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花会聚焦]国家牡丹园“园中古八景”简介

2012/4/6 10:30:20 点击数: 【字体:

 
    国家牡丹园“园中古八景”简介
       
    洛阳国家牡丹园所在区域为洛阳牡丹的原生地,是隋朝西苑、唐朝神都园、北宋的董氏西园旧址。明朝中期,此区域为刘健家族的宅居之地。崇祯年间,洛阳名士李献廷购得此地,扩大规模,建李氏花园,成为清朝、民国时期洛阳最大的牡丹园。建国后,这里改名为郊区苗圃牡丹品种园。1992年,建立国家级牡丹基因库。2003年3月,国家林业管理局批准为洛阳国家牡丹园,成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花卉类主题公园。
        
    据李献廷的《凤鸣阁文集》和李梁的《凤鸣阁文集续录》等文献记载,李家花园有“园中八景”,又称“李园八景”。分别是:第一春工、凝碧飞香、石生芙蓉、刘公遗墨、碧篁绕翠、三秀涵雅、凤鸣宝花、凤阁刻石。1944年5月日军进攻洛阳,日本飞机对洛阳城内外进行狂轰烂炸,李家花园遭到严重破坏,“园中八景”遭到了摧残。近年来,洛阳国家牡丹园对“园中古八景”逐步修复。其中,第一春工、凝碧飞香、凤鸣宝花三个景点已完整恢复。现在,将对凤阁刻石景点进行复原。对八景之中,无法复原的将在其遗址立碑纪念。

    一、第一春工
    
     “第一春工”,乃明清李家花园八景之首。明朝崇祯年间,洛阳名士李献廷集天下牡丹名品于一区,请神笔王铎刻石题铭,王铎飞笔书写“第一春工”四字。其词出自宋代词人元绛的“露国色仙姿,品流第一,春工成就”之语,意思是春季有造化万物之工,而此处牡丹乃独占第一。今在其原址复原其景区,集五十六种、九千九百九十九棵珍品牡丹于一处,象征百花同根、九州一堂、巍巍中华、福泽无疆。
 
    二、凝碧飞香

    
    “凝碧飞香”,为明清李家花园第二景。此景区包括凝碧池和飞香亭。凝碧池为隋朝时所建,飞香亭为武则天时所建。明朝崇祯年间,李献廷重新修缮此景区,命名为“凝碧飞香”,成为李家花园的“园中八景”第二景。
     
     “凝碧飞香”景区是唐玄宗时的著名宫廷乐师雷海青就义之地。
     
    据《明皇杂录补遗》记载,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攻陷洛阳、长安,建立伪燕政权,以洛阳为都。他将两京梨园弟子都集中到洛阳,雷海青也在其中。安禄山在西苑凝碧池举行大宴,命梨园弟子奏曲作乐。
      
    卫军查得乐工中人,多半带着泪痕,有一人执着琵琶,却俯首大恸,便将他抓至席前,听安禄山发落。禄山张目道:“朕在此开太平盛宴,你这乐工,敢无故啼哭,真正可恶!”那乐工竟抗声道:“安禄山!你本是失机边将,罪应斩首,幸蒙圣恩赦宥,拜将封王,你不思报效朝廷,反敢称兵作乱,屠戮神京,逼迁圣驾,眼见得恶贯满盈,不日就遭天戮了。还说甚么太平盛宴?”说罢,将手中的琵琶,掷将过去。当被禄山亲军一格,砰然落地。那乐工向西再哭,已被那卫军缚住,用刀乱砍,霎时间血肉模糊,肢体解散。原来此人就是雷海青。
      
    诗人王维已降安禄山,当时在座,目睹了时雷海青死难,很是感动,赋一首七绝:“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肃宗赠封死难大臣,其中就有乐师雷海青。

    三、石生芙蓉
     
     “石生芙蓉”为北宋董氏西园遗物。董氏西园为北宋私家园林。此园有东西两堂,西堂被竹木环绕遮盖,堂中有石芙蓉(即太湖石)一块,流水从石头隙缝中涌出。该堂四面轩窗一旦全部打开,显得格外敞亮。所以,即使在盛夏季节也见不到炎炎烈日,清风吹来格外凉快。
       
    明朝崇祯年间,董氏西园的东西两堂皆废,仅留此石,李献廷请王铎题咏此石,王铎取唐代诗人钱起的“幽石生芙蓉,百花惭美色。远笑越溪女,闻芳不可识”之诗句,命名此景为“石生芙蓉”。为“园中八景”第三景。

