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特产 >> 浏览相关信息

最后的老药工

2013/9/3 9:46:43 点击数: 【字体:


  禹州尽管还是国内四大药材市场之一,但其交易体量已然不足亳州的1/10,就是一个小小的安国,也是禹州的四五倍。更有甚者,中药加工炮制技艺因为老药工们的纷纷离世,其“独门秘籍”因后继无人而面临失传。当年享誉全国的禹州“老药工”,如今只剩下朱清山一人了。

  八百里伏牛山行进到禹州这地界突然有些惫懒,收住脚死活不愿再往前走,颍河南去,平川东行,大山的灵气也就留在了禹州。

  云外阳翟山,实与嵩少接。

  山中采药人,能自辨苗叶。

  阳翟是禹州的古称,域内山势纵横,药草丛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当年阳翟人吕不韦“囤居”秦国公子异人这一“奇货”之前,干的就是贩卖珠宝、玛瑙、珊瑚、琥珀、珍珠等贵重药材的买卖。

  连山带川的地理位置,温度、湿度适宜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禹州这一纵贯古今、闻名中外的“药城”。元世祖至元1年,禹州已成为药材汇集之区,草药填满街市,犹如粪土,故农家深山大壑采药者往来不绝。明洪武元年,朱元璋曾诏令全国药商来禹集结,每年春、秋、冬三个会期。“内而全国22省、外越西洋、南洋、东极高丽、北际库伦,皆每车节转而至,真可谓无街不药行,处处闻药香”。

  禹州城进进出出驮运药材的骆驼队、骡子队、马队,浩浩汤汤、迤逦于道,那情形比大唐时期波斯人穿行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还要壮观,当地的中药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即使到了清代,禹州的“国家级”地位依然稳固,禹州造“保光清凉散”“九天阿胶”等中药,一样行销全国,歆享盛誉。

  作为“天下名都”,禹州不仅有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更有延绵上千年的中药加工炮制技艺。古谚云:“药不经禹州不香,医不经禹州不妙。”因为名医荟萃,大师云集,禹州的中药炮制技术屡经辩难,最终走向成熟,浸、泡、锻、煨、炒、蒸、煮,一药一方,工序繁杂,往往化腐朽为神奇。

  但时至今日,禹州在中国药材市场上的地位却变得微不足道。尽管还是国内四大药材市场之一,但其交易体量已然不足亳州的1/10,就是一个小小的安国,也是禹州的四五倍。更有甚者,中药加工炮制技艺因为老药工们的纷纷离世,其“独门秘籍”因后继无人而面临失传。

  技不压身

  当年享誉全国的禹州“老药工”,如今只剩下朱清山一个人了。

  几乎每年的禹州中药材交易会上,从年过古稀到耄耋之年,朱清山都会雷打不动挥刀表演他那“百刀槟榔”的绝技:一个大如枣、硬如石的槟榔,浸泡润制后,在他的刀下转瞬间变成100多片薄如蝉翼的槟榔切片,而且片片见边,形如飘羽,放在手心一吹,见风轻扬,而后缓缓飘落。

  朱清山的表演常常让慕名而来的外地客商看得眼热,表演过后,时不时有一些半信半疑的老头老太找上门来,指名要看这套绝活,然后“啧啧”称赞,叹息而去。

  把槟榔切成薄片并非只是追求“形式”,而切切实实是“内容”的需要。切片的目的是便于把药物的有效成分煎出来,增加药效,切片越薄,煎出来的药质就越好,越便于炮制时掌握火候,提高炮制效果,也越利于调配、收藏和制剂。

  相对于传统工艺,现代化的机器虽然切片快,量多,但切片相对较厚,至多能把一个槟榔切成四五十片,其炮制后的药效自然大打折扣。

  在中医药领域摸爬滚打了六七十年,朱清山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眼观、嘴尝、鼻闻、腿踢,什么样的“假冒伪劣”,到了他面前都会无处遁形。

