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平顶山

百年沧桑临沣寨

2013/12/9 10:07:21 点击数: 【字体:


    位于郏县堂街镇的临沣寨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古村寨博物馆”。日前,她又喜获一项殊荣——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1月14日,怀着仰慕之情,记者走进这座古村寨,去感受她的建筑与人文魅力。  

    沧桑临沣寨      

    从郏县县城驱车往东南行12公里,远远便望见一个被高大的红色寨墙围着的村子,带着几分神秘,又有些许孤寂。同行的郏县县委宣传部的人说,这就是临沣寨。

    村前有河水潺潺流过,绕着寨墙还有一条护寨河。据说寨子周围原先还有千亩芦苇荡,想来一定很美。高高的寨墙清一色由大块的红石砌成,寨顶上隔一段一个垛口,看起来古朴而厚重。来到寨子的东南门,只见厚厚的木制寨门开启在两边,外面包着的铁皮已斑驳锈蚀,向人们诉说着年代的久远。

    走过寨门进入村中,刚下过雨的村中道路有些泥泞,一些古老的民居、在门前忙活的村民依次映入眼帘。听说记者来采访,郏县堂街镇临沣寨开发办主任尹亮亮急忙从外面赶了回来,热情地做我们的导游。

    临沣寨始建于明末,占地7万平方米,寨长1100米,呈椭圆形状。村子里起初住着张姓人家,明朝万历年间,有朱姓人家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数百年来在此繁衍生息。现在村子里有600口人,约百分之九十是朱姓后代。

    朱姓为何要迁居于此?尹亮亮说,临沣寨一度曾叫“朱洼寨”,当地有一种迷信的说法是,因为“朱”与“猪”谐音,而猪性喜水,此处两面临河,又处洼地,能聚水聚财,朱姓便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300多年后,朱姓后代做盐商发了家,于同治元年重修了这座古寨,周围修了护寨河,整个寨子就如一条小船漂在水上。

    临沣寨共有三个寨门,是按八卦的三个方向设置的。寨子的西北门保存得最为完好,我们在现场看到,寨门上方题有“临沣(沣为老写字)”二字,两扇大木门上包着铁皮,铁皮上“同治元年”的字样仍然清晰可见,寨门前设有两道防水闸,当年的闸板还立在闸中。

    尹亮亮告诉我们,“临沣”二字,因面临沣溪而得名。据《水经注》一书记载:“柏水经城北复南、沣溪自香山东北流入郏境,至水田村,一由村南而北,一由村北而东,环村一周,复东北至石桥入汝”。此处的“水田村”即为今天的临沣寨。

    寨子的西南门曾遭破坏,寨门没有了,但高大的城楼还在,如碉堡一样,上面留有许多打枪用的射孔。据《郏县志》记载,日军入侵中原时,郏县的100多座村寨发挥了作用。1945年6月3日,日军攻打“临沣”,村民曾据寨英勇抵抗。1947年12月24日,我刘邓九纵二十七旅八十团攻入寨内,活捉寨首朱清宽,解放了临沣寨。

    新中国建立后,各地开始拆除寨墙,郏县的100多座村寨都拆了,唯有临沣寨幸存了下来。尹亮亮说,这是由于1957年郏县发生水灾,临沣寨因处洼地,洪水淹至寨墙数米高,为了防汛的需要,县里决定不再拆除临沣寨。   

    百年朱镇府   

    虽然被高大的寨墙围着,寨内居民的生活看来和别的村庄并无二致。想想也是,如今是信息社会,任何村庄都不可能成为“世外桃源”,远离尘世的喧嚣。

    随意走进村部旁边的一户村民院中,一位老太太坐在堂屋的房檐下,头上包着毛巾,手上不停地摘辣椒棵上的小红辣椒,面前的箩筐里已经快满了。

    老太太名叫王爱,90岁了,眼不花耳不聋。她家的堂屋是清代建的大瓦房,房顶上“五脊六兽”,雕刻精美的木门、木窗及室内的八仙桌,可以想象她曾经的繁华。老太太张开没牙的嘴笑着说:“我从一二十岁嫁到朱家,就住在这房里,有六七十年了。”她的儿媳周劝说:“这房子是祖辈留下来的,现在破得很,很多地方都漏雨了。”周劝的儿子、儿媳迁到村外去了,家里只有她、丈夫和婆婆居住。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人民网 2005-11-18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探访元次山碑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