学殷礼,文献也不多,得到《坤乾》阴阳卜筮之书。因为孔子到宋学殷礼时,已是春秋晚期,距微子启周初立国(公元前11世纪),已有五百多年。“但从这些文献中也能看到阴阳的功能和礼的区分等次,并由此看到礼的演变道理和周转程序。”夏邑孔子祖籍文化学会副会长张今吾先生说。

  孔子为什么要学夏礼、殷礼呢?因为孔子是个复古主义者。

  孔子思想是贵族本位,他的祖上,是宋国大贵族,到了父亲叔梁纥,也不算社会底层。但父亲死得早,他又是庶出的孩子,小时候既贫且贱,前后对比强烈。他对生活的时代不满意,觉得当时的贵族不像话,不像从前的贵族,有道德学问,有一套老礼儿——他叫做君子。就像《红与黑》中的于连,看不起当时的贵族,因为他认为自己比他们高贵,比他们会背拉丁文。孔子的一切思想都以君子为中心,他的理想国是君子国。

  对当世不满意,孔子就成了复古主义者。他认为,好人活在古代,道德和历史戗着走。先秦诸子,几乎都这么想。包括最激进、最标新立异的法家,也拿古代说事,拿死人吓唬活人。“当时人都相信,谁懂古事越多,学问就越大。”李零先生说。

  所以,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还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者也。”什么意思呢?孔子说,我是信古好古的人,只传旧说,不创新说。我不是生而知之,只是比较勤奋,我的知识,全是从古代学来的。

  孔子所说的古,远古止于尧舜禹,近古限于三代夏商西周,东周是近现代。他的历史视野,就这三段。

  孔子的复古,就像欧洲的“文艺复兴”,不是为复古而复古,而是有强烈的现实目的。他借古代批评现实,借古代寄托理想,目的是改造社会,挽救世道人心。他要“复”的“古”,也就是他的理想君子国,主要是西周盛世。他是“身在东周,心在西周”。

  孔子想怎么“复古”呢?就是讲礼,即制度沿革。孔子的“礼”念又是从何而来?从夏、商、周三代。他认为,三代制度,核心是礼。三代相因,有连续性,主要在礼制的损益。如果能把握这种损益,这儿加点,那儿减点,就能做到长程预测,“虽百世可知也”。

  孔子到杞国考察夏礼,到宋国考察殷礼,从杞推夏,从宋推殷,类似现代人类学的办法,但时日久远,史料缺环不少。所以记者并不高估孔子在宋国能学到多少殷礼。

  三代文明,孔子是各有所取。他的弟子颜渊向他请教治国之道,他不讲富国强兵,而是个人享受日常生活。他说,历法是夏代的好,车子是商代的好,帽子是周代的好,音乐是古典的好,最好把它们捏到一块儿。这有点儿像孔子在《子路曾 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曾 的赞赏,认为曾 所讲理想,是春天时穿着春装,和朋友洗洗澡吹吹风唱唱歌,正是可以享受的日常生活。

  这就是孔子的复古主义,浑身都要古典,但他最欣赏的,还是西周。他想率领大家奔西周。

  想“复古”的孔子,不仅到杞宋学殷礼、夏礼,还到周朝师事老子。司马迁曾给孔子罗列了十个老师,但只是推测。孔子弟子子贡说,孔子传“文武之道”,是跟很多人学的,没有固定老师。

  孔子一生好学,到宋国学殷礼,不过是学习生涯中的寻常事而已。

  不寻常的是,他在宋国,不光是学习,还娶了个宋国太太。

  学礼期间孔子娶了个宋国太太

  据中国孔子基金会原会长、著名学者匡亚明先生《孔子评传》中所述孔子年谱:公元前533年,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又名并官氏)之女为妻。

  孔子结婚时,还在游学四方。一些学者推断,他是在考察殷礼期间,与宋国大夫亓官氏相识,缔定百年之好的。

  我国婚姻形式在周代已比较规范,《礼记·士婚礼》中记载,古人求婚,从开始征婚到正式结婚,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六道程序,简称“六礼”。孔子“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他一定是严格遵守礼节的。

  纳采是男方提着一只雁到女方家提亲。问名是切实问清楚女方出身,嫡出庶出,出生年月日等。纳吉指问名之后,男方卜于家庙,以占婚事吉凶。如果占得吉兆,则再请媒人携雁赴女方家告知,定下婚事。

  “孔子少也贱,当时在鲁国不可能建有祖庙。那么他去哪儿纳吉呢?他回了夏邑。相传夏邑县城北孔子还乡祠南二里,核桃园村西侧的三教堂,就是孔庙旧址。孔子纳吉之礼很有可能在此进行。”张今吾先生分析。

  纳吉之后是纳征,男方送聘礼至女方家。女方受聘,婚姻关系正式确立。聘礼一般是彩色丝帛或成对鹿皮。依孔子少年贫寒的家境,聘礼不会太丰厚。

  之后是请期,即男到女方家商定结婚日期。

  最后一道礼节是迎亲,指新郎在结婚那天黄昏,乘车前往新娘家接新娘。这是婚礼中最复杂、最隆重的一个环节。我们可以依古礼记载,还原一下当年孔子大婚的场景:

  黄昏,按照婚姻礼仪,19岁的孔子穿戴好衣冠,提着雁进了亓官氏家门,作揖谦让登上庙堂,再下拜摆好雁,表明他是遵父母之命来迎娶的。然后走下堂,出门上新娘坐的马车,把上车引绳交给新娘,驾车让车轮转过三圈,再改由车夫驾驶。自己乘车先到家门外等候。新娘到达后,仲尼向新娘作揖,请新娘进门。进行“合卺”仪式,即把一个瓠子做成两个瓢状饮酒器叫“卺”,两人各持一“卺”饮酒,叫“合卺”。吃饭时,夫妻共享同一牲牢的食物,这都表示合为一体,尊卑同等,结为亲眷。第二天清晨,新娘沐浴梳妆拜见公婆,婚礼才算基本结束。

  孔子重礼,亦重视“追远”祭祀,他曾说:“祭如在……吾不与祭,如不祭。”意思是说祭祀祖先时,就像祖先真的在那里。如果自己不能参加祭祀,决不请人代理。祭祀时还要“祭之以礼”。从情理推测,孔子“长居宋”学殷礼期间,“顺道到祖先采邑内的祖墓前,举行祭祀仪式,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张今吾先生分析。

  而夏邑还乡祠名由来,当地志书载为:“孔子居宋考察殷礼期间过此祀先省墓,乃名其地为还乡里,后人思而立祠以祀之,因里而取名还乡祠。”虽然志书晚出,也可作为参考。

  孔子居宋、适宋、之宋、过宋,都称还乡。文献缺环太多,我们无法厘清孔子“还乡”的次数和具体时间。但无论是还乡学殷礼、行迎亲礼、祀先“祭之以礼”,都有一个“礼”字在内。孔子一生,在“礼”字上花费了太多精力。孔子的规矩是礼,他的自由是合乎礼,这是其一生要旨。

  孔子视鲁国为“父母之邦”,但对“祖先之国”宋国也有感情,他不仅曾到宋国学殷礼,而且娶了个宋国太太。图为夏邑孔子还乡祠里的孔子铜像。(盛夏)【原标题:孔子与宋——“祖先之国 梦回之地”系列之二 孔子还乡学殷礼】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08-12-1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