  眼观其色。每一种药材,其药效的大小从外形上就能看出个八九不离十,药材色泽的深浅,颗粒的饱瘪、大小等几个方面一综合,其品质也就大差不差了。

  嘴尝其味。一药一味,尽管有些药材的味很接近,一般人不容易辨认,但每一种药材都有专属自己的“DNA”,朱清山只要拈一片放进嘴里,轻轻一咬,六耳猕猴就得现形。

  鼻闻其香。久在药行混的人,对不同药材散发的香气很敏感,不用仔细辨别就能对号入座。药材的品质好坏与其香气的浓郁程度相关,朱清山只需用鼻子闻一闻就能知道个大概。

  脚踢干湿。有些药材,量大,价低,没有造假的价值,朱清山就用脚踢一踢装药的麻袋,根据药材发出的声音就能判断其干湿程度,毫发不爽。

  朱清山对于全国各地不同药材的秉性了如指掌,凡经过他掂量的药材他都能准确地说出其产地、成色以及炮制后的药效情况。

  中药炮制加工技艺是禹州叫响全国的招牌之一,也是朱清山的拿手菜。一药一法,即使是同一种药,要想得到不同的药效,其炮制的方法也会不一样,炮制过程中的炒、炙、锻等火候的掌握,每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

  近些年,最让朱清山老人得意的一件事情,莫过于他成功地恢复了九蒸九晒的炮制工艺。

  有关禹州九蒸九晒熟地黄的传说在医药界广为流传。禹州熟地黄据传始于药王孙思邈,工艺独特,质量上乘,曾经名传海内外。在清朝宣统三年,禹州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赵隆太中药堂生产的“赵隆太熟地黄”,在德国柏林“万国博览会”上参展,轰动一时,被列为清宫贡品。只可惜,在1956年公私合营后,其炮制工艺技术彻底失传了。

  眼睁睁地看着“九蒸九晒”技艺烟消云散,朱清山心里很不是滋味。早在1997年,他就开始试制熟地黄,经过近10年的反复试验之后,2007年,九蒸九晒熟地黄终于重见天日。国医大师、原河南中医学院院长李振华对之赞不绝口:“‘黑如漆、明如镜、甘如饴’,这才是真正的九蒸九晒熟地黄,别说在河南,就是在全国我也没有品尝过味道这么好的熟地黄。”也正是在李的推荐下,由朱清山监制的熟地黄直接向百年老字号——同仁堂供货,一时成为中药界的美谈。

  如今,禹州四大九蒸货——九蒸九晒熟地黄、九蒸九晒何首乌、九蒸九晒黄精、九蒸九晒蜜炼槐角,在朱清山的不懈努力下都得以恢复,朱清山也因为其在中药炮制方面的贡献而被授予“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荣誉称号。

  宝剑锋从磨砺出

  1931年,朱清山出生于禹州市朱阁镇一个中医世家,祖父、父亲都是中医,耳濡目染,他很小就懂得不少中医中药知识。因为家境实在贫穷,14岁那年,朱清山就到其父帮工的禹州市老字号药棚“元丰祥”当学徒。

  当学徒,一来为了有口饭吃,二来为了学艺,以便将来有一天能够独当一面,但当学徒的日子分外清苦。学徒第一年,晚上只能睡在药棚的地上,朱清山就是靠“练地功”,接着药气,习得了一身识药、辨药的硬功夫;一年后可以睡在柜台上,还是药材环绕,朱清山就不闲着,把七八百种药的名称及药理反过来倒过去反复识记,直到烂熟于心;第三年,可以上床睡了,朱清山就把精力用在跟师傅炮制加工中药上了。

  当学徒,能不能干好,全看人机灵不机灵,有没有眼色。朱清山不敢睡懒觉,天不亮就起来做一些准备工作,听到师傅咳嗽,赶紧把师傅洗脸的一套弄好,把牙膏给挤好。师傅高兴了,抓药的时候就会特意把他叫过去,让他留心观察长本事。无论炮制饮片,还是蒸、炒、炙、锻各种操作,他从不漏过任何细节,脏活儿累活儿总冲在前面。有时候师傅故意考他:“那谁谁,你去把啥啥药给我抓二两过来。”朱清山就去抓,亏他平时有心,小本本上记得密密麻麻,每次都毫发不爽。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企业观察家(2012-10-19)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