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商丘 >> 走进商丘 >> 印象商丘 >> 浏览商丘

商丘人民淮海战役支前纪略

2014/1/24 16:34:12 点击数: 【字体:

 

商丘人民淮海战役支前纪略   

支前大军 白金中供图 

    解决大军军需的动员会

  在永城市西南部20多公里处,有一个集镇叫裴桥。1948年11月3日上午,一行人从裴桥西北方向走来,他们就是邓小平、陈毅、张际春、陈赓等中原野战军首长以及警卫人员。接着,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裴桥会议,为淮海战役60万大军的后勤保障奠定了基础。61年后,2009年12月20日上午,我和有关人员专程赶往这里采访。

  “由于淮海战役投入兵力多,战役时间长,战勤任务非常繁重。”一路上,商丘市委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谢胜利动情地讲着当年那震撼人心的往事,“豫皖苏是战役的主战场,因此,陈毅、邓小平在柘城即按中央军委的指示部署支前工作,要求豫皖苏中央分局组织建立各级支前司令部。”

  豫皖苏军区战勤司令部奉命建立了豫皖苏区支前司令部。同时决定在商丘设立总兵站,负责向前方运送冀鲁豫各区的支前物资。豫皖苏区下属各区县也都迅速成立了支前机构。

  “在这种情况下,召开一个部署协调会议至关紧要,裴桥会议适时召开了。”商丘市委党史研究室一科科长张艳梅说。

  1948年11月3日,为侦察商丘以东地形和部署战勤工作,陈毅、邓小平率中野前方指挥部部分成员骑马赶往中共豫皖苏第三地委驻地——永城市裴桥集(时属雪涡县)。4日,他们召集三地委、三分区、三专署的主要负责人开会,传达了中央关于举行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具体研究部署发动人民群众支前,地方部队参战,建立永城兵站等事宜。

  邓小平在传达了毛主席、中央军委关于举行淮海战役的指示强调说:“这次战役规模大、时间长,需要耗费的物资多,地委、专署和军分区要不惜倾家荡产,组织人力、物力支援前线!”陈毅司令员接着说:“淮海战役这个仗是要打的,而且会越打越大。你们地委、专署和分区所在的这个地区,对整个作战来说是很重要的。仗打起来,会在这个地区投入千军万马,后勤补给、兵站工作十分重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嘛!”

  裴桥会议结束3天后,淮海战役打响。

  支前掀起了又一轮高潮

  淮海战场上,敌人的兵力逐渐减少,而我军的兵力却“越打越多”。参战的地方部队、被俘虏后参加解放军的国民党士兵、起义的国民党部队,加入我军编制后,我军不断壮大。1948年12月16日,我军决定休整时,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保守估计也有40万人。40万人的后勤补给是个压倒一切的大问题。中央军委指示淮海战役总前委:用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增加给养。粟裕随即召开了由华东、华中、中原和冀鲁豫4个根据地的首长会议,重点研究解决粮食供应问题,并对战区粮食供应形成了一个“五统一”标准:粮票统一,粮食折合率统一,支拨手续统一,运输能力统一,新区就地借粮政策统一。

  随之,支前掀起了又一轮高潮。

  淮海战役在徐州周边地区进行时,江苏、山东人民踊跃支前,为我军取得战役胜利作出重大贡献。淮海战役移师陈官庄地区后,商丘随之成为支援前方的最重要地区。刚刚解放不久的商丘人民,在新政权的领导下,掀起了支援前线的高潮,小车推、牲口驮、担架抬,豫东平原上出现了一支支援前线的“人民军队”。

  商丘建立支前总兵站

  “早在1948年10月19日,中原野战军就研究了在淮海战役中部队所需要的补充和后勤供应问题,并派中野军政处处长杨国宇负责陇海沿线一带的支前工作。”商丘市睢阳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刘承元说。11月6日商丘解放后,杨国宇决定在离前沿阵地不远的商丘设立兵站。11月21日,杨国宇派一连警卫战士押运一列军车到达商丘火车站,随即在火车站挂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商丘兵站”的牌子,并架起电台,将打通陇海线、运来首批弹药和在商丘设立兵站的消息,报告给前方首长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和后方首长邓子恢、李达等人。

  获得商丘已设立兵站的消息后,刘、陈、邓马上回电杨国宇:要在商丘建立总兵站,今后不只是中原军区的军需物资,就是冀鲁豫、晋察冀解放区的军需物资,也都要运送到商丘储备,然后再转到各前沿阵地。为了加强通信联系,中原军区还特别在商丘至永城之间架设了电话线,并决定中原野战军的运输汽车分驻商丘、永城两地,由总兵站指挥。华北局也调派两个汽车团,冀鲁豫军区调派4辆马车、3000辆牛车到商丘,统归商丘总兵站指挥。

  总兵站通过陇海铁路、商曹公路等接收从华北、西北等地运来的大批弹药、衣物、布匹、粮食。当时虽然交通工具不发达,但人民支前的热情非常高涨,支前民工靠人拉、肩扛、牲口驮、小车推,把大批大批的物资运到商丘。据当时任豫皖苏边区一地委、一分区支前司令员的夏仲远回忆,有一次,一队民工从大后方运来了粮食,到了总兵站,刚放下车子,好多人就昏了过去,他们是饿昏的!他们虽然运送的是粮食,但在途中,自己带的干粮吃完了,宁愿饿肚子,也不肯动一粒军粮。

