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得胜鼓的绝响激越千年

2013/7/15 17:03:16 点击数: 【字体:


    【缘起】

    司马懿得胜鼓历史悠久,乐谱体系完整,乐器种类众多,文化内涵丰富,被誉为打击乐中的“活化石”。

    鼓槌翻飞击打出战前的铿锵

    百闻不如一见。村里已在文化大院组织起一支小型的表演队。两面得胜鼓,两面鞭鼓,两面镲,还有云锣和月锣各两个,其中云锣和月锣固定在一起由一个人打。

    王梦醒说,整套鼓乐需要配置12面大鼓,24副大镲,月锣、云锣和鞭鼓各24面,大锣两面,但因为一时组织不起来,所以就找了这么多人。而在实际的表演中,人数可多可少,多的时候,有数百人。

    我们已感觉到现场的气氛。这些年纪多在60岁以上的表演者,表情肃穆地站在那里,他们包着头巾,穿着红色和黄色的古代军装,俨然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红巾军”与“黄巾军”。

    一声令下,82岁的老传人杨文清挥动鼓槌,激越的声音应声而起,鼓槌翻飞,咚咚的鼓声响彻天地,犹如出战前的发令信号。

    两面大鼓,坐在两个可移动的架子上,击打时,鼓架停在那里纹丝不动,击打者可尽情发挥。

    我们听完了完整的12回,从节奏上来看,前8回节奏比较舒缓,显得铿锵有力,后4回则明显节奏加快了,与前8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梦醒说,鼓曲每回的打法各不相同,它运用回旋、变奏、统一、对比的手法,灵活多变。

    配乐曼妙云月之锣浸透万物灵气

    我们在欣赏大鼓的响声的同时,看其他乐器的配合,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儿。

    按照鼓谱的提示,什么时候敲鞭鼓,什么时候打大镲,什么时候敲月锣和云锣,都有讲究,而且动作也各有门路。

    鞭鼓因用马鞭击打而得名,其形状看上去比较奇特,外为圆柱体,内为圆锥体,这样的结构,使得响声清脆而别具风味。

    鞭鼓的鼓鞭也挺有意思,它是由竹子精制而成,长约50厘米,点缀以红绿彩绒,棒头系上了一条五寸长的皮质辫梢。演奏时,演员左臂向左平伸,左手托鼓,右手持鼓鞭高举过头顶侧身击打。

    大镲的击打也别具一格,表演者昂首挺胸,双臂将大镲高举于头顶,画双圆圈翻花击打,打出的声音高昂激越,清脆悦耳。

    最有意思的当为月锣和云锣了,它们原来是两个人分别击打,现在二者固定在了一个锣架上,由一个人来敲打。云锣响声浑厚;月锣小巧玲珑,声音清脆明亮;事实上,看看它们的名字,就觉得很有意思,像云像月,才有云锣月锣之名,似乎这两种乐器,采集了日月光辉,吸纳了万物灵气,才有了其声音的灵巧曼妙。

    看着巴掌大小的月锣和比之稍大的月锣,记者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小的铜锣,实在是不多见。

    历史遗憾有些绝艺永远失传

    这次表演没有安排大锣,实际上还有大锣加在其中表演。

    据温县文联主席严双军介绍,大锣又名传锣,原在仪仗队的前面,拴于杠下由双人肩抬击打,作“鸣锣开道”的用场,后加入打击乐的队伍中参加演奏。

    唐朝时,还相传乐器马锣也加入鼓乐中进行演奏,马锣较云锣稍大,圆形,面平,为青铜制。演奏时,演员左手提锣,右手握锣板敲击。

    演奏中,有将马锣垂直抛向空中五尺高,落下后用左手接锣继续敲打的动作,或二人相互抛锣击打的特技表演,玩起来很花哨。但遗憾的是,这个绝活在清朝光绪年间就已经失传了,现在更别提有人会表演了。□首席记者 李长需/文【原标题:得胜鼓的绝响激越千年】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东方今报 2010-11-23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唢呐世家传承人——贺德义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