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河南坠子之豫东坠子

2014/8/11 18:19:15 点击数: 【字体:

 【河南坠子】是民间曲艺曲种之一,起源于河南,流行于河南、安徽、山东等地。是因其主要伴奏乐器使用“坠子弦儿(坠胡、坠琴)”而得名。简称“坠子”。
 
  一、 源起
 
  关与这种曲艺形的渊源、流变很少有文字记载。自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起,曾引起一些学者、专家的观注,并进行了调研和考查。然究于源起,说法不一。
 
  一说河南坠子起源于“滩簧(我国民间曲艺的一种,清中叶形成于江浙一带)”,是因唱腔有滩簧的成份;一说是1900年前后,源于“莺歌柳”与“道情”的结合。还有一说是脱胎于“三弦书”,后于“道情”的结合。
 
  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经过对河南坠子的历史与渊源的探讨,目前普遍认可的,较为符合事实发展的一种说法则是:河南坠子先是由流行在河南、皖北两地的曲艺“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在曲调、乐器等多方借鉴、相互吸收形成的一种曲艺形式。至今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二、艺术特色
 
  河南坠子的音乐属于板式变化体,以吟、诵的平腔为基础,唱念均以河南方言为语言母体,以中州音均为基准,兼用少量徽白。唱词中,根据不同句式的摊破格律,使用三字崩、五字嵌、七字韵、巧十字、拙十字、寒韵、滚口等唱法,借以丰富节奏和旋律上的变化,表现不同感情。其表演形式以单人说唱为主,演唱者左手持檀木、枣木制简板,合以坠琴边打边唱,或脚踩木梆,自拉自唱。约1905年以后,坠子女艺人的出现,打破了单人单唱的形式,出现了新颖的捧口,即二人对唱的形式,后经逐渐发展,相继出现了三人形式的群口坠子和明确角色分配的舞台坠剧形式。
 
  河南坠子在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衍变后,一直在民间流行,已成为河南曲艺之首。唱腔或古朴苍劲、或清新优雅,曲调、旋律优美、动听,富有强烈、浓郁的乡土气息。既贴近了生活,又易学易唱,甚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三、腔腔流派
 
  河南坠子在河南各地广泛流传以后,受地域语言、风土人情等人文环境的影响,便有了声腔流派的分化。清代末年,在老艺人中已有了“上路坠子了”和“下路坠子”之说。
 
  据艺人相传,最初的上路坠子主要是指在河南境内的颍河、沙河上游地区的坠子。下路坠子则主要是指处颍、沙河下游颍、亳二州的坠子。后来,在河南境内,又出现了东、西路坠子之说。西路主要是指陇海铁路开封、以南部分,黄河以南,京广铁路以西以东地带,其中还包括开封、郑州、许昌、漯河的所谓中路坠子在内。所以,这一路就有三个称谓,即:上路、中路和西路坠子。东路主要是指豫东南的商丘、周口等地的坠子。因豫东受皖北坠子影响很大,两地语言又较接近,于是,东路坠子又包括颍、亳二州境内的坠子。
 
  在艺术特色方面,西路坠子最初多由三弦书(包括莺歌柳、仪封三弦)艺人演唱,脚梆击节为其主要标志,在道情、大鼓书艺人加入演唱的同时,还吸收了河南梆子、越调、曲剧等剧种的声腔,逐渐形成了“字清板稳”“硬弓大调”、高亢明朗、节奏鲜明的艺术特色。东路坠子则多是由道情艺人改唱坠子后,吸收了琴书、丝弦等姊妹艺术的声腔,只用简板,不用脚梆,其唱腔更加灵活、自如,因而形成了柔美、细腻、善于抒情的艺术特色。正是由于东路坠子多是道情艺人出身,原本道情书的中、长篇大书,随之也带进了坠子曲艺当中。如《响马传》、《狸猫唤太子》、《五虎平西》、《回龙传》等。所以,艺人们常说:东路书、西路段。善于演小段儿的西路坠子艺人,其演唱内容多是由三弦书、莺歌柳的短而精的小段子曲目引来,如《蓝桥会》、《三打四劝》、《金钱记》等曲目。
 
  东、西两路坠子虽有一平、一曲、一更一软、曲目上的一长一短之特色,但其唱腔板式和伴奏乐器基本相同,又无其它的严格限制于禁忌,因而,在后来的发展中,经常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及曲目上相互吸收的良性融合状况。
 
