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陈劲松:评乔叶中篇小说《盖楼记》(2)

2013/7/15 15:52:42 点击数: 【字体:

代价、必须以生存的威胁为代价,那它的意义何在?等到人与自然、人与土地的和谐相处难以为继之时,也就是人类自取灭亡之日。在这里,我并不想从情理上对拆迁的利益双方进行居高临下的道德审判,很多时候,矛盾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或者一人一事。就当下的中国而言,对广大遭遇强制拆迁的农民来说,除了在土地上动脑筋,除了打土地的主意,还有什么更直接更迅速的捷径,能够解决现实的困扰和生活的窘境呢?如小说中所说:外出打工有打工的难处;新农合,听着是好经,就是念的时候走样;留守的女人和孩子在家里十分孤单,村里信基督教的人越来越多;什么东西的价钱都涨得比动车还快,就是粮价涨得比乌龟还慢;娶媳妇的成本越来越高,相亲见个面男方都得掏两百块钱的相看钱……这就是当今农村的现实,这就是当下中国的现实!想到这儿,我们这些依靠他们才得以生存得更好的所谓城里人,还有什么理由或资格对他们嗤之以鼻乃至谴责呢?幸而,小说中的“我”作为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孩子,乡村的根儿还没有死,离他们也就不算太远。十几年前,“我”上师范时在作文中写道:“我真的爱这土地,一贴近它,一听到她心跳的声音,我就不想起来……”如今,这心跳变成了野蛮、强悍、锐不可挡的“轰嗒”之声,如同一双穿着钢铁巨鞋的大脚在阔步行进——那是刚刚开始工作的电夯,是张庄的村民们夜间盖房的声响。曾经充满诗情画意的肥沃土地,现在仿佛是一颗心率失常的心脏,一颗得了心脏病的心脏。土地当然没有心跳,土地唯有沉默。这沉默,就是无声的抗议与申诉啊!沉默背后,也许真的有它自己的心跳:生生不息的心跳,蓬勃有力的心跳,雄浑稳健的心跳,恒定绵远的心跳。只是“我”听不见罢了。然而,听不见土地心跳的,难道只有“我”一个吗?乔叶在小说结尾的一声诘问,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也浸入我的心田。

    小说结尾,乔叶特地注明:本文情节属实,部分人名和村民虚构,如有巧合,概不意外。有自愿对号入座者,请坐好。此番声明,既是小说宣传的策略,又是现实事件的投影。只要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变革延续当前盲目拆迁的老路,我相信,由此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还会源源不断,甚至会进一步激化。而反映此类现象的文学作品,乔叶的《盖楼记》虽非第一部,也绝然不会成为最后一部。乔叶曾坦言,“写作是痛苦的,写作是幸福的。归根结底,写作是我人生最重要的选择之一。我的写作历史很短,我希望自己将来的写作道路能够很长。为此我愿意不懈努力。”正是这种努力,让她在2010年凭借小说《最慢的是活着》摘取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但愿她的努力能换来写作上的更大成功。陈劲松【原标题:陈劲松:评乔叶中篇小说《盖楼记》】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新华副刊 2011年09月04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