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浚县大平调的危机与振兴

2013/10/16 15:19:18 点击数: 【字体:


    8月19日,农历七月十三,安阳滑县上官镇丁庄村正赶上一次大集。72岁的李庆祝头戴草帽,身背小马扎,手拿大蒲扇急急忙忙地赶往村西的菩萨庙。一路上,经营食品、服装、农具的商贩把路挤得水泄不通,可李大爷步伐不减,还催促记者:“得快点,你听听,都已经开唱了。”原来,浚县大平调传承保护中心在这里搭起了戏台,要连唱三天。

  赶到台下,只见几百名观众听得津津有味,不时还有人小声跟着哼唱。

  500年“大梆戏”声震于野

  “浚县大平调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就算在过去没有音响设备时,也为难不了大平调的演员,只要他们开嗓一唱,几里地外的人都能听见。”今年已经75岁的浚县大平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李德平介绍,自己15岁学艺,之所以能唱响四方,主要就是嗓门高、吐字清。

  “平时所讲的浚县大平调其实就是西路大平调,俗称‘大梆戏’。”72岁的张玉琴是西路大平调“七世家传”的第五代传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告诉记者,至今民间仍流传着古老童谣:“筛打锣,锣大笛(锣大笛为西路大平调的主奏乐器),老娘门口有台戏,啥戏?大梆戏,嘟!嘟!嘟!煞了戏。”

  资料显示,西路大平调的演出活动最早见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1949年,为区别于本地戏曲“高调”,“大梆戏”才更名为“大平调”。2011年6月,浚县大平调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传承后继乏人,近十几年没有招到一名年轻学员

  “高怀德下地楼,说与皇嫂听明白……”正在表演的是浚县大平调传承保护中心演员韩学荣。演完回到后台,她站在直径近一米的大风扇前,吹着满身的汗。

  “去年6月,原浚县大平调剧团撤销,成立了浚县大平调传承保护中心,一年多来,一直在不断摸索中前进。”在后台记者见到了随团的浚县大平调传承保护中心副主任郑海军。他告诉记者,目前中心共有成员40多人,其中正式人员十多名,剩下均是临时聘用。中心一年大概能演出四五百场,但每场戏收入平均不足2000元,除去各种成本费用,利润甚微。

  “今天演的是《斩黄袍》,那个演员女扮男装演的是高怀德。”15岁的丁一静拽着小伙伴往戏台方向跑去,到了之后发现,她们是这里为数不多的年轻观众。

  当谈起浚县大平调的传承问题时,原浚县大平调剧团团长李景星的一句“绝苗”让记者心头一震。“现在没人学戏,唱戏的演员是四十岁靠上的人,听戏的则都是五十岁甚至更大岁数的人。”李景星说,目前团里最年轻的演员也已经38岁。

  “随着经济发展,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学戏早已不如以前有吸引力。”提起招收学员的情况,张玉琴叹气道,“近十几年,没有招到一名年轻学员。”

  “大平调传统剧目约400多部,现在经常演出的有50多部。”李景星说,近年来也不断排练新戏,但基本都是为参赛准备的,真正能够搬上舞台经常演出的新戏一个也没。

  “排一部新戏,编剧、导演、舞美、音乐主创群体一门不能少,一部现代戏既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脉搏,又要吸引年轻观众,可团里没有二十来岁的演员,排了戏谁来演?”李景星一脸愁容。

  亟待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不过,在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后,去年,国家一次性拨付非遗保护专项资金64万元。“有了这笔钱,我们更新了演出设施,现在出去演出也有点阵势了。”郑海军说。

  “但如果不解决引进、培养青年人才的难题,慢慢将会出现无人学戏、无人教戏、无人演戏的尴尬局面。”浚县文广局工会主席杨艳军建议,建立起戏曲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促进浚县大平调发展繁荣。

  “除了加大资金扶持和宣传力度,还应对人员编制等问题加以统筹考虑和安排。”杨艳军说,随着浚县大平调非遗保护中心的建立,演员们期盼着能够“入编”,因为只有相对稳定,才能专注于做好戏曲和保护传承工作,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稳定、充实、改善浚县大平调的戏曲人才队伍。

  郑海军也表示,目前虽然有国家专项扶持资金,但大平调要真正存活下去,还要自身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不能让浚县大平调毁在我手里,要不然真对不住老一辈艺人。”(陈静 魏瑗)【原标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浚县大平调的危机与振兴】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鹤壁网 2013-09-0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