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当代 >> 浏览相关信息

走近吴启民

2014/2/19 17:22:24 点击数: 【字体:

    我第一次和启民相遇就有一见如故之感,十多年的交往成了忘年交的挚友。从我了解的点滴事中,让我们从不同侧面看看他是如何待人处事的,看看他的博大胸怀和过人之处——倾资建苑

    和吴启民相识,是从读他的文章开始的。2001年春节,从报纸上看到他写的《甘棠苑记》,这篇不到千字的短文,寓意深刻,精炼流畅,吟诵数遍,深感情深意长,荡气回肠,作者忧国爱民之心,崇清尚廉之情,使我深受感染,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后使我联想起20世纪50年代初期12岁时,考上全县唯一的初级中学,学校就建在陕州 故城的召公祠内,在这里我度过了三年学习生涯。数十年来,许多往事如过眼烟云,而关于召公的传说,却在我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公元前1100年,周成王即位,年仅13岁,周召二公辅佐,分陕而治。召公治理陕邑,不辞劳苦,亲自巡查民情,抚慰孤寡老人。那时,黄河经常泛滥,气候干旱成灾,召公对所辖之地一一察看,沟沟岭岭,村村寨寨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一天来到崤山一带,红日西沉,为了不打扰百姓,他在甘棠树下搭起草棚,休息。百姓知道后,纷纷前来叩拜,召公一一请起,促膝而谈,共议抗旱方案。召示青壮,奋力抗灾,攀涧越岭,寻找水源。召公与百姓一样,早出晚归,一马当先,浇水救苗,样样都干,阡陌之间,无不留下他辛勤匆忙,同舟共济,爱民如子的感人事迹。甘棠树下成了召公议政、听讼决狱、鼓励农桑、抚慰百姓之所。后来,古陕大地留传下了召公垂爱于民的千古颂歌,百姓深感其德,捐资修建了召公祠,让人们瞻仰这位深受爱戴的政治家,使召公风范,载誉天下,甘棠遗爱,留芳百代。令人痛惜的是在兵荒马乱的1926年,棠树被砍,亭殿被毁。1957年,故城又属于三门峡水库淹没区,所剩房舍均被拆除,遗物尽迁,祠院荡然无存。如今,吴启民先生能把这一名胜古迹重新修建,让我能旧地重游,故事重提,确实是人生难得的一件乐事。

    春节过后,负责甘棠苑修建的齐英志先生为征询碑廊内容,在尚未竣工时就让我先睹为快。正式开放后,我又携同家人亲友数次前去观赏。新建的甘棠苑就在召公祠的旧址上,整个建筑占地8132多平方米,历时近两年。它与钟鼓楼巧妙地连在一起,主要建筑有召公殿、清风亭、静心桥、洗面池、廉风洞、诗壁、碑廊、戒石铭、遗爱阁等,布局合理,错落有致。苑内奇石林立,竹木扶疏,粉墙青瓦,雕梁画栋,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加上名家丹青墨宝,诗词佳作,绘画雕刻,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整体建筑围绕召公“劳一身而不劳百姓,乃甘棠遗爱,召伯垂范”之主题,寓情、寓意、寓教于景点之中,突出廉洁、勤政、德政,陶铸后人,教育来者,使人们在观赏美景秀色的同时,陶冶情操,受到启迪。看到这些,使我更加想见到那位甘棠苑的投资者,脑海中早已结识的“朋友”。

    时隔不久,应他相约,我又一次去到甘棠苑。当时,吴启民先生正在甘棠树下掩埋巨石,策划《甘棠诗》的雕刻。他衣着朴素,经人介绍,我们一见如故,被他热情接到客厅,从甘棠遗爱的传说,谈到为官如何清正廉洁,从建苑初衷扯到今后设想,从家庭亲人说到学校社会,成了无所不谈的密友。

    启民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的双亲,特别是母亲对他一生影响最大,每每提及,他总是满含深情,眼睛发润。他清楚地记得,孩提时,母亲的衣衫内边总是缝上一个大布兜,在地头路边见到一粒粮食都要拣起来,装到布兜内边带回家。吃饭时桌上掉个馍花,她都要用手捻起来吃了。她对子女反复教育,人在世上要多做善事,善有善报。吃饭时,如果有讨饭的上门,她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会将手中馍加上咸菜给讨饭吃。对于乡邻,更是乐善好助。父母亲勤劳、朴实、善良的美德深深刻在启民脑海中。就是在他开矿致富以后,就像群众讲的发了大财,成了“腰缠万贯”的“大款”以后,也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朴实的优良品质,除过必要的、推辞不掉的应酬外,从不光顾酒店宾馆,高档消费可以说与他无缘。在建苑近两年的时间里,每天中午总是一碗羊肉泡馍,而被饭馆的老板誉为“喝羊汤的大款”。开苑后,他总是同工作人员一起在大伙上就餐。他是有钱舍不得花的“守财奴”吗?不是。家乡建校修路,资助困难学子,救济贫困邻里,兴办公益事业,哪样都积极参与,光建甘棠苑就花费1200多万元,慷慨之举,有目共睹。

