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千年古城 大禹留踪

2013/6/13 17:28:43 点击数: 【字体:

千年古城 大禹留踪

《尧典》中大禹治水的形象

千年古城 大禹留踪

乾隆皇帝题写禹王亭匾 (李冬 提供)

  在鲁西北平原中部,滔滔黄河之北,屹立着一座古城――禹城。这座城市的地名来源可以追溯至4000多年前,大禹在此地治水长达八年。古老的文明像黄河冲击平原,经时间冲刷留下厚厚积淀。

  1974年,禹城邢寨汪遗址发现新石器中晚期叠压层,在六七千年前,早期先民就已在这里繁衍生息。迄今为止,禹城境内共发现龙山文化遗址11处。近日,记者走进禹城,大禹治水的功绩今天仍有可供凭吊之处,那里流传着始于洪荒年代的勇敢传说。

  □禹治水筑此,以望水势。如今具丘山是一座荆棘丛生的巨丘,但是人们走在这里,经常俯身可拾到瓦片。

  禹城文史研究学者尹继明介绍,若以文字记载,唐虞时代禹城属兖州之域。当时兖州地区地处黄河下游,洪水泛滥,受命治水的禹在此登具丘山以望水势,建城邑为施政中心,最后完成了治水平土,道河入海的丰功伟绩。从那时起,禹城一带的历史文明就与大禹结下了不解之缘。

  “具丘山是大禹治水留下的一处古迹,同时又是一处龙山文化遗址,具有双重历史内涵。”禹城文化馆大禹文化研究学者肖德顺说。

  具丘山位于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十里望村东南,世传具丘为“禹治水筑此,以望水势”。禹城旧志载:“禹邑城西有台,名曰具丘,相传禹疏九河常驻足也。”传说中,大禹率众在此治水时,为观察水势,指挥治水,率众聚土而成一座“高十仞,广倍之”的巨丘,后人称之为“具丘山”。尹继明介绍,也有学者考证具丘为古人择高而居之地,非大禹所筑,但大禹治水时登此丘以望水势是真。

  具丘之土逐年流失,现存具丘遗址8米,占地两千余平方米。如今具丘是一座荆棘丛生的巨丘,但是人们走在这里,经常俯身可拾到瓦片。

  具丘山作为遗址被发现,文字记载于旧志:“‘禹迹亭记’一文中有:见耕夫牧侵掘出,大类王侯墓冢。”明代有人已发现此处为古迹,但未引起人们注意。

  时至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具丘山发现了灰土层,地皮堆积大量陶片,后又陆续捡到蛋壳陶片、石铲、石斧、陶纺轮、卜甲等。经省博物馆专家鉴定:出土物系古人遗留下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具丘是典型的龙山文化遗址。1977年2月23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将具丘山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考证,当时大禹治水的地方,大约在现在的山东、河北、河南等北方地区。大禹治水十三年,在禹城待了八年时间。《尔雅・释文》中载:“禹疏九河,用工极众,沿河工难,众徒惊骇,故曰‘徒骇’。”意为,大禹治水疏浚九河,在此河施工时,用工极多,施工难度极高,众人害怕完不成任务,所以得名“徒骇”。这便是徒骇河名由来。

  □禹朝东面拉弓射箭,箭到禹城西门射中了一棵水蓬棵。精卫鸟叼起那支带着水蓬棵的箭继续向东飞去,飞到一个小山上,禹赐名“蓬莱”。

  大禹是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水的故事妇孺皆知。有学者研究发现,唐虞时代所面临的巨大洪水灾害,由海平面上升而引发。虽然文字记载罕见稀少,但大量的民间传说为这一远古历史佐证,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故事均与此有关。

  在禹城,有“大禹一箭定海疆”的传说。相传,东海龙王为了扩充地盘,发洪水淹没了土地。老百姓逃上了高山凸地,而昔日的庄稼地却长满了水蓬棵。

  首领尧派鲧治水。鲧东挡西堵地治了多年,也未把洪水治下。尧让位给舜后,舜又派鲧的儿子禹治水。

  禹坐着拖车,顺着高地察看水情。他瞅着拖车后面拖出的两道车沟,而两边的水都顺着车沟往洼处流,由此受到启示:挖沟排水。这时,他正好来到禹城城西,在此筑一土丘观察水势。后此土丘被命名为具丘山。

  禹带领各部落民众挖沟开渠,把水疏入东海。奋战几年,洪水退去了一些,但是仍有大片的土地淹没在水里。

  一天,禹把东海龙王请到禹城,要求龙王退水。龙王不允。禹厉声说道:“我先领人挖沟排水疏通河道,再拉土垫洼地,土不够就移山劈岭,一辈一辈干下去,早晚填平东海,填没你的水晶宫。”

  龙王吓出了一身冷汗,又得知禹已将他的爱将大黑泥鳅捉到,只得服输,但只允许送给禹一箭之地。禹欣然同意,朝东面拉弓射箭,箭到禹城西门射中了一棵水蓬棵。

  说来凑巧,炎帝之女变的精卫小鸟,叼西山石头填东海正好归来,就叼起那支带着水蓬棵的箭向东飞去,一口气飞到一个小山上,把箭扔到那里。落箭的地方,因精卫鸟衔来一棵水蓬棵,禹赐名“蓬莱”。

