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洛阳“新国保”系列(4):千秋不倒周公庙

2013/7/22 10:17:41 点击数: 【字体:


    题记:周公庙,地处洛阳老城西关定鼎南路东侧,始建于隋末唐初。

    今年3月30日,洛阳周公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月30日,“2006中国河洛寻根·周公庙颂祖大典”将在该庙举行。

    周公,可算是我的“老邻居”了!他老人家的神灵之邸周公庙,与我工作的报社,仅隔着一条定鼎南路。他在路东,我在路西,直线距离不过六七十米。

    既是邻居,自不免常去叨扰。周公庙里风光好,翠木层层绿,芳草碧连天。平日里,庙中游客不多,甚是幽静,闲暇之余进庙逛逛,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堪称一种享受。

    可是近些天来,周公庙里却热闹得很——“2006中国河洛寻根·周公庙颂祖大典”不日将至,庙中整天都是烧香进拜的善男信女。

    凑巧撞见了“开光”仪式,善男信女正给周公“送桥布”

    9月21日上午,我端着相机,跨过马路,兴冲冲地又闯入了“邻居”的“家门”。

    以前游周公庙,纯只为怡情养性,注意力全放在花花草草之上,对那幽深的庙堂,只大概扫一眼而已,并不曾细观。但是这一次,因有采访任务在身,我决定要好好研究一番周公庙的每个细微之处,探究探究它为啥当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才进庙,就听见不远处吵吵嚷嚷的。隔着花丛望去,只见一大群男女排成纵队,托着一条长长的黄布绕庙行走,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条游动的黄龙。“黄龙”身后,又跟着十几个人,或是拱手端香,或是举手摇摆,模样甚是奇怪。

    这是在干吗呢?我好奇地跟了过去。眼见着“黄龙”绕来绕去,最后钻进了周公庙的二殿,也就是礼乐堂。礼乐堂前闹哄哄的,堂前的空地上围了一大群人。人群正中是只香炉,六个上了年纪的妇人,围着香炉边唱边跳,大汗淋漓。她们的唱念很是含糊,我听得不十分清楚,只辨清中间时不时蹦出的“洛阳”、“周公”等字眼,看样子似乎是在祈福。

    她们正唱着的工夫,“黄龙”兀自又在礼乐堂里转了几圈。由于‘黄龙”的体积实在庞大,把礼乐堂塞得满满的,我只得挤在门口看个大概。只见那“黄龙”停住脚步,在堂中的周公像前打了个激灵,然后“龙皮”——也就是那条黄布脱离了众手,被几支竹竿挑了起来,缓慢地爬上了殿内的大梁。

    我问身旁的一位老太太,你们这是在弄啥?老太太说,这叫“过桥”,也叫“送桥布”。香客们凑钱买来黄布,将其搭在庙堂的大梁上,会得到神灵的庇佑,以后就能走金桥,过银桥,吉祥如意。

    原来,为了配合今年的河洛文化节,周公庙里新添了几尊塑像。善男信女们如此忙碌,乃是为了给神像“开光”,使神灵复位。

    所谓的“开光”,实际上就是一种启用仪式。每逢神庙落成或有新的神像启用时,有关方面都得举行个仪式,昭示大众,对神迹进行“开光”。 据说“开光”的程序比较复杂,还包括请道行高深的先生作法,可惜我来得晚,没看到这一幕。

    言及此,有些小小的疑惑:只听说佛家或道家会对神像“开光”,可周公既不是和尚,又不是道士,这是开得哪门子“光”呢?换言之:周公,他到底是哪路尊神呢?

    周公是洛邑的营造者,是洛阳的保护神;他是孔子最崇拜的老师,被尊为“元圣”

    说起来,周公的知名度还是挺高的,他总是和人们的睡眠扯上关系。小学生上课打瞌睡,老师每每一拍桌子,斥道:又去梦周公了!街头的书摊上,也老是能看见《周公解梦》此类的书,似乎,周公就是一个善于解梦的白胡子老头。

    其实,这个形象与现实有些误差:周公并不是解梦专家,而是出色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比起算卦的沙盘,更适合周公的,其实是运筹帷幄的指挥棒。他是洛邑的第一个营造者,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圣人,被誉为“元圣”。大名鼎鼎的孔圣人,不过是他的学生而已。

    关于周公,洛阳都城博物馆工作人员徐涛有研究。听说我在搞采访,他很热心地为我讲解了一番:

    周公姓姬名旦,本是周文王的第四子、武王的弟弟,因其封邑在“周”(今陕西岐山北),故称“周公”。周文王死后,周公全力协助武王伐纣灭商,为西周王朝的创建,立下了不朽功勋。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周公尽心尽力辅佐成王。他率军东征,平定管叔、蔡叔的武装叛乱,成功化解了内忧外患的尖锐矛盾。为了加强对“东土”的控制,周公又协同召公,在洛水之滨营建洛邑。周成王迁都洛邑后,周公召集天下诸侯,举行盛大庆典,册封天下诸侯,宣布各项典章制度, “制礼作乐 ”。

    周公前后摄政七年, “ 握发吐哺 ”,任劳任怨。由于他的功绩实在是大,行为实在是高尚,历代统治者都对他推崇备至,争先恐后地为周公立祠建庙。

    不过,洛阳的周公庙却并非哪个皇帝所建,而是出落于一个骗子的谎言。这个谎言的编造者,名叫王世充,乃隋末的一名将领。

    话说隋大业十三年七月,瓦岗军在李密的率领下猛攻东都洛阳。当时,隋将王世充奉命守城。不知是他的运气太差,还是李密的运气太好,隋军与瓦岗军大战三次,皆先胜后败。王世充暗暗叫苦,心急如焚:城中粮草所剩无几,瓦岗军再不散去,洛阳城眼看守不住了!