    启民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矿干起,现在已发展到有数千名工人的召威有限责任公司。十多年的苦心经营,内部管理日臻完善,除大事须他定夺外,管理技术人员会把生产安排得井井有条,毋须他更多地费心劳神。然而建苑时从设计到施工,事事处处时时都须他操心。大到整体构思,小到一块石头的放置,他总要反复琢磨,广泛征询意见,然后定出方案。他曾外出到十几个省市参观学习,拜访名家,请来名工巧匠,精雕细刻,使甘棠苑建出自己特色,突出自己的特点。为此,比办企业要苦得多,操劳费心得多,但他觉得有意义。

    甘棠亭台楼阁等主体工程建成后,如何使甘棠苑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吴启民踏遍了大半个中国,求来有朱镕基总理、温家宝总理、华国锋同志、李德生将军、刘海栗先生以及全国书协主席张海、全国书协副主席钟明善及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刘艺、陕西省书协副主席茹桂、石宪章、吴三大、河南省书协主席陈天然、江苏省书画院院长魏紫熙、著名作家贾平凹、电影演员唐国强、刘劲等的书画墨宝,收集挖掘了慈禧太后、郑板桥、于佑仁等有关的手迹。这些书画作品成了甘棠苑的点睛之处,为这座古香古色的建筑增添了许多韵味,每幅作品都是颇费周折,来之不易。就拿苑名这三个字来说,启民先生是三门峡市政协常委、省政协委员,曾通过政协这条渠道,敬请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题写苑名,但李瑞环同志严守政治局委员不能随意题词之规定,征得同意,让全国知名人士爱新觉罗·溥佐题写后让秘书寄来。范曾先生的书画闻名中外,价值连城,国内外慕名求字画者络绎不绝,但能得到的极少。而范曾先生给启民一个人连写带画六幅作品,分文不收,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共同的心愿和信念追求紧紧把他们俩联系在一起,这是金钱买不到的、比金钱不知要贵重多少的东西!

    为了搞好甘棠苑的绿化、美化,启民和老齐四处寻访,行程万余里,斥资三百万,先后从山西移来千竿秀竹,从陕西买来百余盆景,从四川移来紫薇、桂花,从灵宝、陕县移来数百年以上的古甘棠树。又从南阳、卢氏运来奇石,竖起猛虎初禅、恐龙悟道、金犬望月、奇兽朝圣、鳄鱼嬉水等,使苑内形成十步一景的奇观,给游人创造一个赏心悦目、陶冶情操的好去处。这一草一木,一石一景,无不浸透他的心血和汗水。

    2006年六月,又从南阳镇平购回两车巨石,其中三块,轻的15吨,重的22吨,运卸之艰难不一一表述,为把它竖在棠荫会贤后边,同市区单位联系,无一敢于承担,后才西安请来几名技工,十几人连续干了五天,才将巨石竖起,其艰辛可略见一斑。

    2007年春,吴启民由市到省,由省到国家,经过反复协商,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召公文化研究中心在甘棠苑成立,他被任命为研究中心主任。同年4月25日举行了揭牌仪式,国家、省、市领导、专家、学者及新闻媒体记者100余人出席揭牌仪式。在仪式上同时公祭召公,吴启民代表召公文化研究中心宣读了《祭召公文》。当天下午,又召开了首届“召公文化研讨会”。召公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和研讨会的召开,进一步提高了甘棠苑的知名度,扩大召公的影响,对广大公务员树立公仆意识,发扬勤政爱民、廉洁奉公的传统美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召公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后,他通过多种渠道,搜索汇集有关甘棠、召公的资料百余万字,至2010年整理出版《甘棠苑》和《召伯甘棠》4个专集,印刷1.5万册,编印数种宣传彩页4万份免费向社会发放。从2007年起又在《明珠》杂志上办起“甘棠苑”“甘棠遗爱”专栏,广泛宣传召公精神,扩大了影响。

