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王梦奎:中国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

2013/11/14 17:01:48 点击数: 【字体:


    我国21世纪初进入新的阶段,从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转到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进入新阶段以来,中国经济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同时,在温饱阶段尚未出现或者并不突出的、不是那么紧迫或者来不及解决的问题,诸如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发展不平衡、社会转型期的矛盾,以及国内体制和外部环境中的新问题,开始集中地显露出来。中国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吗?这是我们应该研究和回答的问题。

  以转变增长方式和优化结构减轻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中国经济发展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国际舆论关注中国能否持续发展,焦点大多也是资源和环境问题。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单位GDP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是下降的,经济效益是提高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之所以成为当前的突出矛盾,是因为:

  第一,发展阶段的变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城乡建设大规模开展,消费结构的重点由衣、食转向住、行,加之增长方式粗放,资源需求总量急剧增长,供给缺口越来越大。

  第二,环境承载能力的限制。随着经济规模扩张和资源消耗总量增长,污染物排放也在增长。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高速增长短时期内集中暴露出来。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增长;另一方面,改善环境是新阶段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其重要性不亚于衣、食、住、行的满足,这是尖锐矛盾。环境不再是软约束,靠拼环境求增长的路不能再走。

  第三,竞争优势的变化。土地和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在减弱。土地价格上涨速度超过 GDP增长速度,极低地价甚至零地价的阶段过去了。制造业仍然具有低成本优势,但并不像工资差距所反映的那么大,因为低工资往往是和低生产率伴生的。城市熟练工人普遍供不应求,局部地区普通劳动力短缺,工资水平上涨。人民币升值也会削弱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随着老龄化加快,“人口红利”将逐步消失。我国土地和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但优势减弱是必然趋势,需要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阶段尤其突出。这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产物,也是经济还不够发展的表现,也有些与发展不当有关。资源和环境问题不能用停止发展的办法解决,而只能在发展中解决。资源和环境并不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障碍,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应对。

  第一,我们更应该把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放在突出位置,更加注重技术进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的变化大体呈倒“U”型,工业化中期达到顶峰后下降,越晚近峰值越低,持续时间越短。我们完全可能通过采用新技术而发挥后发优势,降低资源消耗峰值,缩短消耗增长持续的时间,用比较少的投入完成工业化进程。发展循环经济对资源利用和环境改善有重要意义。

  第二,我们更应该把优化产业结构放在突出位置,更加注重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这可以抑制产业结构过度重型化的趋势,也有利于提高整体经济效率。

  第三,我们更应该合理规划工业发展,注重分析国内外市场长期供求趋势,避免重化工业盲目扩张。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要合理规划,避免过分超前和铺张。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要认真选择,防止发达国家把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到我国,同时减少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第四,我们更应该注意协调经济增长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把握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适当进度,改变增长速度绷得太紧而加剧增长方式粗放、削弱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状况。现在的主要任务,不是继续加快增长速度,而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五,我们更应该注重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在规划、建设、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杜绝浪费,厉行节约。

  在体制和政策方面要采取更积极主动的措施。健全价格形成机制,要着重解决价格不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不反映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环境污染等外部成本的问题,使外部成本和收益都内部化。政绩考核要淡化GDP,建立综合反映经济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活质量和社会进步的综合评价考核制度。

  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缓解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所谓区域协调发展,就是有利于发挥地区优势而又能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格局。什么样的区域经济格局和产业分工,既有利于发挥各地优势,又有利于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何促进互利的地区经济合作?需要什么样的制度安排(包括财税制度、资源开发和利用制度、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制度、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的补偿制度),才能使地区之间的竞争有利于促进共同发展而不致成为恶性竞争?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责任如何划分?什么样的区域政策有利于全国市场的统一性而不致形成优惠政策的轮番攀比?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区经济和城乡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总体上是扩大的趋势。这反映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城乡二元经济转型期的阶段性特征。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对地区发展格局有决定性影响。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研究报告,2004年以来,由于中、西部地区能源原材料大省采掘业和关联产业快速发展,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综合成本上升和结构调整导致增长速度放缓,以及北部沿海地区综合优势发挥带来增长加速等因素,全国经济几何重心北移,东、中、西部和东北这四大经济板块之间的差距以及东部地区省际发展差距,同时呈缩小趋势,全国由基尼系数反映的省际差距随之缩小。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向。这种新的发展趋势能够维持多久,是否标志着我国区域差距的变化出现“拐点”,需要进一步观察。

  地区差距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城市化水平差异的反映。显然,城市人均收入高于农村,而东部城市化水平高于西部。落后地区的城乡差距往往大于不同地区城市之间的差距,也可以佐证。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何时会出现由扩大到缩小的“拐点”?对此有不同估计。 2020年实现这种“拐点”,是应该争取做到的,这大体上和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时间相吻合。

  解决农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困难之点。要两条腿走路:一是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一是农村的建设和改革。工业化和城市化,实质是几亿农民命运的问题。

  看来,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进程,可能会快于农村社会经济现代化的进程,或者说,农村现代化是更长期更艰巨的任务。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6 年对东、中、西部地区共2749个行政村的调查,有近50%的农村劳动力已经转入非农产业,其中本地非农就业和外出打工各半。在转入非农产业的全部劳动力中,有近40%常年从事非农业。在城市长期居住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在这项调查中,有74.3%的村干部认为,本村能够出去打工的青壮年已经出去。这些数据是否准确反映全国的普遍情况还有待更多的调查佐证,但这项调查大体上反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农村社会结构变化的趋势,可以给我们许多政策上的启示。例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问题,数量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r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金融》 2007年04月20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