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商丘 >> 商丘工艺 >> 工艺与品牌 >> 浏览商丘

泥土“捏”出的文化产业——探访柘城“泥人李”

2013/4/9 15:45:47 点击数: 【字体:

泥土“捏”出的文化产业——探访柘城“泥人李”


    “猪拱门”是李秀山最近根据农村生活创作的作品,惊慌的猪、手持木棍的妇女和可爱的小孩,让人感受到了生活气息。

    以泥土为原料,以生活为原型,小小的泥塑作品,却能化腐朽为神奇,并走上了文化产业的大舞台。

“泥人李”的泥塑作品具有典型的中原泥塑特征,所塑造的人物饱满质朴,线条浑圆富有弹性,构图简练,制作手法娴熟,具有传统性、夸张性和生活气息,出神入化。

2005年8月,北京博物馆和中央文物学会文物鉴定专家组组长吕济民教授来到柘城县远襄镇南街村考察,对该村李廷芳、李秀山父子的泥塑作品大加赞赏。吕教授说:“柘城的‘泥人李’简直能和天津的‘泥人张’媲美。”他欣然写下了“奇技艺高”的题词。

在柘城县远襄镇,有一座别样的建筑物分外引人注目,这就是李秀山泥塑艺术馆。

初冬时节,遍地苍凉,可在李秀山泥塑艺术馆里,看着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泥塑作品,却让人感觉到生活是那么充满生机与活力。

你看,孝顺儿背娘赶集神采飞扬,夹着香烟、跷着二郎腿的媒婆口若悬河,挑着担子走村串巷卖香油的老汉舀起一勺香油,递到一个来买香油的老汉鼻子前,神情活灵活现……艺术馆内,每一件作品都惟妙惟肖,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中一件花了两个多月时间制作而成的作品《搏》在第三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上获得银奖。

这个藏匿于乡间的艺术馆,珍藏了李廷芳、李秀山、李亚伟祖孙三代泥塑传人的300多件泥塑精品。该馆是目前我国首家个人泥塑专业艺术馆。目前,“泥人李”泥塑艺术已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耍货”到艺术品

说起泥塑,只要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可能都不会陌生。因为泥塑只是孩子们的玩具,用农村的土话说叫“耍货”。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泥塑已经不再仅仅是小孩的玩具,它更多地承担了人们对往昔的追忆,点缀着人们的生活。泥塑艺术开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作为一张名片,展示着古老而灿烂的中国农耕文明。

“泥人李”的第四代传人李秀山,年过六旬,是柘城县远襄镇的一个农民,由于受爷爷、父亲的影响,李秀山从小便迷上了画画和“玩泥巴”。李秀山的父亲李廷芳曾拜商丘著名民间泥塑艺人曹继先为师,学习泥塑工艺,师徒参与了火神台等庙宇寺院的大型泥塑创作。

“在我记事的时候,泥塑已经不时兴了,我们家的泥塑当时主要以佛像为主,摆在大小庙宇里。”指着一个新落成的关公像,李秀山仿佛又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1973年,李秀山进入商丘师范学校美术进修班学习。之后,李秀山开始跟着父亲正式学习泥塑。经过潜心苦练,李秀山掌握了泥塑工艺的基本技法,开始以捏泥塑为生。“其实我真正开始做泥塑是在1997年,因为那时政策都开放了,民间艺术允许搞了,创作没有限制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十年的刻苦学习,李秀山的泥塑作品因具有浓厚的民间传统特色和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形成了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的艺术特色。

李秀山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农村,所塑人物饱满质朴,线条浑圆而富有弹性,构图形式简练,制作手法娴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作品《欢天喜地》以农村结婚的情景为主题,头顶红盖头的新媳妇在伴娘的搀扶下,一派喜庆热闹迎亲景象。李秀山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我对农村生活有感触,我就从这上面找题材。”

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也让李秀山的泥塑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大奖,作品《搏》荣获第三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银奖;作品《炎黄二帝结盟》荣获第四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金奖;2005年,他创作的民俗生活题材的婚丧嫁娶系列及古代民间故事、民间传说系列等颇受专家好评;2007年,“李秀山泥塑”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在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同年,李秀山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大使。