    一个农民企业家,把自己用汗水和心血创造的财富,投入到公益事业上来,并不断丰富苑中内容,增加文化内涵,这种精神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不理解的人说他“脑子进水了”但他无怨无悔,坚定不移干下去,求精求佳。

    看到这些骄人的成就,吴启民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又在筹划着新的蓝图,决心打造出一座“文化金山”。他会在今后的人生旅程中铸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奉献爱心

    日前,又一次到甘棠苑游览,新增不少文人名家墨宝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悬挂在遗爱阁两侧的楹联 “棠苑播慈雨,尘海寄佛心”就是其中一幅。短短两句话寓意深刻,给人以无限遐想,也概括了吴启民这位甘棠苑投资者建苑的初衷。慈雨,佛心是和蔼、亲切、仁慈、慈善、慈爱、慈祥、慈悲的意思,就是让人们到甘棠苑游览后,不仅欣赏优美的景致和典雅的建筑,更重要的是让召公亲民爱民的慈善之心,像雨露一样滋润这世上芸芸众生的心田,使其受到启迪,陶冶情操,积德行善,奉献爱心。
  
    据我所知,吴启民先生就是这两句话的忠实践行者。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他创办经济实体后,经过数年顽强拼搏,苦心经营,事业终有所成。致富以后不忘国家、集体和乡亲,在抗洪救灾、扶贫济困、兴办教育等公益帮扶中,先后捐资数十万元,2006年曾提名为“河南省十大慈善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这些且不一一细说,就拿救助困难学子一项来说,成十年来,通过自己主动联系、亲朋好友介绍、主动找上门、组织分配等渠道,资助困难学生数十名,资金达数百万元。
  
    吴启民先生资助困难学生始于1999年,那时他通过同三门峡市一高、市一中的领导联系了4名被大学录取的特困生,作为联系的扶助对象。其中有自幼父母双亡的李艳,跟上外婆生活,不久外婆去世又由姨家抚养。由于姨夫下岗,姨母无业,一家人生计维艰,拿出李艳的学费确实无能为力。回族姑娘马衡,全家靠父亲打零工、母亲摆地摊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当马衡捧着西北民族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时,一家人发愁的吃不下饭。还有考上郑州轻工学院的宋普峰,父亲身体偏瘫,为治病家里债台高筑,母亲卖塑料袋起早贪黑,所赚无几,家人为儿子学费发愁的抱头痛哭。还有一位王艳艳,父亲早逝,母亲千辛万苦把姐妹二人拉扯成人,手中已无积蓄,根本拿不出女儿的学费。就在他们处于绝望之际,启民表示愿为他们解决所需要的学费,直到学业完成。
  
    吴启民的善举在两个学校引起很大反响,学校想召开一个隆重的捐资助学仪式,更好的向社会宣扬一下,但被不事张扬的吴启民谢绝了。吴启民反而在市教委楼下一家饭店点了饭菜,邀请被资助的四位学生和家长及有关教师一起相聚。他做开场白:“人生相识,信有前缘。今天我们能够坐在一起,这是一种缘分,值得珍惜。”接着他回忆自己饱受磨难的童年:“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深知生活的艰辛。我原来有一个哥哥,12岁时患脑膜炎,因无钱医治,死在医院。母亲43岁生下我,成长中眼见父母日日辛苦,时时向善,每见到可怜人,父母有啥给啥,从不吝惜,有时候宁愿让自己饿着肚子,也从不让求她的人失望。”讲着讲着他眼里闪着泪光,听的人眼内也含着泪水。停了一会他接着说:“我用钱资助大家,开始有人还有点怀疑我有别的什么企图。这不奇怪,因为社会上出现过为富不仁,道德沦丧的事。但大家更该坚信一点,还是好人多。我在党的富民政策感召下,用自己的血汗挣点钱,但我不愿做守财奴,我能拿出点钱为社会尽点微薄之力,帮助急需的人解决一点难处,也算是积德行善。”最后,启民语重心长的说:“我只有一个愿望,用善举唤起人们心中的良知和爱心,人人都奉献出一点爱,让社会大家庭充满温暖。希望你们几个争口气,有出息!”说完启民把26100元分给四个同学。四个孩子手捧现金深深向吴叔叔鞠躬致谢,他们像亲人个个被感动得泣不成声。
  
