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周公与周公思想(3)忠心保成王 铁腕平叛乱

2013/7/22 9:47:08 点击数: 【字体:


    武王灭商后没几年就病逝了,他13岁的儿子姬诵即位,是为周成王。成王年幼,不能主持大局,政事由其叔父周公执掌。随后武庚叛乱爆发,周公只好东征平叛,这一打就是3年……

  在位于定鼎路的周公庙内,立有一通元圣宗谱序碑。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洛阳周公研究会会长姬传东专门解读了此碑的意义。他说:灭掉商朝,建立周朝,周公是功臣;周朝建立,稳定局势,周公还是功臣,而且是大功臣!

  怎么讲?

  有原因。

  一

  上篇说到,商朝灭亡了,周朝建立了,周武王成了西周第一个天子。但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武王坐天下后,面对成百上千的诸侯,面对纷乱无序的时局,他有点儿伤脑筋,有点儿忙不过来了。

  所以,他还得依靠周公,请周公伴随左右,帮他处理政务。

  时间过得很快,武王日夜操劳,得了重病,有时竟不能视朝了。周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斋戒沐浴,祷告上天,为武王消灾除邪,希望上天把武王的病转嫁给自己。

  当时,武王很为周朝的将来感到忧虑。他说:“为确保周朝国运不衰,我要日夜勤勉,使国家安定;我要办好各种事情,直到功德传扬四方!”他又把周公叫到身边交代说:“我仔细察看了洛水、伊水地区,觉得那里离天帝的居室不远,是建都的好地方。”

  可是,他的病越来越重,已经力不从心。灭商后2年(一说4年),他的生命就要走向终点了,而周朝的统治还没有什么基础,为了国家的前途,必须尽快选拔王位继承人。

  根据制度,应由武王之子姬诵继承王位,但姬诵只有13岁,还不能应付建国时的复杂局面。于是武王从大局着眼,打算传位给周公,因为根据“兄弟相后”的原则,周公是可以接班的。

  但周公不愿打破传统制度,他诚惶诚恐,涕泣不安,不肯接受。

  武王见周公坚辞,也就不再坚持了。临终时,他嘱托周公辅佐成王,说:“我要见先王去了……立诵为太子,他还小,四弟你……你……”周公说:“请放心,我们一定会全力辅佐他,使王朝繁荣强大,以告慰先王的在天之灵。”周公用词非常讲究,说“我们”,而不是“我”,表明在辅佐成王时,他不会独断专行,而会依靠集体的力量,和其他大臣一起辅佐成王。武王听后很放心,笑容微露,撒手西去。

  于是姬诵正式即位,就是成王,时为公元前1042年,周公已经65岁了。当时国家初立,根基未稳,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干又有威望的人来辅佐天子,以应付复杂多变的局面,这个使命便落到了周公姬旦的肩上。因此,成王名义上是天子,但主持国家大局的还是周公。

  武王在世时,周公的身份是冢宰。冢宰可以统领百官,总摄国家政务,相当于后来的宰相或现在的国务院总理。成王上台后,周公进位为太宰。太宰亦掌相职,和冢宰统领的事务差不多。

  周公对年幼的成王非常尽心,非常爱护,疼爱成王胜过疼爱自己的儿子(周公共有8个儿子)。后人在山东嘉祥的东汉石刻中发现三幅图像,都表明周公与成王的关系非常亲密。其中一幅图像中的成王年纪还小,周公在其身旁恭恭敬敬地抖着一件小衣裳,看样子是让成王穿上,可见周公对成王有多么尽心。

  周公保成王,当然也有保护新生政权开花结果的意思。他知道周朝如刚刚破土的嫩苗,还需精心呵护,而成王就是这棵嫩苗的代表。所以,他不但自己对成王忠心耿耿,还要求大臣们都来帮助成王,做成王的坚强后盾。

  成王对周公也十分尊重,遇到疑难问题,总是来向周公请教。有一次,成王在东宫召见周公,说:“听说先父武王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就向别人请教;如果别人也回答不上来,他就自学。如今,我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不知道该怎样修德施教,怎样养育百姓,怎样形成礼乐……”周公见成王一口气提出这么多问题,内心很是欣慰。于是,他就从政治经验谈起,分别讲解了智、仁、义、德、武等方面的问题。成王听后十分感佩,表示要牢记教诲,努力治国爱民。

  成王登基时,武王还没有举行葬礼。周公审慎对待事情的轻重缓急,先顾“活人”,再顾“死人”。他先帮助成王诰诸侯、会群臣、颁布政令,等局面稳定下来后,才为武王举行了正式的葬礼。在这一系列的重大活动中,成王也得到了锻炼,周王朝出现了新气象。

  二

  不过,周公还是逐渐感到了舆论的压力。这些压力主要由猜忌引起,不是来自民间,而是来自王朝内部。与此同时,他隐隐觉得旧王朝残余势力正在蠢蠢欲动,还想东山再起。

  你可能感到疑惑,那个旧王朝——商朝已经完蛋了,怎么还可能东山再起?

