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专家论道元宵历史

2013/5/24 14:48:00 点击数: 【字体: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诗中描写的就是元宵节时的情形。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节日期间,民间习俗众多。人们吃元宵、赏花灯、观烟火、舞龙、舞狮子……那么,各式各样的民俗有怎样的历史渊源和故事,我们一起听听专家们的讲述。

    吃元宵

    开封俗语说“十五扁,十六圆”,即十五吃水饺,十六吃元宵。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是春秋末期,楚昭王归国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体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萍蓬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这天正好是正月十五,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世人就用她的名字来命名。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习俗的记载最早见于宋朝,元宵最早被称为浮元子,人们通常赋予元宵团圆美满之意。做生意的人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元宝。”河南大学民俗专家郜冬萍介绍说,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风味齐全,食料丰富,做法尤多。

    郜冬萍说,到了明朝,人们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明人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其制作方法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美味可口。

    赏花灯

    元宵灯会由来众多。古人认为源自汉代,元宵灯会的源头可追溯至先秦的“庭燎”,即人们在辞旧迎新的时候点火驱邪。汉朝以后,“庭燎”习俗逐渐加入佛教和道教内容,在南北朝后期形成元宵灯会。彭恒礼说:“我们从历史记载可以得知,隋代从京师到地方均有元宵灯会。当时开封属于外州,距离隋都洛阳不远,元宵也有点灯等节庆活动。”

    河南大学民俗专家彭恒礼介绍说,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梦粱录》载:“汴京大内前缚山棚,对宣德楼,悉以彩结,山沓上皆画群仙故事,左右以五色彩结文殊、普贤,跨狮子白象,各手指内五道出水。其水用辘轳绞上灯棚高尖处,以木柜盛贮,逐时放下,如瀑布状。又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灯会的盛景。“由于灯会盛大,元宵灯会百姓观灯的规模也是空前的。”彭恒礼说。

    《东京梦华录》对北宋时期百姓观灯时的情景也有描述:“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这些记载,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时期开封元宵灯会的盛况。北宋时期开封元宵灯会更因为宋室南迁而向南方传播,影响至今,遍及全国。

    放烟花

    元宵晚上放烟花,也是烘托过节热闹喜庆氛围的重要活动。河南省史志协会原副会长沙旭升说,提到烟花,不得不先提爆竹。“爆竹就是用火烧竹子,发出响声。我国爆竹起源很早,春秋末年政治家范蠡在《陶朱公书》中就有:‘除夜烧盆爆竹与照田蚕看火色,同是夜取安静为吉’的描述和记载。”他说,我国爆竹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在火中的爆裂声能够赶走怪兽恶鬼。

    他介绍说,爆竹在唐朝就常出现在文人的诗句中了。唐刘禹锡《畲田行》一诗中就有:“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之句;耒鹄《早春》诗中有:“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之语。宋代诗人咏及此事的就更多了。有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也有苏东坡的“爆竹惊邻鬼,驱傩逐小儿”。还有杨万里的”夜半梅花添一岁,梦中爆竹报残更”等佳作。从诗句中可以看出爆竹的辟邪作用和用于节庆的功能。

    “宋朝火药的发明对烟花的出现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它的发明使爆竹进入了烟花期,它的使用首先出现在军事上和盛大的典礼中。

    南宋时,爆竹、烟火已很盛行,并成为皇亲贵族的娱乐用品,进入市场交易了。到元、明年间,烟花更是“飞入寻常百姓家”,许多诗人、文学家都有有关烟花的记述。而今,每逢元宵节,放烟花更成为大众娱乐的方式,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喜庆。

    祛百病

    元宵节除了吃元宵、看花灯等庆祝活动外,还有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走百病。河南省史志协会原副会长沙旭升说,走百病是古代正月十六夜晚妇女避灾求福的一种民俗活动,明清时尤为盛行。清康熙《大兴县志》载:“元宵前后……民间击太平鼓,走百索,妇女结伴游行过津桥,曰:‘走百病’。”到了规定的时间,妇女们聚在一起,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以此来驱病除灾。在“走百病”时,人们还要“摸钉”,方能求吉除疾。“摸钉”,就是到寺观烧香,用手触摸庙中大门上的门钉,以此祈盼家庭人丁兴旺。

    “有的地方则用烤百病的方式来祛百病。在正月十六这一天,人们收集许多树枝,再加上一些穿坏了的鞋(取鞋与邪的谐音)、破旧的衣服等可以燃烧的东西,点着后大家来烤,寓意让火把自己身上的病患烤走,这是整个正月里最后一件隆重的事。不少地方烤百病时很有讲究,身前身后脑袋腿脚都要烤到,让病魔无处躲藏。也有地方在烤百病时会将孩童的衣服拿来烤热,以期小孩来年健康无忧。”沙旭升介绍说。(付艳波)(原标题:专家论道元宵历史)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汴梁晚报 原文时间:2013-2-2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