    2003年,灵宝市阳店乡朱家窝村的李伟考上北京大学,成为这个村第一个大学生,乡亲都为此感到自豪和骄傲。不幸的是入学第二年父亲患病,为了医治花完了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还欠了不少外债,李伟面临辍学。时任阳店乡党委书记陈乐孝得知这个情况后,带头捐款,并动员乡干部奉献爱心。那年因诸多原因,乡干部工资常常拖欠,捐款数额有限。此时,陈书记想起热心公益事业的好友吴启民,把李伟的情况向启民做了简单介绍,启民听后当即承诺,李伟学习期间的费用全部由他承担。
  
    2007年9月的一天,甘棠苑来了三位陌生的客人,一位中年妇女引着两位拄着拐杖的男人,听诉说才知他们是市郊农村的一家三口。原来儿子在上大学期间患病住院腿部动手术,父亲前去护理,一次外出过马路时腿被车撞成了骨折。父子治病需要很大花销,稍有好转就办了出院手续,儿子已无钱再继续完成他的学业。回家后就听村里人讲甘棠苑的吴总是个大好人,找他或许能帮你一把。抱着试一试的心情,一家人找到甘棠苑。面对素不相识的一家三口,吴启民听了孩子母亲的讲述,想到能让这一家人走出困境,只有让孩子完成学业,培养成才,不然这一家,就难有翻身出头之日了。于是他答应为其解决学费~~~元,并鼓励他们要挺起精神,战胜人生中的困难。事后有人说启民你就不怕他是骗子,这样做图的是什么。启民笑着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你见到令你难过的事情,能帮就帮,帮助别人解决难处自己也会快乐。这种事我从来就没想过什么回报,我只相信好人会有好报。”
  
    将钱资助给贫困学生并不完结,每当寒暑假,吴启民有时挤时间把资助的学生集合在一起,谈学习,谈生活,谈人生,了解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临走时启民赠送他们书籍及学习用品。在和同学们的交谈中,启民特别叮嘱,我是把你们当作亲生儿女看待的,希望你们通过几年的刻苦学习,把自己培养成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这就是对我的最好回报。
  
    2006年10月,吴启民把一年前资助的灵宝五高的十位同学邀请到甘棠苑参观,他亲自给同学们当导游,做讲解,使十位同学深受感动。回校后学生宋云龙在给吴启民的信中这样写道:“感谢您为我提供了这么一次有意义的参观学习机会,它将成为我人生中精彩且永不退色的一课。”三六班学生赵肖肖在信中写道:“我会永远记住甘棠苑,记住召公,记住您,做一个永远充满自信不向命运低头的新生一代!”
  
    吴启民的爱心善举像春雨一样,一点一滴滋润莘莘学子的心田,使他们领悟到人间的温暖,增加了前进的动力。吴启民的心意得到受资助学生的领会和理解,他的精神也在孩子们心中悄悄的生根,得到了发扬光大。他们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发奋学习,品学兼优,尽其所能,回报社会。我行从同学们给吴总百余封信中摘其几封就可窥一斑:
  
    1999年考入西北大学的张红敏给吴启民的信中写道:“作为穷人的孩子,我深知苦的滋味,我会珍惜您的帮助。这一段我坚持课余在学校附近打工,虽然很苦很累,但可以使我进步坚强。请您放心,我学习不错,在班里也挺有人缘,最近还入了党。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也像您一样,从一点一滴做起,回报社会,帮助穷人。”
  
    1999年考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王艳艳,2002年被厦门大学录取为公费研究生,他在给吴启民的来信中说:“这与您的帮助和鼓励密不可分,我向您表示感激的同时向您保证,我会再接再厉,不负您所期望的。我真希望赶快工作挣钱,来回报您和妈妈!”
  
    2005年灵宝三高学生李新华在给吴启民的信中写道:“您拿出巨款捐给我们这些素不相识的寒门子弟,这种博大无私的爱,使我终生难忘!我对您最好的承诺是将来也成为像您一样无私奉献的人,把爱心传承下去!”
  
    得到吴启民资助得以继续上学的李伟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更加刻苦,在学校入了党并担任团支部书记,每到假期,就到北京建筑工地上,为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子女辅导功课。他给吴启民得信中写到:“我这样做不是为了赚钱,我要让您倡导的慈善精神发扬光大!”
  
    看着这一封封的来信,吴启民先生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在心里说:“多么有希望的一代啊!”