  原来,周武王灭掉商朝后,为了稳定局面,赢得人心,没有杀死纣王的儿子武庚,而是仍让他管理殷都朝歌的政务,并封其为殷侯。为保险起见,武王又派去自己的3个亲兄弟姬鲜、姬度和姬处,让他们在朝歌周围建立封国,以监视武庚,号称“三监”。因这3个人的封国分别在管、蔡、霍三地,人们便分别称他们为管叔、蔡叔、霍叔。

  这3人都是周公的亲兄弟,按说应该和周公的心思相同,大家一起辅佐成王。但他们都自恃有功,并不把周公放在眼里。同时,出于对周公摄政的嫉妒,他们四处散布流言,质疑周公独霸朝政,是不是想代替成王?于是,周王朝的贵族阶层都对周公猜疑起来,就连召公和姜太公也对周公有误解。流言蜚语多了,周成王也皱起了眉头,对叔叔周公不很放心了。

  想想也是啊,如果站在“三监”的立场上来思考,就会觉得不平:周公你凭啥这么牛?即使按照兄弟间的排行,管叔排三,周公行四,不论是继位还是摄政,都应该是管叔在前、周公在后呀!为啥老四偏偏跑到了老三的前头?管叔不服。于是,排行老五的蔡叔、排行老八的霍叔也都站了出来,他们支持管叔,并散布谣言说,姬旦想谋害成王,篡夺王位。

  周公很被动,周公很生气!

  但周公没有撂挑子,他只是做了多方面的思想工作,用实际行动来解除人们对他的误解。他先和成王真诚地谈了一次话,告诉侄子自己决无篡位的野心,要成王顾全大局,不要轻信小人的谣言。接着,他又说服了召公和姜太公——武王去世后,召公和姜太公也是很有威望的人,尤其召公虽不是周公的亲兄弟,但两人辈分相同,他也是成王的叔叔,在朝中说话很有分量。

  那次谈话之后,成王被周公的诚恳态度所打动,消除了误会,仍然信任周公。召公和姜太公也开始重新支持周公。这样一来,其他人也就信服了,流言蜚语慢慢减少,周公这才能够放心来摄政。

  其实摄政一词,与后来的“完全取代王位并管理政事”有一定区别——姬传东先生考证说,周公当时并没有独断专行,因为周公的摄政包含有“总理百官、代王处理国政”的意思,并不是代替成王包揽一切。譬如成王仍是天下之主,他在年纪稍长之后,还亲自出征讨伐过其他叛国,周公并没有剥夺他的权力,这些在《尚书》中也有反映。

  那么,管叔、蔡叔、霍叔散布流言蜚语,诋毁周公,只能是别有用心了。

  他们到底是什么居心?接下来闹出的“惊天大案”说明了一切。

  原来,他们联合商纣王的儿子一起反叛了!

  三

  灭商后的第三年,管叔、蔡叔鼓动武庚一同起来反对姬旦,企图夺权,原来同殷商关系较好的几十个方国立即响应。好家伙,他们磨刀霍霍,要动真格了!这对刚建国不久的周朝来说,是当头一棒:如不平息叛乱,文王、武王经营多年创下的基业就会完蛋,周王室将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但周公毕竟是成熟的政治家,他临危不乱,首先说服姜太公和召公,取得了内部人的支持,然后奉成王之命,铁腕锄奸,兴师平叛。周公在洛阳(时称洛邑)作《大诰》,言辞铿锵,大意是说:很不幸啊,上天降害于我国!卜辞说“周国有难,国人不安”,今天已经应验了!武庚想拯救其灭亡的帝业,管叔、蔡叔、霍叔播其流言,民心浮动。我决心武力征伐,以三龟占卜,皆降吉兆。天命已定,必将成功!

  如今看来,周公的战前动员很煽情,很能鼓舞人心,但整个平叛过程却很艰难,整整打了3年。刚开始,周公以攻心为上,对叛军分化瓦解,派使者带着厚礼去说服霍叔,让其归顺王室。霍叔很狡猾,表面答应,但仍和叛军一条心。于是,周公发布诏令,废霍叔为庶人,接着便挥师东进,去打击剩余的敌人。

  但是,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和管叔、蔡叔早有准备,纠集了庞大的军团与周师对峙。商朝虽亡,但殷商顽民心念故国,特别是那些失去特权的奴隶主,他们虽然对商纣王没有忠心,但对自己国家的突然灭亡是很难接受的,所以都很顽固,拼命抵抗。而且,叛军还有一支重要力量,便是淮夷部落,他们生活在偏远的东南地区,对新生的周王朝“不感冒”,并不甘心臣服于周王朝。

  好艰难!好艰险!周公平叛,花了整整3年,经过惨烈的战斗,才击溃了叛军。淮夷诸部见武庚、管叔、蔡叔失败,只好把军队撤回淮夷。武庚向北方奔逃,后来被诛杀(或自杀),管叔自缢身亡。蔡叔罪孽较轻,先被囚禁,后被流放。

  周公平定叛乱后,又乘胜向东进军,继续扫荡殷商王朝的残余势力,灭掉了奄(在今山东曲阜)等50多个小国,使周朝的势力延伸到了海边。后世认为,周公的平叛之战,其意义不亚于灭商之战,既打破了殷商贵族的复国之梦,也趁势巩固了新生政权。

  在征讨武庚的过程中,一大批反抗周朝的殷商贵族成了俘虏,被称为“殷顽”。让这些“殷顽”留在原住地不放心,那么把他们安排在什么地方呢?周公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洛邑……请看下篇。【原标题:周公与周公思想(3)忠心保成王 铁腕平叛乱】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洛阳新闻网 2009-05-18 作者:孙钦良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