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满街又见烧纸人 专家:让"送寒衣"透出文明味儿

2013/6/21 14:40:01 点击数: 【字体:

  
    17日是农历十月初一,民间的“送寒衣节”。天色刚刚擦黑,在市区大街小巷,到处又见到烧纸人。袅袅青烟寄托着人们的哀思,同时也给城市管理部门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街烧纸习俗,我们该如何引导?

  烧纸送寒衣,寄托了哀思和怀念,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崇敬,属于精神上的寄托。“送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三大“鬼节”,也是通常说的“一年三祭”。千百年来,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下来。

  今年农历十月初一前,由于遭遇暴雪天气,道路通行受阻,许多打算十月初一前回乡上坟的人难以成行,最后纷纷改在市区烧纸送寒衣祭奠。

  洛阳理工学院的一位教师分析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如果有关部门不采取措施的话,农历十月初一当街烧纸者将会越来越多。这是由于现在很多民间习俗在农村保留得比较完整,随着一些农民进入城市生活,这一习俗就会被带到城市里的更多地方,而一些城市居民也会渐渐接受这一习俗,每逢农历十月初一便当街烧纸。

  市民俗专家董高生说,“送寒衣”是一种习俗,不能称其为“恶俗”。人们通过一种形式,寄托对逝者的思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忘祖、不忘本”的传承,应当予以肯定,问题是在新形势下如何予以引导、规范,使祭奠行为文明起来。

  董高生说,随着这一习俗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祭奠用品也越来越丰富,从过去单纯烧冥纸,发展到现在烧“服装”、“家电”、“车辆”等,应有尽有。虽然表达孝心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毕竟当街烧纸造成了大气污染和环卫工人劳动量的增加,也容易引发火情,影响交通安全,影响城市形象,很多市民对当街烧纸的行为表示不满。

  一些读者建议,有关部门必须对当街烧纸的行为引起高度重视,多方进行引导,不能放任自流。

  市建委的一位人士说,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有不少民间的街头纪念活动。由于人们能够自觉地考虑他人和公众利益,主动带走杂物,不留下污染,街道很快恢复原貌,人们的工作、生活好像没有受到影响一样。

  一些读者在来电中提出了4条规范引导当街烧纸的建议:

  第一,市有关部门借鉴外地经验,每年在农历十月初一来临前,通过媒体给全体市民发出倡议书,提倡文明祭奠,规范街头烧纸行为。

  第二,城管、环卫部门增强服务意识,在农历十月初一当天傍晚,增派人员,加强服务,指定街道烧纸范围,最大限度减小当街烧纸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

  第三,市有关部门可以发挥志愿者作用,动员志愿者通过影响身边人、亲属朋友,增强文明的辐射力,促进市民加速向文明祭奠转变。

  第四,通过适当途径,引导一些企业捐赠当街烧纸用的盆、盘、板等用具,方便祭奠者处理祭奠后的废弃物。

    总之,市有关部门应当对农历十月初一当街烧纸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出台应对措施,积极进行引导,通过连续几年努力,一定能够使这一习俗在城市透出文明味儿。 (原标题:满街又见烧纸人 专家:让"送寒衣"透出文明味儿)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洛阳网 2009-11-17 作者:王继辉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清明节习俗:扫墓祭祖踏青荡秋千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