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许昌 >> 传统文艺 >> 文艺赏析 >> 浏览许昌

越调:咿呀中演绎的美丽

2013/4/17 15:57:14 点击数: 【字体:


    6月26日,气温不高,头顶上虽没有白花花的太阳,但下雨前的那种闷热充斥着城市的每个角落,让人透不过气来,只有偶尔刮过的阵阵微风还在不断地提醒着人们夏日里尚存的一丝凉意。然而,在市越调剧团团长办公室,两台呼呼生风的吊扇丝毫让人感受不到它正在卖力工作,落座时间不长,记者体内的汗水便不顾礼仪争先恐后地涌了出来。
  
    隔壁不时传来咿咿呀呀的排练声,尽管如今正处演出淡季,但演员们的排练依旧丝毫不敢松懈,因为,“我们是专业剧团。”市越调剧团团长丁慧丽强调。
  
    越调,就是在这里,由他们,传承。
  
    追根溯源话越调
  
    越调,也称“四股弦”或“月调”,以唱、念、做、打、舞戏曲程式为表演形式,唱腔高亢、明快、淳厚、质朴,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调门之说,主要流行于河南西南部,东部和北部,西部地区也有流传。
  
    越调来源说法不一,一说古南阳是秦、鄂、川、湘等地的交通枢纽,商贾荟萃,商贸发达,直接促进了艺术的勃兴。元明时期流入南阳一支“越调”,即九宫十三调中的主调之一,故名越调。也有说越调是所谓“诸宫调”,为宋代中原民众演唱的一种以弦索鼓板伴奏的“宫调”曲子,宋代初年曾被采入宫廷教坊的乐调,逐渐成为戏曲的一种腔调。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史纲要》中则说,越调原为中国戏曲一般地方剧种唱腔的四种调门之一,即所谓平、背、侧、月之月。
  
    越调产生的确切年代,没有文字可考。明崇祯15年(1642年)傅一臣所作《苏门啸》杂剧中的人物,曾提到唱土腔越调。清末民国初年的南阳人张嘉谋在校注(明嘉靖)《南阳府志》中,曾批注产生在明代。
  
    许昌越调在192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分省地志《河南》一书中曾有记载,“越调仅行于西南诸县,邓县、南阳为其根据地,许昌、郾城也常见之,唱后有讴,同河南梆子,音节较为婉转”。据相关部门对越调老艺人访问调查,清乾隆年间,禹县的县衙门及车马行会就曾组织过越调班。
  
    越调的传统剧目有500多个。早期剧目有老十八本和小十八本之说,后来艺人又把越调剧目分为“正装戏”和“外装戏”。“正装戏”是越调原有的传统戏,结构严格,唱词少,道白多,语句比较文雅深奥,如《文王吃子》、《抱火斗》等。“外装戏”则是移植其他地方剧种和根据说唱故事、小说改编的剧目,唱词多,道白少,通俗易懂。约在清朝末年,“外装戏”逐渐代替了“正装戏”。
  
    许昌越调一路辉煌
  
    许昌越调团始建于1959年,由襄城县越调剧团和周口红光越调剧团组建而成,原名许昌地区越调剧团,区划调整后更名为许昌市越调剧团,以历史剧演出为主,兼演现代戏。
  
    1959年,传统剧目《无佞府》“校厂点兵”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开许昌戏曲拍电影之先河。1960年,该剧赴京汇报演出。
  
    1965年2月,现代戏《卖箩筐》《夫妻俩》,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片名为《山村新曲》。同年,此剧应广州军区邀请,为中央领导人朱德、董必武及日本共产党总书记宫本显治演出,受到亲切接见。
  
    1965年7月,现代戏《斗书场》参加中南区会演,陶铸、林默涵等领导观看了演出并亲切接见。9月,《斗书场》一剧被中南区评为赴京汇报节目,10月1日,参加了国庆26周年观礼。10月10日,毛泽东和中央其他领导人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观看了演出并合影留念。
  
    1981年,经改编的传统剧目《白奶奶醉酒》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为彩色戏曲片,并荣获长影“小百花”奖。
    ……
  
    写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因为许昌越调的繁荣与她密切相关,她就是“越调皇后”毛爱莲。
  
    20世纪50、60、70年代,毛爱莲这个名字在中原大地上妇孺皆知。根据自己独特的嗓音特点,毛爱莲把河南地方戏如道情、二夹弦等剧种的优点,巧妙地揉进越调唱腔,创造了“甜、纯、清、巧、情、快”的“毛派”艺术风格,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人物形象,如雍容文雅的洪美荣(《火焚绣楼》),活泼可爱的王玉姐(《招风树》),幽默诙谐的白奶奶(《白奶奶醉酒》),等等。她的得意之作《火焚绣楼》、《白奶奶醉酒》、《李双喜借粮》久演不衰,20世纪70年代,曾在一个城市剧院创每天三场连演1个月的纪录。当年,许昌、漯河一带的农村广泛流传着“破上一月不吃盐,也要看看毛爱莲”的赞语。
  
    “那时候出去演出,群众都是敲锣打鼓,远接高送。”丁慧丽说。
  
    今日越调前景堪忧
  
    如今,那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尽管今日的市越调剧团阵容强大,有9位拥有高级职称的演员,尽管每次外出演出场场火爆,前来观看的群众成千上万,尽管许昌越调在外省声名远播,但在电视、电影等不断增多的娱乐方式冲击下,越调市场日渐萎缩。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又将埋头戏曲的艺术家们一把推向了市场。
  
    “常年颠簸在外;冬天头顶冒烟,夏天登台穿袄;忙时一个演员连演三场,工作时间超过15个小时;为赶场,顾不上吃饭便连夜卸台、装车……如今,也只有我们这些中老演员还坚守在这个舞台上了。”丁慧丽感叹,“如果我们相继离开舞台,那么许昌越调将后继无人。”
  
    “自1993年到现在,我们剧团就没有再进过一个正式演员。越调团有75个编制,除去退休的、过世的,如今在编人员不过44人,其他都是外聘人员,最多时我们聘过40多个,他们都是在剧团实习一段时间后,有能力留下的学生和来自其他剧团的优秀演员,月工资只有三四百块钱。没有正式编制,工资又低,这些新人大多在剧团两三年就不得不选择离开。这十几年来,我们是进着走着,走着进着。艺术生产线上,如果没有固定的人员,要想发展是难上加难。”丁慧丽说,“十年可以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却未必能培养出来一个演员。更何况,如今的戏校已不再有我们当年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考一个班的风光。”
  
    清末时,越调剧种有社班100多个。1957年,在许昌举行的全省越调会演中,参加的越调剧团有16个。而目前,全省能够演出的专业剧团仅存河南省越调剧团和我市越调剧团。“毛派艺术”创始人毛爱莲老师今年已77岁高龄,保护、挖掘、传承越调,时不我待。【原标题:越调:咿呀中演绎的美丽】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许昌网 2013年02月22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