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许昌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许昌

许昌游

2013/10/30 17:10:16 点击数: 【字体:

 

    郑振光不会想到,在他建成文峰塔390多年后的2006年6月10日,这里会再次以一种特别的形式被世人关注。

  6月10日,中国的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在许昌市博物馆东院、文峰塔下,有关部门隆重举行了有600余人参加的“许昌市庆祝第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启动仪式”。就在这个仪式上,许昌文峰塔被宣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新“国保”。

  这,或许可以看作文峰塔新的开始,或许可以看作许昌新的起点。

  应该说,早在几年前,文峰塔就已经成了许昌的起点。

  许昌要东扩,许昌要发展,文峰塔几乎成了一个标志,因为不久以前,文峰塔还是许昌城区的边儿。那时,许昌城区是以文峰塔为界的,文峰塔以西是城区、以东是农村。

  如今,文峰塔被包裹在了城里,成了现代城里的一道风景。

  2006年6月15日,记者来到许昌市政府,想寻访文峰塔更多的历史和过往。在许昌市地名办,记者见到了李洪彬——许昌地名办主任,他热心地给记者查了历史过往中与文峰塔有关的一些情况,其中有文峰路的来历。在“许市政85年141号文”里,记者看到了这样的文字:文峰路,原名备战路,因备战备荒政治色彩较浓而更名。南起一环路(达市、县界),北止小南海桥,因文峰塔位于路东侧,故名。

  实际上,围绕着文峰塔,过去还形成了一个村,叫塔湾村。但记者这次没有查到。实际上在将来的许昌政区图上你也很难查到了,因为这里已变成了“文峰城市花园”。

  “在更远的过去,文峰塔其实也不叫文峰塔,叫莲花河。”黄留春先生说,“在塔附近还有莲花湖,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河一段段被填,慢慢成了路。”

  也许,这就是历史。

  文峰塔让人记起过往的美丽

  历史上,许昌是有理由骄傲的,实际上,郑振光建塔之前,许昌曾经是中国文风的中心,政治的中心。

  有句古话:“得中原者得天下。”作为中原腹地的许昌,历史上更是兵家逐鹿之地。

  公元189年董卓乱京,第二年二月,董卓因为害怕以曹操、袁绍为首的11路盟军攻进京都,一把火将洛阳烧了,并胁迫东汉王朝最后一任皇帝汉献帝刘协及民众百万迁都长安。董卓乱京期间,并非事事如意的曹操在几经磨砺后,发展壮大起来,并终于在兖州建立了自己的一块地盘。

  为挽救濒临灭亡的东汉王朝,曹操出于政治目的,利用汉献帝的名义统一割据的各路军阀,消除战乱,建立新的东汉王朝,于195年八月引军洛阳入朝天子。这时的洛阳宫室,已是一片废墟,唯见处处灰烬,连住的地方都没了。残破的洛阳显然已不能撑起东汉王朝京都的名实了,曹操便做了一个影响了许昌、让许昌人能够有美丽历史记忆的决定——迁都许昌。
许昌游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全游网 2006-11-2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