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文艺 >> 浏览相关信息

走进台湾看豫剧——市豫剧团赴台交流演出活动散记

2013/8/6 14:39:50 点击数: 【字体:

走进台湾看豫剧——市豫剧团赴台交流演出活动散记
两岸豫剧团联合演出《三娘教子》,主要演员在演出后合影
走进台湾看豫剧——市豫剧团赴台交流演出活动散记

走进台湾看豫剧——市豫剧团赴台交流演出活动散记
《虢都遗恨》演出剧照
走进台湾看豫剧——市豫剧团赴台交流演出活动散记
记者与台湾豫剧泰斗张岫云(中)、豫剧皇后王海玲(右)合影
走进台湾看豫剧——市豫剧团赴台交流演出活动散记
记者与台湾青年豫剧演员张瑄庭合影
走进台湾看豫剧——市豫剧团赴台交流演出活动散记
三门峡市豫剧团演员为台中市河南同乡会演唱戏剧段子
走进台湾看豫剧——市豫剧团赴台交流演出活动散记
两地演职人员在分别时举行欢送晚宴

    应台湾传统文化艺术中心邀请,5月30日至6月5日,三门峡市豫剧团赴台湾参加为期一周的“2011夏之礼赞·两岸青春豫剧周”文化交流活动。在短短7天时间里,市豫剧团30多名演职人员不顾旅途劳累,从台北到台南,共演出《三娘教子》《虢都遗恨》等6场完整剧目,并与台湾豫剧团进行了面对面交流,使豫剧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在市豫剧团赴台演出和交流过程中,本报记者进行了全方位采访。

    台湾观众渴望看到正宗豫剧
   

    豫剧是河南的地方戏,也是全国最大的地方剧种,是由河南梆子演变、发展而来,又属于一种自然大方的高腔剧种,具有率真、奔放、豪迈的特色。据史料记载,豫剧产生于明末清初,初时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因而发展非常迅速。几经演变、改良,直到民国年间才发展成熟。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培养,仅在河南省,除了省文化厅专门成立了三个核心豫剧团外,各地区及各县(市)都有自己的专业豫剧团;各乡镇或行政村,也有业余剧团,因此豫剧在河南的普及率相当高。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豫剧逐渐辐射到陕西、山西、安徽、湖北、河北等省,喜爱豫剧的全国观众多达3亿。
   
    在豫剧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地区糅合了自己的传统习俗和方言,其唱词和唱腔也不尽相同,形成了豫西调、豫中调和豫东调。这些曲调各具特色,使得豫剧的整体发展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改革开放以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加之社会发展迅速,电视、网络和手机的普及,使传统豫剧面临极大的挑战。河南卫视本着抢救和拓宽豫剧的主导思想,及时开办了《梨园春》戏曲栏目,很快形成拳头产品,为豫剧的推广和深化作出重要的贡献。
   
    台湾豫剧团的前身是“中州豫剧团”。当年,在人民解放军的追击下,国民党部分残余势力败退到越南,其中包括随军的部分演艺人员,豫剧团由此诞生。1953年,该豫剧团被台湾当局接到台湾南部的高雄市,从此落地生根。台湾豫剧团的创始人叫张岫云,她今年已是88岁高龄,被誉为台湾豫剧界泰斗。半个多世纪以来,她从成立剧团到发掘、扶持演员,一路走来,为豫剧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可以这么说,跟她从事豫剧演艺的弟子已遍布台湾。
   
    台湾是一个特殊的地方。自古以来,由于中原人5次大南迁,使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出现了“客家人”这个名称。后来,沿海地区的客家人为了生存远渡台湾,使台湾的客家人越来越多,这些人的祖宗就是河南人。据资料显示,在如今2300多万台湾人中,约1900万人的祖籍就在河南,占总人口的4/5。这些人身在台湾根在河南,虽几经演变,骨子里却始终改变不了河南人的基因。因此,他们对河南方言、河南习俗仍然很感兴趣,对家乡的豫剧自然十分喜爱。
   
    由于历史原因,台湾与内地隔绝了半个多世纪。在这期间,豫剧在河南及周边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台湾豫剧虽然也在传承传统文化,但相对来说,在唱腔艺术和乐器搭配上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台湾目前新生代豫剧传承人都是生在台湾、长在台湾的,对豫剧的舞台语言拿捏不准,与原汁原味的梆子曲调相差甚远。
   
