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三门峡 >> 传统文艺 >> 文艺知识 >> 浏览三门峡

三门峡地区民间音乐与舞蹈

2013/12/16 9:05:15 点击数: 【字体:

 
    生活在黄河之滨的三门峡人民,在千百年的生产劳动中创造了古仆的民间艺术。有剪纸、刺绣、草编;有民间社火、各种舞蹈、管弦民乐等,表现出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门峡市的民间舞蹈,以狮子舞、龙竹舞、旱船舞、高跷舞为主,风格迥异,丰富多彩,散发着浓郁纯朴的泥土芳香。其中大部分是在传统节会中表演,春节、元宵节最为集中。舞者身着盛装,载歌载舞,为节日增添欢乐气氛。
   
    (一)界北花鼓 又名地唠子,流传于三门峡市卢氏界北一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卢氏花鼓与外地花鼓不同,表演者从来身不背鼓,而是以儿童表演为主,音乐伴奏为击乐,由于花鼓的鼓点打得花稍、脆活,与欢快的舞蹈配合默契。所以看花鼓不光是看表演,在一定程度上是看乐队伴奏,因此界北花鼓以场外鼓乐伴奏特点而得名。
   
    (二)界南花鼓  俗称过街唠子。这种舞在卢氏县西南山区一带比较盛行。表演形式同界北花鼓大同小异,由二人或三人表演,扮演者仍是儿童。表演内容有《小放牛》、《白蛇传》等,常用动作为“圆场步”,队形变化较为简单,表演者转圈、穿插等。演唱曲剧调和各种民间小调,弦乐伴奏。
   
    (三)陕县花鼓  流传于三门峡市陕县一带故而得名。每逢灯节、庙会活动时,“花鼓”在社火队伍中间进行表演。陕县花彭表演者有三人,三个男子分别扮演“花鼓女”、“相公”、“丑旦”。陕县花鼓的表演没有唱腔,舞蹈动作随着社火锣鼓队伴奏进行表演,通过舞蹈表现了古代青年男女追求爱情的强烈感情并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四)三条腿  流行于陕县大营乡,在“坠子”的基础上吸收了高跷的演技,又创造了四条腿。这种表演形式比高跷、平垛、坠子演技高难,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富有力量。高跷的表演形式灵活多样,不受人员限制,多则近百人,少则几人。里面的行当有武生、小丑、三花脸等。节目内容丰富,多数是戏剧故事,道具根据扮演人物而定。表演者身穿戏衣,胸挂小牌,牌上书写四字成语,走着秧歌步。高跷高1.7米至2.3米,最高有3米以上。三条腿高跷功夫难度较大,因而限制了它的鼓点节奏不能过于复杂,一般以汉地的秧歌鼓点为主,在此基础上,穿插变化,节奏显得十分明朗,便于配合表演者。
   
    (五)渑池棒棒鞭  又名打花棍,起源于山西平阳,后流传于渑池县仁村乡发科岭村。棒棒鞭的道具比较简单,演出场地不拘,街道、广场、台上台下都可。乐队伴奏开始只有板胡、手板、梆子、二胡、笛子,后来又增加了唢呐、坠胡等。
   
    (六)陕县棒棒鞭  流传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演出时,人数不限,有男有女,扮演的角色有花旦、小丑、老旦等。棒棒鞭初期,只是在婚娶、迁宅、节庆时人们才在一起载歌载舞,此后开始参加庙会演出,最后发展到舞台表演。
   
    (七)义马狮子舞  起源于三国,盛行于南北朝。解放初期,狮子舞的表演一般是为了婚娶、节庆等,人们相聚歌舞,以示吉利。义马狮子舞表演有自己特定规矩和程式,大狮子叫“太狮”、小狮子叫“少狮“,而那个手持绣球引逗狮子的人,则叫“回回”。义马狮子舞道具主要是狮子头和连在一起的狮子尾。
义马狮子舞这一民间艺术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道具没有大的变化,表演的套路有所改革和发展,从原来只能在平地表演改为能登上长6米,高2.5米的18根梅花桩上或7米高的高架狮子盘椅上表演。义马狮子舞曾多次参加重大演出活动,引起国内外艺术界的广泛关注。1993年赴日本北上市友好城市访问演出。1994年赴潼关参加秦晋豫三省民间文艺表演大赛,获金奖。1995年参加登封中日国际少林武术大赛开幕庆典。1996年应全国煤炭工作会议邀请,赴郑州表演。1998年参加洛阳市牡丹花会献艺。
   
    (八)百佛顶灯  又名和尚顶灯。起源于东汉早期。流行于黄河三门峡(古陕州路)一带。80年代,三门峡市湖滨区文化局对这一具有传奇色彩、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进行了挖掘整理,吸收并运用了戏剧、杂技、体操等艺术手段,丰富了表演内容,增强了愉悦观赏性,充分展现了黄河文化博大、恢宏、粗犷、质朴的特色。1991年4月,“三门峡黄河游”五周年纪念会上,《百佛顶灯》以一百人的规模表演获得好评。
1991年广州“中华百绝博览会”上,百佛顶灯被评为“百绝之首”,誉为“中华国粹”并获博览会表演金奖。美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多家电视台与制片商相继录制专题片。1993年8月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农民文艺晚会的专场演出,同年9月参加第三届“中国沈阳国际秧歌节。国际民间舞蹈邀请赛”,荣获表演“金玫瑰”奖。而后又应邀参加河南省“世界旅游日”中国首游式开幕式的表演,受到国内外专家、及广大群众的好评和喜爱,被盛赞为“中华一绝”。
   
    (九)亚武天锣  流行于灵宝市豫灵镇杜家村一带。亚武天锣参加过许多场合的表演。1993年参加“北京龙潭庙会”表演,荣获二等奖。中央电视一台、四台、七台到杜家村作了实地采访,为亚武天锣作了专题报道。1997年杜家村又增添了两个锣鼓队,“亚武巾帼天锣队”清一色娘子军,“亚武少年锣鼓队”全由十二、三岁的少年组成,指挥也是孩子们,其水平、风格和他们的父辈不差上下,正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后人胜前人”。
   
    (十)渑池推小车  流传于渑池县张村乡杜家村一带,由二人表演,道具是由纸板和彩布做成的独轮小车,一人推车,一人坐车,推车为男子,坐车为女子。音乐伴奏以弦乐为主。
   
    (十一)陕县推小车  流传于陕县大营乡辛店村。此舞表演为四人。每逢灯节、庙会在广场、街头均可表演。音乐伴奏采用弦乐。
   
    (十二)陕县九莲灯  流传于陕县张湾、菜元乡一带,已失传。
   
    (十三)渑池九莲灯  流传于渑池县天池乡杨村和陶村。它是渑池县唯一的花灯舞。每逢节日随社火队伍行进表演。近年来渑池九莲灯已经停演。
   
    (十四)齐天圣鼓  在灵宝程村一带流传已久,一直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齐天圣鼓是和百佛顶灯一起参加“中华百绝博览会”的又一绝活。表演时锣鼓喧天,钹铙激越,众猴翻腾,酣畅淋漓。作为灵宝市具有豫西文化艺术特色之一的齐天圣鼓曾多次参加省、市重大活动,引起了国内外艺术界的广泛关注。1991年,应中华百绝博览会组委会的邀请,代表三门峡赴广州进行表演。期间当地各大报纸、中央电视台和河南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对齐天圣鼓均作了重点报道。【原标题:三门峡地区民间舞蹈】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网 2006-10-16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蒲剧(乱弹)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