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商丘 >> 传统文艺 >> 文艺知识 >> 浏览商丘

虞城花鼓戏的百年兴衰

2013/5/2 14:56:19 点击数: 【字体:


    起虞城花鼓戏,估计年龄在五六十岁以上的人都有点印象。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虞城花鼓戏曾在豫东地区乡间兴盛一时,虞城花鼓戏班子经常到我市各地演出,大受欢迎。

  据传,花鼓戏起源于唐代中期。据《河南曲艺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夏邑申怀德等人赴砀山学艺归来,豫东始有花鼓。据老一辈花鼓戏艺人回忆,虞城花鼓戏至少有上百年的历史,由民间小调及本地地方剧种演变而成,形成时期应为清末。

  然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随着电视等各种娱乐方式的普及、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由此导致的群众欣赏口味的改变,使这一地方剧种逐渐没落,一度处于濒危状态。2009年,这一古老稀少剧种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抢救性发掘。

  近日,记者在虞城县李老家乡大胡楼村采访,终于有机会领略虞城花鼓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源自民间的稀有剧种

  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后,虞城花鼓戏非常活跃,民间成立了大大小小十多个花鼓戏班子,大都是以班主所在地命名。

  花鼓戏脱胎于民间舞蹈和民间小调,是在丑、旦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在丑、旦的演唱基础上加入了小生的行当。男演员着装一般为头巾、上衣、彩裤、靴子等,称之为“鼓架子”;女演员着装为假发、头饰、上衣、彩裤、裙子、拐子(脚跷)等,称之为“妆”。道具以扇子、手绢为主。

  花鼓戏班的演员一般有七八人,有“七紧八松六抓瞎”之说。乐器以打击乐为主,领奏乐器为花鼓,伴奏乐器为大锣、小锣、梆子、手镲,无弦乐。

  民间有“唱花鼓,不用提,一桌几登一领席”的说法。花鼓戏的表演形式比较简单,演出舞台多用太平车搭建或凑高岗、打地摊,一张桌子、几条长凳、一领苇席就可供演员演出使用了。新中国成立后,花鼓戏有所发展,尤其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出现了多行当连本戏,如《粉墨记》、《花亭会》等。多行当连本戏在“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的基础上增加生、净等行当,剧目也从原来的以小戏或小折子戏为主,逐步变为故事完整的剧本戏,声腔也随之得到完善,成为一种地方戏剧种。

  质朴无华受群众欢迎

  花鼓戏有传统剧目50多个,以表演“三小戏”为特色,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剧目的故事多取自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通俗话本,表现内容多为伦理道德,追求婚姻自由,要求个性解放,提倡朴素的伦理美德,歌颂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等。特别是那些生活气息浓郁、轻松活泼的喜剧和嬉笑怒骂、泼辣热闹的剧目很受观众欢迎。剧目语言生动,多从民谣、俗语、巧话、歇后语中提炼对白和唱词,有时甚至以极其朴素的生活语言入戏,吐字清晰,通俗易懂。

  比如在“跑场子”时,生、旦上场边扭动身躯、作出各种舞蹈动作,边来上这么一段对白:“吁!”“吁啥,二哥?”“不吁二妹你就跑南地啃麦苗去啦。”“二哥你咋不晃啦?”“我不晃啦,晃掉毛不能过冬,二妹……”

  这段插科打诨式的对白,来源于生活,轻松生动,经常引爆全场一片笑声,很好地调动了现场观众情绪。

  在表演上,花鼓戏既承袭了民间歌舞中的扇子舞、手巾舞、矮子步、打花棍、打酒杯等,又从劳动生活中提炼出“端鞋筐”、“背柴”、“担挑子”等舞蹈动作,惟妙惟肖。

  66岁的当地人胡宽善回忆当时的盛况说:“最兴盛的时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许多村都有戏班子,一个班子有二三十人,跟现在正规的剧团一样。农闲的时候,到周边几个县挨个演出,成本的戏一唱半月,一出小戏最少也能唱个三五天,可受欢迎了。”

  现实中的艰难生存路

  可以说,花鼓戏从音乐唱腔、表演形式到舞台艺术都简朴无华,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正因为如此,记者在采访时,经常会联想到东北的“二人转”。

  然而,与东北人“宁缺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狂热不同,如今花鼓戏呈现出市场低迷、后继乏人的局面。出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花鼓戏老艺人相继去世,如今经常负责为记者和各界人士介绍花鼓戏的是50岁的花鼓戏第四代传人胡玉西。他有些无奈地告诉记者,虽然一直不断有各级媒体以及文化、戏剧界人士前来探访花鼓戏,但他们的演出机会仍然很少。最近几年,只有在县文化部门组织一些“送戏下乡”等广场演出活动时,他们才有机会在公众面前亮相。

  就连组班子演出也不是那么容易。“由于演出市场萎缩,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老一辈的就不怎么演了,现在全靠我们这些人50岁上下的人。接到演出通知,我就挨个给他们打电话组织,大胡楼、李油坊、朱庙这么多个村,也就能找出来三五个人,唱段折子戏,应付应付一般演出。”胡玉西说。

  大胡楼、李油坊、朱庙都是曾经组过花鼓戏班子的村。如今,村里的人都在为生计奔忙,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花鼓戏的传承面临难题。“都是为了生计。要学好花鼓戏,没个三五年的工夫不成。这期间,你总要先能生活下去。就算学成了,我们偶然接个演出,一天下来能落个百十块钱就算不错的了。”胡玉西说。他们这一代花鼓戏传承人年龄都在50岁上下,从艺多多少少也有二三十年了。然而,所有人都没有收到徒弟。

  花鼓戏以往多是家族内传承。胡玉西有一儿一女。记者有些好奇地询问:“您的儿子和闺女有没有兴趣学这个?”他觉得好笑地说:“我两个孩子都是大学生,哪能干这个?”

  在虞城县文化局,记者见到了工作人员悉心整理的唱词、曲谱等文字资料,还附有一些基本舞蹈动作的图解。

  据了解,花鼓戏的衰微可上溯至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传统农耕文明的逐渐消失,大批年轻人远离故土进城务工,“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也面临终结。另外,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娱乐生活日益现代化,看戏听曲也已经成为陈年旧事。 在这种局面下,如何培养、扩大听众群,开拓演出市场,在舞台上保持勃勃生机,这是花鼓戏传承面临的最大难题。【原标题:虞城花鼓戏的百年兴衰】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商丘日报 2012-05-1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