  周边各解放区的支援,使商丘总兵站迅速集中了大量物资,总兵站内出现了一座座“小山”,炮弹山、炸药山、粮食山、布匹山、服装山、军鞋山……

  商丘人民踊跃支前

  “由于这次战役的区域广,只靠火车、汽车运送不能满足前方的需求。”长张艳梅介绍说,“当时的商丘地委就号召各县出民工。号召一发出,数以万计的民工迅速聚集到总兵站。这些民工不顾风雪、路艰和敌人的飞机扫射,采取肩扛、牲口驮、小车推等方式,日夜往前线运送物资。在豫东平原上,商丘支前民工像一股股洪流涌向前线,与几十万参战部队会合在一起,打不断、炸不开,形成一片壮观的人民战争海洋。 ”接着,她向记者详细讲了当时商丘的支前情况。

  保证战争给养  淮海战役庞大的后勤供给完全由华北、中原各解放区人民所支撑,商丘人民对此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处于战场中心的豫皖苏三分区军民柴草用尽,树木砍完,为了保障部队烧柴或做掩体的需要,人民群众不惜卸门板、扒房子。

  组织庞大的运输队伍  淮海战役运输任务的繁重程度是始料不及的,加上隆冬季节,雨雪偏多,道路泥泞,飞机轰炸,更增加了运输的艰难。商丘陇海路南北的解放区人民克服种种困难,形成了一支支斩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共出动以运输和担架民工为主共116.8万人,各种车子867万辆,动用牲口26.3万头,把数亿斤的粮面和各种战勤物资运到前线。他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和牺牲。正是这些支前民工无私无畏、不惜牺牲的奋勇精神,才有力保证了战役的胜利。

  组建担架队,抢送转运伤病员  淮海战役在歼灭大量敌人的同时,也有13万人的伤亡。商丘人民组织了浩荡的担架大军,出动担架6万副。这些担架分为“火线担架”、“二线担架”、“三线担架”,进行了军事编组。他们穿梭在战场的前方和后方,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战役后援力量。

  修路护路,保证交通通讯畅通   经过多年战争,商丘的铁路、公路和通讯设备大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使支前物资及时送到前线,让通讯畅通,修路、架线的民工豪迈提出:战场转到哪里,运输线和电话线路就修到哪里。商丘车站、电信局等单位圆满完成任务,多次受到中原军区的嘉奖。

  地方武装积极配合主力部队作战   豫皖苏一、三分区和冀鲁豫军区地方武装、民兵在战役期间迟滞敌人东调,解放夏邑县城,堵截杜聿 明,追歼孙元良,围歼抓捕零散残敌,阻击李延年、刘汝明兵团,配合陈官庄围歼战,分别毙、伤、俘敌1.8万人和1.5万人,胜利完成了淮海战役的各项战斗任务。

  此外,商丘为战役进行了大量的扩军补兵工作,是输送兵员的主要基地之一,商丘境内还设置了许多的兵站、转运站、食宿站、茶水站。中野后方医院在商丘设立了许多伤员救护治疗所,人民群众不仅让出自己的房屋做医院,还组织众多的人力像对待亲人般看护伤员。

  日落西山红霞飞

  “如今,61年过去了,当年参加支前的民工们,年长的已经去世,年轻的也已是耄耋老人。每一个支前老民工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谢胜利说,“当年,豫鲁苏皖人民提出‘一切为了支援前线’、‘倾家荡产、支援前方’的口号。各地涌现出许多父子争着上前线、妻子送郎去前方的动人场面。妇女们为了不让子弟兵受冻,不分昼夜地缝制棉衣、棉被,甚至把自己的棉衣棉被拆了给子弟兵做衣做鞋。”接着,他向我们讲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

  永城市演集镇汤梁庄汤继祥,淮海战役期间,他婚后第五天,村里有10位年龄差不多大的小伙子到安徽省濉溪县南坪集支前,汤继祥主动报了名。当时,妻子拉住他的手:“村里还有很多人,就你积极!刚结婚,你就不能在家多待两天?”汤继祥劝道:“解放军拼死拼活地为老百姓打国民党反动派,打地主恶霸,连命都丢掉了,你说咱能安心在家过日子吗?分开几天又算得了什么,等全国解放了,天天都能过上好日子。”一连47天,汤继祥把“蜜月”丢在了战火纷飞的支前路上……如今已经80多岁的他,尽管生活非常艰苦,但他从不向组织伸手……

  张震将军曾在1998年夏动情地回忆了永城人民的支前情况:“大军云集,物资一时供应不上,很多物资要在当地筹集……永城人民真正做到了‘倾家荡产全力以赴支前’。米面粮草自不用说,单是为了修筑前线工事、为给战士们烤火取暖,就把所有的门板送上前线,把所有的树木锯掉送到前线……所有的树都锯光了,就拆家具、拆房子……战役过后,几乎是家无余粮,村无树木,房无上盖,十室九空,但他们没有丝毫怨悔之意,有的只是战役的胜利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其实,不仅永城的支前如火如荼,整个商丘市乃至豫皖苏、冀鲁豫等根据地都是如此。听着他们的感人事迹,我的眼眶湿润了。此时此刻,我才真正理解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的真正动力”这句话的含义。

  记者 马国福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法制报(2007-11-24)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回望宋朝时期的商丘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