    情系故土

    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地处豫西边陲的阳店镇李曲村,连年来喜事盈门:新修的柏油路通到了家门口,新打的机井开始浇地了,新校舍落成了,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好事一桩接一桩。村里打算在重阳节前后,请上一台大戏,好好庆祝庆祝,再给村民鼓鼓劲,以夺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胜利。村两委商定后,第一个就向多年来对村的发展倾注心血做出贡献的企业家吴启民发出邀请,让他回来同大伙一起分享这个令人难忘的喜庆时刻。

    吴启民出生在这个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的双亲,特别是母亲,对他一生影响最大,每每提到,他总是含情脉脉,眼睛发润。他清楚地记得,孩提时期,母亲的布衫内总是缝有一个大布兜,在地头路边见到粮食颗粒或能食用的野菜,她都要拣起来或拔掉,装到布兜带回家。吃饭时桌子掉个馍渣,都要用手拈起来吃了。她反复教育子女,糟蹋粮食那是作孽!人活在世上要多做善事,善有善报。吃饭时如果遇到要饭的讨上门来,她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要将手中的馍加上咸菜给要饭的,如有再给盛碗热汤。对待乡亲邻居,更是乐善好施。父母勤劳、朴实、节俭、善良之美德在启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他在《甘棠苑记》碑刻上写的:“父母之慈心善举,深铭吾心。童志初蒙,知贫知苦,向善向义,决意图为。”在他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矿致富以后,就像群众讲的,成了“腰缠万贯”的“大款”以后,也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朴素善良的优秀品质,情系这块生他养他的黄土地和家乡的父老乡亲。

    在启民开始创办企业时,整天忙得焦头烂额。但对村上的事无不时刻挂在心上,不仅经常给村两委成员出谋划策,还尽其所能,身体力行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记得20世纪末,村小学年久失修成了危房。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听说启民同学在县财政局还是个头头,就写了报告,想让他走走门路,能批点修缮费。启民听后想到,全县像这样的情况恐怕不在少数,僧多粥少,何必去凑这个热闹给老同学出难题,再说修建学校是关系到全村下一代受教育的大事,自己责无旁贷。他就给支书和主任说,修学校所用材料钱和技工工钱二分之一由我来拿,剩下村里再想办法。启民先后付了20多万元,不到半年时间,整修校舍20多间,新建了大门、围墙、运动场、花坛,并添置了部分教学仪器和办公用品,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较为舒适的教学环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家家增产,户户增收。但在前些年,集体经济却相对薄弱,干什么事都要向村民摊派,收款成了村组干部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启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对此深表同情,在村里打机井、修路等公益事业急需资金时,先后捐款了10万余元,解决了村内燃眉之急。有一年乡里分摊提成款,那年村里收成不好,再给村民要钱好些户实在拿不出。后来启民知道了,就不吭声到乡里把全村的款费都给缴清了。村干部知道后都说,启民给全村人帮了一个大忙,替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村里还有一些农户,因为种种原因尚未脱贫,有的脱贫后又返贫,生活十分困难。对于这些困难户,启民帮助他们解决过多少困难谁也说不清,但人们一提启民,都是竖起大拇指说,那可是个好小伙,大好人,大善人!但启民想到这样做只能是救一时之急,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像报上讲的这只是“输血”,如何让他们自己“造血”。据此,启民除帮村里上一些种植养殖项目外,还在他创办的公司,帮助村里困难家庭安排就业岗位,先后六十余人。通过学习锻炼,有的掌握一种致富门路,有的学到一门专业技术,有的成为公司管理上的骨干,每人每年收入数万元。这些家庭有了固定收入,彻底摆脱贫困,过上了富裕的好日子。

    长期以来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农民世代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改革开放以后,虽然有所改变,但经济所限,变化不大。为缓解群众“看戏难”的问题,启民从2001年开始,每年农历2月10~15日,为纪念老子诞辰,总要花三四万元,请一台地方戏,为村民公演10场戏,有时还专门请一些名角、大剧团,让男女老少大饱眼福,过足“戏瘾”。

    如今,李曲村人在两委的领导下,经过村民多年的奋力拼搏,已跨入全镇的先进行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家乡的变化使启民从心眼里高兴。“今年回村带点什么东西,表表心意?”他想到。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更应该发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恰好又是重阳节,反复考虑,征得村干部同意,决定给全村30位80岁以上老者每人购买一身保暖内衣,又特意从卢氏山上定购了几十根拐杖,请人烙上“甘棠遗爱”四个大字,届时一块送给这些老人。

    重阳节那天,老人接到这些礼物时,非常激动,老人们热在身上,暖在心里,连连夸奖启民真是农民的好儿子,永不忘故土的企业家!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三门峡市文明办(2012-07-20)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胡葆森:简单,也是一种能力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