  长期以来,河南坠子从道情、三弦书、三东大鼓、枊琴书等曲种移植,继承了大量优秀剧目,后经创编、演绎和加工,积累了一些独具特色书目,包括中、长、短篇书目200余种。保存了相当多的,流传悠久的艺术精品,如《偷石榴》、《回龙传》《梁祝下山》《前唐传》等。“五四运动”以后,及抗日战争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都编唱了不少具有进步思想和鼓舞群众斗争意志的作品。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整理传统优秀曲艺节目、编写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作、改革音乐、表演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四、豫东坠子
 
  1、形成
 
  河南坠子什么时候传到商丘,河南曲艺史上没有记载。从诸多曲艺艺人的口中总结的情况看,大概在清光绪年间传到我市。
 
  据《永城•曲艺志》记载,河南坠子是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永城乔破楼村人乔茂先传入永城县城内。先在永城县城西部地区活动。据乔茂先的女儿乔德侠说,她父亲初演唱时,自己踩打脚梆,自拉自唱。后来发展为一拉一唱,即伴奏者踩打脚梆拉弦,演唱者执简板、敲书鼓,边打边唱。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永城龙岗魏庄的吕岳山(艺名立山)怀抱着鼓,手持简板,坠子伴奏演唱,称为鼓坠。
 
  据虞城县老艺人张志清和胡德胜介绍,虞城县郑集金胡庄的艺人胡明善,约出生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十七八岁时学唱道情,二十五六岁学唱鼓坠。1904年出生的虞城县坠子老艺人邢湘云说:“我十几岁时,听了鹿邑县刘老亭的坠子书后,才下决心由道情学唱坠子的。”
 
  1879年出生的民权县艺人李明贵,1910年前后常在开封相国寺演唱道情,他看到坠子很受欢迎,就学唱坠子,后在睢县、民权、杞县一带很有名气。
 
  睢县的马至川1864年跟鹿邑县的景明生学唱坠子。在我市的农村,至今,还有把坠子称为道情的。
 
  以上这些情况可以说明,坠子传入我市的大概时间及坠子是由道情演变而来的这一发展过程。
 
  早期的东路坠子多由男艺人演唱,如刘中堂(商丘坠子武状元刘世红之父),张志坤(商丘坠子文状元张大贵之父),都是在豫东享有盛名的坠子艺人。刘中堂师承安徽亳县道情艺人李同敬,张志坤师承虞城县道情艺人胡明善。
 
  上世纪30年代以后,商丘涌现了张大贵、刘世红、王玉兰、王玉凤等一批坠子艺人。加之出身于安徽亳县曲艺世家的坠子女艺人邢玉霞、吕明琴以及师承安徽著名曲艺艺人高连元的尤桂琴、戚桂芝等,纷纷聚集商丘,在商丘风土民情的影响下,他们通过交流切磋,兼收地方戏曲和兄弟曲种之长,对坠子唱腔进行了不断的加工和丰富,使东路坠子的风格特色更加鲜明。东路坠子男艺人的唱腔粗犷浑厚,铿锵诙谐,边说边唱,乡土气息非常浓厚。
 
  女艺人的唱腔则有“文派”和“武派”两种不同的唱法。“文派”唱腔音色柔美,长于抒情,以张大贵为代表。1963年张大贵参加在郑州举办的全国河南坠子座谈会,演唱《宝玉探病》,被时任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的陶钝称为“豫东流派的代表人物”,人称“文状元”。“武派”唱腔俏丽乖巧,长于激情,以刘世红为代表。她在演唱中,常常使用赶板夺词的技巧,热闹处起伏跌宕,悲哀处荡气回肠,唱到极处突然甩出一声高腔,直如火车鸣笛,因此,听众送给她一个“绿钢皮”的绰号(豫东人称绿色客车为“绿钢皮”),又号称“武状元”。东路坠子“文状元”张大贵、“武状元”刘世红,加上唱得好、长得俏的王玉兰、王玉凤两姐妹,被人称为“四大名旦”。
 
  河南坠子经历数代艺人传承,不但积累了丰富的艺术语汇,同时还保留了曲艺坠子的幽默、风趣,浓郁的乡土气息,长于抒情、叙事,语言通俗而又有文采的特点,成为独具一格的戏曲剧种。然曾经创造辉煌的东路坠子,如今也面临传承的难题。就东路坠子当下的情况而言,信息时代社会背景下,坠子艺术饱受新文化,新潮流的冲击,其生存已经处于令人堪忧的境地。东路坠子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府、艺人、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梨园网(2014-06-1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