    台湾观众虽对豫剧情有独钟,但他们看到自己舞台上的豫剧与河南卫视《梨园春》栏目的戏曲唱段有较大区别,很多人就更加渴望看到家乡正宗的豫剧了。于是,一些观众直接打电话,要求台湾传统文化艺术中心与内地有关部门联络,请河南豫剧团到台湾演出,使他们真正过一过戏瘾。去年,在两岸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省豫剧二团、商丘市豫剧团成功登台演出,受到了台湾戏迷的热烈欢迎。这次,三门峡市豫剧团赴台演出,无论是剧目还是表演艺术都得到了完全升华。用台湾戏迷的话说,就是给他们送来了一份精美的艺术大餐,使他们终于欣赏到了真正的豫剧。
   
    七天演出六场观众场场爆满
   
    3年前,曾远赴日本演出过的三门峡市豫剧团的艺人们,十分理解台湾观众渴望看到家乡戏的心理,他们在提前精心准备的基础上,不顾长途跋涉的劳顿,倾力表演、伴奏,演好每一场戏,唱好每一个段子,极力使豫剧给宝岛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5月30日零点,所有演职人员将8个大戏箱装上一辆大巴车后,赶往新郑国际机场。他们一夜没睡,到机场后一方面办理登机手续,一方面将大戏箱和舞台行李通过托运的方式,与机场方面交涉。在香港转机过程中,一些演员赶紧翻出台词背诵,灯光和舞美也忙着探讨如何布置舞台,因为第二天上午10时就要在台湾进行首场演出,时间紧迫,不容放松。
   
    位于台湾东北的宜兰县,是台湾传统文化艺术中心的所在地,当晚,剧团人员到这里匆匆吃了晚饭,便到戏馆布置场景,直到11时才结束。
   
    5月31日一大早,所有演出人员来到戏馆,调灯光、定曲调、走舞步、练习入场退场等。当台湾北管乐团和南管乐团演出结束后,10时整,三门峡市豫剧团被隆重推上了舞台。豫剧团团长史茹和主演曾少庚在浑厚的乐器伴奏声中,出演《虢都遗恨》“认子”一折。他们充满激情的唱段立即引吸了所有的观众,整个剧院鸦雀无声,都在静静地享受豫剧带来的快乐。当史茹将最后一句唱词唱完,台下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一些观众禁不住爬上后台,与演员握手致谢。
   
    下午,大型新编历史剧《虢都遗恨》正式与观众见面。观看演出的,除了家住宜兰县附近的观众外,还有来自台湾各地的戏迷,其中包括台湾传统文化艺术中心的工作人员以及台湾文化部门的负责人。三门峡市豫剧团所有人员一丝不苟,默契配合,以唱腔和乐器烘托气氛,以灯光和舞美推动剧情发展,使整部戏曲的剧情在跌宕起伏中变得近乎完美。一个半小时的演出中,观众有十多次鼓掌和喝彩。演出结束后,台湾传统艺术总处专门宴请了演出人员。宴会上,副主任兼台湾国光剧团团长陈兆虎满怀深情地说:“你们演得真是太好了!我在看戏时,流了四次眼泪。”
   
    台湾传统文化艺术中心集戏剧、民俗为一体,在宜兰购地50公顷,先期开发了24公顷的建设项目,拥有戏剧馆、民俗馆、文化广场及民俗一条街等。这里每天都有演出,一些民间团体或学校常常组织人员到此观看。6月1日,根据安排,三门峡市豫剧团将在文化广场的文昌祠有两场折子戏演出。由于气温突然升高,演员们只好顶着烈日登台演出。令人感动的是,这么热的天气,广场上座无虚席的观众竟然没有一人中途离开,直到演出结束。
   
    6月2日,剧团从台湾北部转移到台湾南部的高雄市。一大早,大家将头天晚上打包的戏箱道具装上了车,经过5个多小时的行程抵达高雄。
   
    6月3日,三门峡市豫剧团演职人员观摩了台湾豫剧团演出的大型古装戏《王月英闹殿》后,两地演员开始进行艺术切磋。台湾演员在唱腔中遇到的问题,当面向三门峡的演员求教,三门峡的演员们真心实意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三门峡日报 2011年6月9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开封网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土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