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商丘 >> 名人名家 >> 名人与河南 >> 浏览商丘

求官辞官去复来——高适在商丘之五

2017/5/26 16:20:32 点击数: 【字体:

求官辞官去复来——高适在商丘之五
资料图

  几年前,在坊间曾经流行过一个短信段子,说的是一个人如果在20岁不英俊、30 岁不强壮、40岁不富有、50岁不智慧,那么,他这一辈子就别想再英俊、再强壮、再富有、再智慧了。一般情况下,人在30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有哪些缺点和优点了,能预见自己能走多远、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
 
  高适属于例外。他在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的时候,已经44岁了,还过着一贫如洗的日子,连酒钱也付不起,有诗为证:“丈夫贫贱应未定,今日相逢无酒钱”(《别董大二首》)。而两年以后,他46岁,搁现在来说,过了提拔的年龄,而他却逆袭成为封丘尉(主管社会治安之事的小官)。这一命运的改变主要得益于一位朋友的举荐,这个人就是当时的“开元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高适对张九龄很崇拜,在他的诗中曾经几处引用过张九龄的诗句,又与时任宋州刺史的张九皋是好朋友。张九皋看高适颇有诗才,却仕途不顺,而年龄渐长,想帮老高一把。据《旧唐书·高适传》记载:“(高适)客梁宋间,宋州刺史张九皋奇之,举有道科中第,调封丘尉,不得志,去。”从这里可以看出,高适好不容易弄个一官半职,却并不称心如意,终于在天宝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
 
  他在《封丘作》一诗中写道: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老高说,我本来是个在宋州孟渚泽周围打鱼砍柴的人,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早晚高兴了就在草丛树林间吼上几嗓子,现在当个位置低下的小官,却要经受尘世扰攘之苦。原以为这封丘小城没有多少事情可干,可一旦当上这个维持地方秩序的“县尉”,什么事都有时间限制。那些拜迎长官的繁文缛节已经令我心力交瘁,再让我去干欺压百姓的事情更让我于心不忍,感到悲哀,回到家中还要受家人的嘲笑。现在看来还是应该以耕田为生吧,世事人情都交付给那东流而去的江河之水。我梦中都在想念着的故乡啊,你在哪里?只是为了报答君王才迟迟未归。到现在才知道那个叫梅福的人数次上书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还不如像陶潜先生那样弃官而去,写一首《归去来辞》吧。
 
  这首诗表现了高适当了封丘尉之后思想感情上的矛盾和痛苦,几欲解职归田,又因为“衔君命”而迟疑不决。其“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的遭遇令人同情,此联也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高适初入仕途,尝到的滋味令人沮丧。第二年,他便奔向西部,投奔到唐朝名将哥舒翰的门下,当了一名“掌书记”(掌管军务、民政等方面的秘书)。从此开启了高适仕途高歌猛进、终将大器晚成的政治生涯。在接下来的平定安史之乱中,高适为李唐王朝使尽了浑身解数,而对于热爱着的古诗写得越来越少了。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商丘日报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燕歌一曲成诗名——高适在商丘之六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