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生育习俗中的祈子情结

2013/8/12 11:12:36 点击数: 【字体:


  眼下临近国庆,正是结婚高峰,如今的新郎新娘,举行婚礼后大多不急于要小孩。

  过去,人们却不这样。那时从结婚之日起,家里人(特别是男方)就盼着生孩子,尤其企盼生男孩,宗法社会强调传宗接代,结婚即为了生子,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扭转。

  于是曾有笑话说,过去男人娶媳妇,专门瞅新媳妇的屁股,若是臀部大而丰满,便非常高兴,认为这样的女人不但会多生孩子,据说还是“宜男相”,能添男丁。

  新娘到了婆婆家,婆婆便盯着她的肚子,希望它快点儿鼓起来。通情达理的家庭,一般在前5个月不急着去祈子,因为女人生孩子是其本能,不必着急,等等再说。但急于抱孙子的公婆,便要去庙里烧香替儿媳祈子,豫西俗称“祈娃娃”,目的是给新娘施加压力,提醒她努力奋斗,快快怀孕。

  说来有趣,洛阳民间非常鼓励这种做法,各地都有“奶奶庙”、“娘娘殿”、“王母殿”,送子观音也很多,这就为祈子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但佛教道场里有这种设施,道观里面也有,庙会的某个角落也有类似的建筑。

  总之,你想祈子的话,不用跑远路,就近祈祷便可,方便得很。譬如洛阳的关林庙,本是祭祀关公之所在,按说关公是不管这事儿的,但是,为了方便群众祈子,关公便分派她的夫人来管理此事。在二殿东侧便有“圣母殿”,内塑关公夫人坐像一尊,由她负责这项工作。

  但据我所知,很多年以前,这座建筑并非“圣母殿”,而是“张侯殿”,殿内塑的是西乡侯张飞像。猛张飞只管打仗,要他为民间送子,想必送来的都是莽汉。人们来赶关林庙会,想祈子,没处寻,碰巧有一年张飞塑像被毁,便索性以武圣关公夫人像代之,易名“圣母殿”,倒也符合社会所需。

  过去,人们把“男婚女嫁,生儿育女,养老送终”看做人生三件大事。生儿育女关系到传宗接代和家道兴衰,因此,人们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繁衍子嗣。为早日实现这一愿望,人们便求助于神灵,希望早得贵子。过去科技不发达,没有“不孕不育症医院”,久婚未孕的妇女,唯一的办法就是求送子神来送子。无子嗣或盼多子多福者,常到奶奶庙求观音送子或去拴娃娃。

  祈子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祈子妇女亲自去,二是由婆婆代替。祈子者来到神像面前,先烧一炷香,磕头祷告,倾诉无子之苦,表达盼子愿望,最后许诺,若能得子,就要还愿,或送金钱或送礼物,甚至是重塑金身等,五花八门,各有承诺。洛阳一般民众家中并无多少金钱,一般是抱走一个泥娃娃,生子后再奉还100个,以示感激。

  若是新盖庙宇,第一批泥娃娃必是本庙提供,先做上100个,便可换来10000个,此后自然由还愿人多多奉还就是了。这样一来,庙里的泥娃娃总是很多,永远不会告罄。前几天,记者到邙山下清宫游逛,还见有成堆的泥娃娃放在那里,任人去拿。

  庙里的泥娃娃,初看上去性别不太明显,两腿之间并无明显区别,但那些想生男娃的妇女,总要拿起来细细地看,要找一个“带把儿”的带回家。带走之前,她们还要用红线拴住泥娃娃,这便是自家孩儿,做了记号就跑不掉。将泥娃娃揣在怀里或藏于包内,一路上不许回头,默念着事先给孩子取的名字,据说这样就有些希望了。

  祈子的数量,一般是只拴走一个泥娃娃,若真想要双胞胎,也可拿走两个,但需多上供品、多许愿,务必向神灵说明。灵山寺“祈娃娃”,曾有这样的传说:一对儿夫妻结婚多年无子,便来“祈娃娃”,见观音殿、三圣殿、老母洞三处都有泥娃娃,又见观音殿里跪拜的人最多,就给送子观音烧了香,磕了头,许了愿,往功德箱里投了钱,拿了个泥娃娃放在身上。临出门,女人见门口还放着一些泥娃娃,又悄悄地拿了一个塞进裤兜里。

  后来,这女人生了双胞胎,很高兴,但其中一个孩子两岁时出了意外,夭折了。当地人说那女子当初心不诚,顺手偷了个泥娃娃,凡是偷来的,就不是自己的,所以观音又把这个娃娃收走了——我断定这是附会,但百姓借此警示人们不可贪心,倒也契合人心。

  女子祈子后怀孕了,便欢天喜地,见人就说:“真灵验!”顺便为庙里做了广告,让更多的妇女去领“实惠”,然后去还愿。还愿时除了带上祈子时许下的礼物外,还要带上供品,燃香磕头,情思悠悠,说一大堆感谢的话,再撇下100个泥娃娃,以便他人祈子时使用。

  如果女子祈子后没怀孕,也不敢埋怨神灵,更不能到处乱说,只好再去烧香。若还是不行,换个庙宇便是,反正天下送子娘娘塑像多得是,虽是一个神,却有无数个分身,换一换重新祷告便是。

  在洛阳民间,民众除到奶奶庙祈子外,还到龙门山庙会和宜阳灵山寺庙会祈子,据说到这两处祈子最灵验。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是龙门山庙会,来祈子的人甚多,偃师、嵩县等县会有很多人来,但宜阳人是不来的,宜阳县有灵山寺,百姓就地求神,自然方便许多。在这两处庙会上,来“祈娃娃”的人成群结队,又多是老太太小媳妇,有人便说这庙会是“老婆儿会”或“祈娃娃会”。

  “祈娃娃”盛行,竟然催生出一个行业,诞生了一个捏制泥娃娃专业村——洛阳近郊李楼的凉洛寨就是这样一个专业村,这里的老百姓都会捏泥娃娃,至今还有人擅长此道。记者曾去一观,发现这里的泥娃娃果然周正,有模有样、栩栩如生,与别处的泥娃娃大不相同。(记者 孙钦良)(原标题:生育习俗中的祈子情结)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洛阳晚报(2011-09-15)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河洛文化中的民俗风情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开封网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