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工艺 >> 浏览相关信息

记宋代官窑钧瓷研究所所长潘世豪

2014/9/25 16:43:00 点击数: 【字体:

    十月初,秋色无限。河南禹州市朱阁大道东段宋代官窑钧瓷研究所朱红色的大门里,摄制组一行的嘈杂打破了庭院的宁静。

    镜头中,雅致的四方小院内栽满了石榴树,路两侧十二根花岗岩座上,安放着造型生动、釉质莹润的钧瓷十二兽首。随即,主人公潘世豪走进镜头中。他穿一身得体的休闲装,笑容谦和。随着镜头摇曳,他开始泡茶,烹汤、焚香、涤器、烫盏,一会儿工夫,香气四溢的茶水从潘世豪手中的钧瓷壶里倾泻而下,其动作娴熟而又潇洒,沉浸于茶与壶的世界……

    这是许昌电视台人物电视散文专题片——《神壶》的拍摄现场。片中主人公是九三学社社员、宋代官窑钧瓷研究所所长潘世豪,钧瓷艺术家,其作品深受业界及藏家好评,被国内外名流大家追捧和收藏。

   “水是茶之母,壶是茶之父。喜欢喝茶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我也是在悟出这个理儿之后才开始研究茶壶的。”潘世豪说,年轻时在部队当通讯员,身边的人喜欢喝茶,耳濡目染,他也慢慢喜欢喝茶和收藏茶壶了,并且慢慢掌握了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后来他萌生了一个大胆想法,希望能借鉴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去做钧瓷壶。

    潘世豪为什么要研究钧瓷壶呢?一天,一位女性客人用他的紫砂壶喝茶,雪花膏、口红、化妆品的味道把茶的味道弄得不伦不类。这使潘世豪产生了做钧瓷壶的念头。2008年春,潘世豪开始创建自己的钧窑——华豫钧窑。

   “当时也有不少人怀疑我既不是祖传,又没拜过师,怎么做?”在质疑面前,潘世豪丝毫没有犹豫,踏上了圆梦的艰难路程。他以研究宋代钧瓷为支点,追求钧瓷的境界、韵味,选窑址、建生产线、购设备、买材料、搞设计、定规划,研究宋代钧瓷工艺。从造型设计、釉料配方到制作烧造,每道工序、每个环节他都细心揣摩、煞费苦心。

   “第一窑出了几件?”

    潘世豪笑着说:“第一窑?什么都没出,而且不仅第一窑,连着十几窑都没烧成,开窑就砸,砸的手疼 、心疼。”

    一把小小的钧瓷茶壶,一个小小的钧瓷茶杯,试了又试,改了又改。眼看着一窑一窑的作品扔进废弃池,潘世豪的内心也在强烈地纠结着。

    潘世豪没有退缩。一窑不行,就再烧一窑,有时候做梦都能梦到在做壶。潘世豪真正体会了什么是“十窑九不成”!

    这时,母亲的一句话,潘世豪开了窍。“烧钧瓷不往膨出(最坏处)烧,就出不来好东西。”就是这句话让潘世豪茅塞顿开。物极必反,留下的才是精品。就这样,经过无数次失败,第一件钧瓷壶烧成了,接着有了第二件、第三件……

    说到这里,潘世豪拿起泡茶的钧瓷壶,用左手中指按住壶盖上的小孔,右手把壶翻转过来,钧瓷壶竟不漏一滴水。潘世豪说:“壶里的茶水之所以不外流,是因为壶盖与壶口的密闭性好。不过,这只是好壶需要具备的要素之一。”

   “除了刚才说的釉料纯净不夺茶之香气、密封性好经得起温度冷热剧变外,还有这儿……”潘世豪掀开壶盖,指给大家看。只见壶内线条流畅,壶底中间高,周边底。“这是我从喝茶中得来的灵感。”潘世豪笑着说,“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往壶中注水时形成旋涡,既不会烫伤茶叶,又有利于茶叶和水充分交融。”

    潘世豪告诉大家,作为一个钧瓷人,每一件作品都必须同自己的生命一样,宁折不弯。艺术人生必须完美,决不能有瑕疵。

   “壶小乾坤大,茶中岁月长。走进茶的世界,大家在那里倾心交谈,一起品茗,一起享受精神的快乐。那是人生的一种承诺,也是一份生活的温情。”潘世豪把他的钧瓷壶称为“壶说八道”,即天道、地道、人道、理道、商道、官道、艺道、职道。一把小小的钧瓷壶容纳了自然万象、天地人伦。

    潘世豪的故事普通却不平凡,如诗所证:“方寸茶壶内,呕血绘乾坤。钧艺数千载,唯愿玉壶春。”“唯愿玉壶春”,反映了他的心际和胸怀。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团结报(2013-10-1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