如今,李秀山的两个儿子都继承了他的泥塑传统手艺,就连他的年幼的孙子、孙女也能露上两手。

从“穷人活”到规模经营

其实,李家开始并不是做泥塑的。“泥人李”的第一代掌门叫李茂功。他13岁开始学习雕花木匠工艺,在清嘉庆和光绪年间闻名于商丘周边地区。但那时候艺术不值钱,连糊口都困难,他穿的棉袄都露着套子。李茂功的儿子李廷芳自小耳濡目染,也掌握了雕花技艺。但由于赚不到钱,李廷芳把目光投到了其他行业。 那时候,建庙宇非常兴盛,两三公里远便有一座庙。李廷芳发现,为庙宇里塑神像很吃香,有心计的他便留心寻找老师。当时,有个搞泥塑的师傅叫曹继先,徒弟收了几十个。李廷芳去拜师时,他已经70多岁了,不愿意再收徒弟。后来通过熟人多次说合,李廷芳才如愿以偿成为他的弟子。

李廷芳学捏泥人后如鱼得水,很快掌握了各种要领,3年后学成出师。他带着全家人开始了泥人制作,并兼顾竹马、旱船、龙灯、戏剧服装的制作,很快就干出了名气,被人誉为“泥人李”。

而自从李秀山做泥塑开始,就已经把泥塑作为一个产业来经营。

“现在塑造一个大型神佛像要七八千元,我们手里的活已经排了好几个。”李秀山说,现在天气转冷,就不再塑造小泥塑,都是在做大型神佛像,收入十分可观。比如修一个庙,要安排几尊大神,仅这些神像下来,就会有两三万元的进账。用他的话说,现在他们把神像修缮作为主要工作,也是要“用文化养文化”。

“因为老辈子都搞这,我们做工精致,建大型庙宇的、修缮神像的都会来找我们,以前我们主要就是以这个为生活。”李秀山告诉记者,但是,10年前修缮一个神佛像才一两千元,一个大型观音才3000元,一个作品至少要月余时间,费时费力,与现在的情景完全不同。

如今,泥塑已经不再是“越做越穷”的手艺,而成为了一门民间艺术,成了“香饽饽”。现在,“泥人李”泥塑作品的销售渠道多样,有网上直销、有政府采购、有礼品批量……仅泥塑礼品一项,每年的收入就不低于10万元,一个小小的泥塑硬生生地被他们做成了一个大产业。

从“家庭式”到资源整合

随着“泥人李”的声名鹊起,作品开始受到国内外收藏者、购买者的青睐,订单不断。但在热闹繁华的背后,亦隐藏着某些困境。

“现在我们全家人都做泥塑,我的二儿子是中央美院毕业的,儿媳妇是清华大学美术专业毕业的,现在都在家一门心思地搞泥塑创作。因为他们有***、有见识,就主要让他们负责泥塑礼品的创作,泥塑也要与时代接轨。”谈起泥塑产业的发展,李秀山欣慰地告诉记者,他已经给孩子们分了工,大儿子李国柱已经做泥塑一二十年,经验丰富,就让他负责庙宇这一块;二儿子李亚伟有学历,就让他专门做泥塑礼品开发。而李秀山自己主要是以设计作品为主,他也在不断创新思路,创作精品,下一步准备专心搞系列泥塑创作,把“泥人李”的牌子做大做强,打出影响力。

李秀山说,以前他们都是家庭式的小作坊,创作思路也比较守旧。如今,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只有打破常规,整合现有的资源,全面对泥塑文化进行开发和利用,才能缔造欣欣向荣的泥塑文化产业体系。

李秀山认为,当前的泥塑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产品缺乏创新。在生产方式上,至今仍停留于传统的家庭手工作坊形式,设备简陋,导致产品生产达不到规模化,不利于走进高档艺术品行列;在经营方式上,销售渠道应该更加多样化,不能只坐等客户,要全面开发市场。

为此,两个计划已经在李秀山的脑海里酝酿许久,并将很快付诸实施: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具体工作是在十八大召开前,到商丘、郑州、北京等城市做“泥人李”泥塑作品展览,提高“泥人李”的知名度;二是明年上马实体店项目,先在商丘、郑州两个城市开店自主经营,打探市场后,再扩展到其他城市,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泥人李”专营店。他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家人的不懈努力下,“泥人李”泥塑产业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原标题:泥土“捏”出的文化产业——探访柘城“泥人李”】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商丘网 作者:高会鹏 2011-11-30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