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水月洛神》入选中国舞蹈荷花奖大赛

2013/6/20 15:54:24 点击数: 【字体:

   
    人民网河南频道讯 月色溶溶,美神倩影,回味悠长,凄美隽永。作为第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开幕舞剧,由郑州歌舞剧院打造的原创舞剧《水月洛神》用无可争辩的完美征服了挑剔的上海观众,也继《风中少林》之后,再次入选中国舞蹈“荷花奖”大赛。

  郑州歌舞剧院用短短5年时间,在体制创新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道路。《风中少林》和《水月洛神》的成功,也给河南乃至全国文化产业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蓝本。

  守根:厚重的中原文化注入灵魂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1800多年前,三国时代文学名家曹植的《洛神赋》以其浪漫主义手法描写了人神之间的真挚爱情,铸就了中国文化中的美神经典。《水月洛神》正是紧紧把握《洛神赋》的精髓,着意表现曹植性情深处的自由与浪漫,才让我们体验了跨越千年的唯美之恋。

  该剧总导演佟睿睿多次表示,中原文化才是这部舞剧的灵魂。全剧以歌、舞、礼、乐、诗为载体贯穿,并使用传统的十二面汉砖墙表达中原文化,用气势磅礴的河洛大鼓展现独具中原文化的民俗特色,用水墨淡彩为主基调贴近“水月”这一淡雅主题,更好地烘托了曹植与甄宓之间凄美的爱情。

  用编剧冯双白的话说,“厚重的中原文化给《水月洛神》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原文化与现代艺术在美轮美奂的舞台上交融,造就了《水月洛神》这部全新高度的舞剧大作。”

  思变:改革创新走出发展新路

  舞台上,传统舞剧的叙事模式被打破,梦境、幻境与现实相互交织;从天而降的白绫足足飘洒了一分半钟,令人印象深刻;一张大幕承载了所有场景的变换;铁血沙场、银河闪烁、洛水淼淼,都依靠先进的LED屏幕和3D动画表现;戏曲、芭蕾等多种元素也在舞剧中纷纷现出……诸多创新令专家和观众惊叹:这还是传统意义上的舞剧吗?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欧阳逸冰说:“《水月洛神》是大气的、史诗般的、真正向着21世纪中国舞台艺术方向发展的舞剧。”

  改革和创新并不只在舞台上。郑州歌舞剧院院长孙书杰说,郑州歌舞剧院从成立开始就坚持实行投资主体股份制、市场运营项目制、创作人员委约制、主要演员签约制、演职人员聘用制等一系列现代企业运作方式,并以剧目作为无形资产寻找合作伙伴,在改革的路上早人一步。

  郑州市文广新局局长李宪敏表示,正是依靠改革的思路、全新的平台和开放的胸怀,才把国内一流的专家请到一起,组建了一支来自全国的高素质舞蹈队伍。“我们要在中国最古老的文明古都,创建最具活力的歌舞剧院;要在中华民族最丰厚的文化沃土上,打造百年吟唱的经典歌舞。”

  铸魂:精品之魂贯穿始终

  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十二届河南省戏剧大赛上,《水月洛神》一举摘得河南文华大奖第一名。

  荣誉的背后是智慧、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据孙书杰介绍,2010年12月该舞剧在郑州首演后,半年多的时间里,主创人员广泛征求学者、领导和观众意见,查找剧目不足,反思、梳理、修改、调整,进行了大规模的封闭排练。他们还专程赶到文化部召开座谈会,对下一步如何进行更好的加工打磨听言纳谏。

  孙书杰说:“艺术创作精品化,精品演出市场化是我们一贯坚持的道路。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在市场上成功已经为《水月洛神》走向市场提供了很好的模板。”

  据了解,《风中少林》自2004年10月首演以来,先后在海内外40多个城市成功演出200多场,收入2000多万元。仅澳洲巡演就实现票房近2000万元,已经完全收回投资。“在《风中少林》的带领下,我们对《水月洛神》的市场前景也很乐观。”孙书杰说。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评审委员毛时安表示,中原经济的崛起首先是河南经济的崛起,河南经济的崛起首先是文化的崛起。《水月洛神》已成为表现郑州历史文化积淀的一张文化名片。(原标题:《水月洛神》入选中国舞蹈荷花奖大赛)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河南文化产业网 2011-11-02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水月洛神 流风回雪(文艺现场)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