    四、刘公遗墨
     
    刘公,即明代宰相刘健。国家牡丹园所在区域是刘健故居所在地,今园区北院中的一棵牡丹为刘健故居遗物。
     
    刘健(1432-1526年),字希贤,明河南府洛阳县人。本是出生在富商之家,后因家境日下,渐渐败落,十分贫寒。但是,书生不甘命运的安排,更不愿寄人篱下,决心考取功名,光耀列祖,哪知连年落榜。其师薛瑄告诉他:“后生功底太差,还需读万卷书,方能感动天地之神。”
      
    于是他终日抄书习文。可是家中贫寒,纸又太贵,只得将一篇篇文章抄写在墙壁上和门板上。一日他在室中感到闷倦,便来到后院散心。只见后院那株多年未开花的牡丹丛,花繁叶茂,感到惊喜,于是心血来潮,返回室内,取来笔砚,将文章抄写在牡丹花瓣上,以花代纸。薛瑄看到此景,称此牡丹为“万卷书”。这也许感动了“花神”,翌年,刘健果真中了举人。天顺四年(1461年)考取进士。弘治四年(1491年)任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弘治十一年(1498年),刘健为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代徐溥为内阁首辅(宰相)后,竭力尽智,勤于政事。刘健和李东阳共同辅政,出现了明朝中期相对繁荣和稳定的局面。嘉靖五年(1526年)刘健卒,时年94岁。他临终遗表数千言,劝谏嘉靖皇帝正身、劝学、亲贤、远佞,可见其忠心耿耿。朝廷诏赠其为太师,谥“文靖”。有《刘文靖公奏议》等传世。国学大师章太炎称其为中国历史上六大儒相之一。
      
    刘健幼年习字之牡丹年年花开,并有淡淡墨痕。刘健去世百年后,其故居归李献廷所有,建李家花园,命名此株牡丹为“刘公遗墨”。此牡丹留传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

    五、新篁绕翠
      
    在凤鸣岗之北,是翠竹、绿柳构成的“碧篁绕翠”景区。这些竹子翡翠墨绿,繁茂丰盛。这些柳树,郁郁葱葱,枝条随风起舞,使人领略到一种“深林人不知,弹琴复长啸”的艺术境界。每当春夏时节,漫步在“碧篁绕翠”,便可以嗅到凉爽、温馨和湿润的空气,听到各种各样的小鸟鸣唱。“碧篁绕翠”由明代洛阳大儒、李家花园创始人李献廷的创始人邢绍美命名,是明清洛阳名士行吟之所。

    六、三秀涵雅
     
    “三秀”,灵芝草的别名。灵芝一年开花三次,故又称三秀。灵芝是祥瑞、长寿、人才的象征。清顺治三年二月二十八日早晨,李家花园忽然生出一枝灵芝,众人称奇,李献廷说,今日必有贵人光临。当天晚上,洛阳举子董笃行、张彦衍、李光胤进京赶考前拜访李献廷,李公道:“今灵芝呈祥,三位必然高中。”并各赠路资百两。三人进京后,果然皆中进士。三人衣锦还乡,共赠李献廷“三秀涵雅”匾额,于是,李献廷在李家花园建三秀阁,以纪念此事。此阁成为洛阳读书人相会之所。

    七、凤鸣宝花
      
     “凤鸣宝花”是明清李家花园八景中的第七景。清朝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三月初三日午时,李家花园牡丹盛开,有凤凰驻足于园中,与群鸟合鸣,此乃祥瑞之兆。凤凰特征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伦,饮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年届九十的李家花园创始人李献廷乃大会群贤,以示庆贺,命名凤凰驻足之处为凤鸣岗。并请洛阳雕塑大师索执信先生据此创作了大型雕塑“凤鸣宝花图”,立于凤鸣岗之巅,成为花园八景之一。民国时期,此雕塑被盗。今由索执信的十世传人索望先生采凤凰山之石按传世图样复原此雕塑,恢复了这一著名景观。愿凤凰常至,宝花常开,千秋万代,永享太平。

    八、凤阁刻石
      
    “凤阁刻石”是是明清李家花园八景中的第八景。清朝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三月初三日午时,李家花园牡丹盛开,有凤凰驻足于园中,与群鸟合鸣,此乃祥瑞之兆。年届九十的李献廷乃大会群贤,以示庆贺,命名凤凰驻足之处为凤鸣岗。并请洛阳雕塑大师索执信据此创作了大型雕塑“凤鸣宝花图”,立于凤鸣岗之巅,在其侧建凤鸣阁,将当时洛阳名士的诗作摹刻于阁中,这就是凤阁刻石。但是,这个景区在1944年5月被日本飞机炸毁。(原标题:[花会聚焦]国家牡丹园“园中古八景”简介)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互联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