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何向阳:不甘寂寞 十年磨剑

2013/6/21 9:33:48 点击数: 【字体:


    何向阳,女,中共党员,1966年10月出生,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从事文学理论及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文化研究。十四年来,何向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直不甘寂寞,奋斗不辍,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一个刚走出校门的研究生成长为一位在学术上有着全国影响的人文学者。

  她,研究员,副所长,党支部书记,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代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十五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十大青年新闻人物。多次被选为河南省省直机关优秀党员、省社会科学院优秀党员,并受到河南省委宣传部的通报表彰。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独立承担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她是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最年轻的委员,她是河南省作协最年轻的副主席,也是全国社科院文学所最年轻的副所长。2001年接连获得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理论评论奖、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是河南省文学理论届第一位获得全国性文学大奖的人)两项国家大奖,2002年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02年和2003年,又荣获“冰心文学奖”和第九届“庄重文文学奖”。2001年一人同时获得“河南文艺十佳”和“河南青年社科十佳”称号,为两项荣誉获得者最年轻的一位。2003年7月,还获得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2004年获得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这是她继1995、1998年夺得这两项大奖后第二次同时获得两项省级大奖。她的成绩,多次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望》、《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河南画报》、《教育时报》以及《文艺报》、《文学报》上报道,并荣列“2001年河南文艺十大成果”第二位。这诸多的头衔、成绩集中在一个外表沉静的青年女子身上,有谁知道,在它们后面,一个一心扑在社科研究事业上、视学术研究为自己生命一样重要的年轻学人所付出的超出常人的努力与心血。

  近年来,何向阳研究员出版著作7部(《朝圣的故事或在路上》《肩上是风》《自巴颜喀拉》《思远道》《梦与马》《夏娃备案》《镜中水未逝》),发表论文200多万字。论文20余次被《新华文摘》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收入“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河南新文学大系》多种选集。作品入选中国最新文学排行榜,《中国最佳散文》《中国最佳随笔》《中国散文精选》《中国当代名家散文经典》等。她荣获的奖项不计其数――“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理论评论奖”(1997―2000年度)(2001年);“冯牧文学奖?青年批评家奖”(2001年);“全国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8年)3项全国奖。获河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1995年、2003年)、“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8年、2004年)4项省级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奖(2000年);《当代作家评论》评论奖(2000年);《南方文坛》2001年度评论奖(2001年);“河南省社科联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997年、1998年);“河南省优秀图书奖”、“河南省文学奖”(2000年)、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优秀成果奖等省内外各类专业奖20余项。1993―1994年度、1997―1999年度被评为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优秀党员。1995年被省直机关党委授予“优秀党员”称号。1997年被评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999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优秀专家”。2001年被评为“首届河南省十大青年社科优秀专家”和首届“河南文艺十佳”。2002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针对她近年取得的文艺理论方面引人瞩目的成就,河南省委宣传部给予通令嘉奖。2002年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获“河南省劳动模范”称号。2004年上半年,她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是河南省社会科学战线惟一一位入选的人选,2004年同年被中组部、中宣部选为全国“四个一”人选。

  她的成就在全国学术界与理论界有目共睹。《中华工商进报》评论文章,称她“学院风格与修辞方式显示了治学的一丝不苟”,《大河报》评论称她“以对纷纷攘攘的文学现象的全面观照、对文学理论的深刻领悟、对研究对象内在精神本质的准确把握、细致入微地透辟分析见胜,充分发挥了女性评论家灵敏和细腻的特长。”《书屋》评论其著述“郁积文化厚,有自己的思想”。《自巴颜喀拉》是参加团中央、中青社组织的中国8位学者、作家黄河文化考察活动基础上完成的人文考察著作,应邀在北京中国图书大厦和王府井书店举行了首发、签名售书活动,《南方都市报》评论此著“那一份端庄正大的学者的人间情怀,那一种人类学与人文地理知识相缠相结的宏大视野,那一场行万里路的田野考察式的个性化叙述,源于作者的文化信念”,是“新世纪之初文学的重要收获”。著名学者陈思和教授在《当代作家评论》著文高度评价《曾卓的潜在写作》,称“构思带来了理论上的突破”,“其发现和描述,很有见地和价值”,“其逻辑和雄辩的力量”,“生气贯通,神采丰腴”。《文汇读书周报》称此文使人了解“曾卓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殊的地位与意义”。《12个:1998年的孩子》发表时,《青年文学》将她作为封面人物重点推介,“编者按”称此文“展示了学理性批评在当前文坛的应有价值”。著名学者谢冕在《文学报》著文称该文“表达文学对社会的关怀,文本细密而见功底”。理论家鲁枢元在《南方文坛》著文称她的“批评文本呈现出引人注目的灵活性、变化性、多样性”,批评家李洁非于同刊著文称其“散文介入评论的文体方式超越了传统批评模式”,其“批评者与批评对象的共振关系”的建立,使“她的批评不是旧意义上对文本的读解、诠释、阐发、论述,而成为思想的融流体”,是“有所生长、活血活肉、发性遂情的批评”。冯牧文学奖授奖评语称,“自由的文化想象力使何向阳的文学批评有时成为一种感性化的再创造过程。她视野开阔,思路活跃,治学严谨,……能将细腻的艺术感受与深湛的理性思考融于一体,使其文本展现出丰沛的人文意蕴,她的批评实践注重广博地占有材料,爬梳辩证,沿流溯源,达到对批评对象的深入认识和丰赡繁富的表述,同时富于激情,具有诚恳、真挚的精神品格”。《12个:1998年的孩子》这篇文章的稿费,她全部捐赠给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每日电讯》、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文艺报》、《文学报》、《河南日报》、《河南商报》、《大河报》、《河南工人报》、《教育时报》等多次发表对她的报道和专访,《文艺报》2001年8月24日图文形式推介《青年文学批评家――何向阳》。《南方文坛》2001年第4期开辟“今日批评家”专栏《何向阳评论小辑》。《人民日报?海外版》称何向阳为“活跃于文学批评领域的女硕士”。2001年她作为河南省文学、文艺理论届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作代会。

  如今,已被收入《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优秀专家大辞典》等多家辞典的何向阳并不以己取得的成绩为满足。她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专业学术研究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基础上,关注中国社会转型中各种文化现象,自觉将专业研究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先进文化建设的整体实践中。这是她不懈的理想追求,更是她奋斗的内在动力。从中,她找到了将一己的学术生命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使命联系在一起的东西,那是一种信念,是对先进文化的自觉实践,更是与共和国同命运的中国知识分子献身社会以民族文化传承为己任的优秀传统在新世纪青年学人身上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供稿)【原标题:何向阳:不甘寂寞 十年磨剑】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光明网 2004-10-1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