  龙王无法,只好把水退到蓬莱山下。这便是“大禹一箭定海疆”的传说。

  禹城市文化馆研究大禹文化专家秦世森认为,尽管有关大禹在禹城一带治水的文字资料很少,但是禹息故城遗址、具丘山禹王亭、禹堤等古迹,无不证明着大禹确实在此有治水活动。除进一步对古遗址进行挖掘、考察和寻找有关实物及文字资料外,应当对当地流传的有关大禹的传说搜集整理,并对传说进行客观合理的分析,从传说中寻觅大禹在禹城的足迹。

  □在具丘山上修建禹迹亭,以便让世人永记大禹治水的功德。禹迹亭内摆设备案供奉着禹王神像。此后,历代县令都在春节和重阳节时亲赴禹迹亭祭奠禹王。

  禹城地名正式出现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为纪念大禹治水的功德,循禹迹恢复大禹在此所建城邑,改当时的祝阿县为禹城县。其后的1200多年,虽饱经战乱与沧桑,禹城这一称谓始终未变。

  具丘山所在的十里望村,名字也颇有来头。禹城市图书馆馆长程宪利讲述了这个村庄的历史故事。唐乾元二年,禹城县城移迁善村(现老城址)。建成之初,首任县令登城向西眺望。见河西有一小丘郁郁葱葱,绿荫丛中隐现着一间草亭,似有紫气缭绕。县令随问当地一老者:“此系何山?”

  “具丘山。”老者回答,并将禹在具丘山上观察水势、疏通河流之事禀告了县令,并说:“几千年来,当地百姓为缅怀大禹为民造福之德,在具丘山路上栽树、移植花草、结扎草亭,供奉禹王灵位,祈求禹王保护一方百姓平安。”

  县令又问:“此具丘山离县城多远?”老者回答:“离县城十里。”县令随将具丘所在村庄定名为“十里望”。

  是日,县令召县内豪绅三老,商定在城西门内修建禹王庙,在具丘山上修建禹迹亭,以便让世人永记大禹治水的功德。禹迹亭内摆设备案供奉着禹王神像。县令亲率官员民众、携带香纸供品祭祀禹王。

  此后,历代县令都在春节和重阳节时亲赴禹迹亭祭奠禹王。自唐至元,禹迹亭几次被毁重建。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十里望乡绅吴以达、吴以逻召号乡民在禹迹亭旧址建了禹王阁,比禹迹亭有所扩大。

  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广东人曾九皋任禹城县令时,因其治理有方,加以风调雨顺,连年丰收,人民安居乐业。曾九皋称此为禹王护佑之果,所以又募捐修建了禹王亭,并置祭田数亩,刻碑记载――曾九皋亲出碑文匾额。后曾九皋调离禹城,百姓念其在禹城的政绩而捐款刻碑立于禹王亭内。

  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二月,林则徐离京南下,曾在禹王亭逗留一夜,并将其观感记入日记。明、清时期,禹王亭香火大盛。前来拜祭禹王者络绎不绝。不少文人墨客也来此朝拜观光,留下了不少诗词墨宝。这些作品有的被刻碑留存,有的载入县志。

  清至民国时期,禹王亭香火尚盛,每年春、秋季节在此举办庙会。

  □60多年前,禹王亭是一座建在高10米土堆上的四合院,既是寺庙,又是学堂。

  73岁的李克新是禹城市十里望回族镇十里望村人,他对小时候所见禹王亭的美丽景色记忆犹新。

  “60多年前,禹王亭是一座建在高10米土堆上的四合院,既是寺庙,又是学堂。我的爷爷就曾在这里念过书……一年四季,无论春夏秋冬,从远处看禹王亭都是美丽的,我小学、初中、高中时经常去写生。”李克新说。

  据老人回忆,当时禹王亭占地约40平方米,墙用灰色的大砖垒成,顶部用绿色琉璃瓦盖成,其余为木质结构;门扇可伸可缩,二层楼上有高一米八九的泥塑大禹全身坐像,面朝东方,上涂金黄色,间配他色。坐像两侧金童玉女,手持日月龙凤扇。坐像前上方有一刻着“神功千古”的横匾;楼阁前左侧有平房三间,平房南另有一小屋,为看庙之人所住。小屋附近有一棵碗口粗的松树,上挂一口古钟。

  “我记得具丘山比现在大多了,上面就能建四合院,也比现在高大约有十米多,有专门通山上的石阶。不仅如此,具丘山有着十几种树,郁郁葱葱,不知名的鸟儿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天天有善男信女烧香祭拜。”李克新说。

  “文革”期间禹王亭遭到破坏,被彻底拆除,只剩下具丘山。

  今天,禹王亭博物馆修整一新,现已向游客开放。南首牌坊式山门上方,悬挂清朝乾隆皇帝题写的“禹王亭”手迹。拾阶而上,登进山门,坐北朝南的大院顿时跃入眼帘,禹王大殿、东西配殿、钟鼓楼等建筑整齐罗列。

  据了解,2012年,禹城市确立了以大禹文化为依托,城市建设与水系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后,该市编制了《大禹文化水利风景区规划纲要》,计划用5年时间开发建设以大禹文化、水文化为主线的大禹水生态新城,届时大禹文化将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原标题:千年古城 大禹留踪】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众日报 2013-01-2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