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范滂:扶正除恶澄清天下

2013/6/17 15:07:21 点击数: 【字体:

 
    “范滂,字孟博,东汉汝南郡征羌人,今漯河市召陵区青年村人。其父曾任龙舒侯相,廉洁正直,受到乡人赞许。”河大历史学院教授、博导李玉洁在接受采访时说,“范滂自幼受到良好家庭环境的熏染,刚直不阿,疾恶如仇。”

  范滂生活的时代正是外戚、宦官专权,朝政极为腐败的东汉中后期。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年),冀州一带发生饥荒,贪官污吏趁机搜刮民脂民膏,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时年才23岁的范滂,被朝廷任命为清诏使到冀州考查各级官吏。范滂对当时官员贪污之事早已痛恨在心,此次出任,决心扶正除恶澄清天下,才进入冀州境内,冀州守令自知所作所为必被范滂查处,便望风解职逃跑了。

  后来,范滂被太尉黄琼征召到三府掾属内,收集百姓谣言,了解民情和官员政绩。这一次,范滂一下子检举20多个作恶多端的刺史、权豪。尚书见他举奏众多,似有不信,疑其多有

  私愤。范滂正色说:“我所揭发的,假若不是作恶多端、残暴凶狠、深为民恨的贪官,岂不玷污了我的笔墨?农民除去杂草,庄稼才能茂盛,忠臣除掉奸佞之人,朝内风气才能清明。我所检举如有不实,甘愿身受刑戮。”一番铿锵的言辞驳得尚书哑口无言。后来范滂见国事艰难,自己的主张和意图无法实施,只好弃官而去。

  汝南太守宗资早闻范滂的为人,就请他到郡府任功曹,掌管人事。范滂到任后,严整疾恶,把那些干尽坏事、声名狼藉的官吏一一清除出去,而对那些德才兼备者,不计出身进行提拔重用。范滂的外甥李颂,是西平王李通的后代,行为不端,为乡人所痛恨,但是他很会钻营,得到了皇帝近臣中常侍唐衡的推荐,要宗资任用他。范滂认为李颂缺德无才,不予委任。宗资因范滂拒不执行他的命令而大发雷霆,并迁怒于范滂手下起草文书的朱零。朱零凛然不惧地说:“范滂刚正的决断,宛如利刀斩朽木,今天我

  宁肯被鞭打至死,也决不违背范滂的决定。”宗资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桓帝延熹九年(166年),范滂在东汉有名的党锢之争中,被诬为结党谋反的党人,而囚禁于黄门北寺狱。中常侍王甫受桓帝专派前来审讯。他质问范滂:“你身为人臣,不为国尽忠,反结朋党,互相吹捧,是何意图?”范滂回应道:“孔夫子说,"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我们不过是正直良善人结合起来,反对为非作歹的人,这怎能是结党营私?我死后,请把我埋在首阳山侧,上不负苍天,下不愧伯夷、叔齐!”王甫听了不禁心有感戚而为之动容,亲自解去了范滂的脚镣手铐。

  桓帝永康元年(167年),大赦党人,范滂获释。灵帝建宁二年(169年),宦官专横跋扈,又大捕党人,范滂便到县衙投案。临刑前,范母携带滂幼子与之决别,范滂对母亲说:“我如今跟从父亲归赴黄泉,是为大义而

  死,也无遗憾。”滂母听言,不禁老泪长流,说:“你今天能与李(膺)杜(密)齐名,死而无恨!”范滂含泪跪在母亲面前,拜了三拜,然后慨然转身对幼子说:“我若唆使你干坏事吧,坏事毕竟是不能干的;我教你做好事吧,可我一生没做过坏事,却也落得这步田地。”过往的行人听了,无不为之伤心落泪。

  公元169年,范滂被处死,时年仅33岁。“范滂到冀州考查官吏时,冀州县令望风而逃;检举贪官污吏和权门豪绅时,驳得尚书哑口无言;缺德无才的外甥李颂虽被皇帝近臣举荐,却遭范滂断然拒绝。”李玉洁说,“这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把范滂疾恶如仇、胸怀坦荡、刚正不阿、任人唯贤、能言善辩、视死如归的古代廉吏形象刻画得形神皆备。然而范滂虽胸怀"澄清天下之志",但是,他生活的时代却是宦官专权、朝政腐败的东汉中后期,这就注定其必不被当时的社会所容,最终遭奸佞所谋害。”记者马国福【原标题:范滂:扶正除恶澄清天下】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搜狐网 2012年09月20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