    可那王世充毕竟是聪明人,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周公。于是串通一个名叫张永通的士兵,说周公三次给张永通托梦,将助守军不败。

    洛阳城是周公建的,周公自然会保卫洛阳。这个谎言实在是高明,隋军上下士气大振。于是,王世充突击修建周公庙,并请来巫师在周公庙里祷告。这巫师煞有介事地说,周公让他告诉守军:现在应该立即进攻李密,周公将保佑守军大获全胜。

    王世充见时机已成,挑选精兵两万,主动出击李密。穷兵发威,势不可当,隋军大获全胜,瓦岗军土崩瓦解。一个子虚乌有的谎言,圆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周公从此成了洛阳的“保护神”。

    那么,我们如今见到的洛阳周公庙,是否就是王世充当年修建的那座呢?

    千年倏忽,周公庙数废数建,如今已成洛阳都城博物馆

    “王世充修建的周公庙,早就废弃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周公庙,是后世在原来的位置上重新修建的。”徐涛说,一千多年来,周公庙数胜数衰,屡毁屡建:

    据《河南府志》、《河南通志》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及玄宗开元年间,朝廷曾对周公庙予以大修,后废弃。公元1525年,明朝统治者下令在旧址上重建周公庙,其后,清康熙、乾隆、光绪年间,统治者又曾对其进行多次重修。

    民国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932年,南京国民政府一度迁都洛阳,也曾对周公庙加以修缮,并成为中央政府考试院所在地。周公庙近年出土的《重修周公庙记》碑,明确记载了这一段历史。

    1955年,洛阳市政府投资对周公庙进行了修缮,并在此举办了文物陈列。1989年,在依托周公庙筹建洛阳都城博物馆时,市政府决定将“周公庙还给周公”,要求占用单位限期搬离,并对庙宇进行了大规模修缮。 此后,市里又陆续拨款,整修周公庙并治理其周边环境。周公庙逐日光鲜靓丽,成了洛阳城中一道迷人的风景线。

     了解了周公庙的历史由来,对于洛阳周公庙何以入选新“国保”,我似乎有些明白了。但真正理解这处新“国保”的珍贵,还是在我细览了周公庙的整个建筑构造之后。

    周公庙坐北面南,现为三进院落,南北中轴线上由前到后,依次为正南门、定鼎堂、礼乐堂、后殿及东西廊房。

    据史料记载,洛阳周公庙乃明清遗存,是我国现存的三座较大的周公庙之一。它原是四进院落,在定鼎堂前,还有一个元圣殿。可惜元圣殿早已被毁,现在已经看不到了。

    我在庙中前前后后巡视了不下三遍,发现定鼎堂非常古旧,礼乐堂和后殿则是不旧不新。这倒不难解释,定鼎堂是庙中建筑年代最久远的殿堂,自明清以来,几乎未动过大“手术”,而礼乐堂和后殿则都经过后世的重修。

    定鼎堂的堂匾为国民党元老戴传贤所题。殿内供奉有周公及其弟召公、毕公,其子伯禽、君陈像。殿堂四周的墙壁上,是一组反映周公一生主要功绩的大型彩绘壁画。这组壁画是不久前才绘制上去的,颜色鲜亮,栩栩如生。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青筒瓦覆顶、绿琉璃瓦剪边,龙凤脊饰,大殿四角飞檐起翘。正脊两端饰有吻兽,就连垂脊下端,也卧着一溜儿狮子走兽。

    走进定鼎堂中仰望,可见殿堂的构架为叠梁式。共有26根木柱,其中前后檐柱各4根,金柱8根,角柱4根,山柱6根。又有檩35根,每根檩下,均有垫板和枋。值得注意的是,抱头梁与两端柱头连属的榫口,均被凿成倾斜式,使得抱头梁呈内高外低状。这在木构建筑中是非常罕见的,具有独特的防震作用。若遇地震,殿堂向前后倾斜,抱头梁就有承托和牵拉的功能,虽殿堂摇动,而屋架稳固如初。

    穿过定鼎堂,可见礼乐堂。礼乐堂原名会忠祠,供奉的是周公及其分封的列位诸侯。此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作硬山式,上覆灰瓦。殿堂构架为叠梁五檩前出廊式。

    后殿的建筑形制与礼乐堂相近,殿中供奉周公及其子孙后代的牌位。东西廊房位于礼乐堂与后殿之间,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带檐廊。

    通览整个周公庙,得出的结论只有四个字:大气!古朴!不知到庙中参拜的善男信女以为如何?或许,他们并不关心这个,他们最看重的,应该是周公能否保佑大家平平安安吧。

    我是无神论者,不相信参神拜佛就能万事如意,但却愿意对着周公深鞠一躬,恭恭敬敬地为他上柱香。不为别的,只为他最先营造了洛阳,只为我爱洛阳。(文/本报记者 张丽娜 通讯员 张国伟)【原标题:洛阳“新国保”系列(4):千秋不倒周公庙】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洛阳晚报 2006-09-2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