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传统文艺 >> 文艺知识 >> 浏览平顶山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平顶山地方戏曲

2013/11/14 10:44:40 点击数: 【字体:


    越调

    越调因其主弦为“四弦”,故又称“四股弦”,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剧种,数百年来世世代代在平顶山地区流传。清代末年,汝、宝、郏县就有近百个越调戏班。
    越调因其主弦为“四弦”,故又称“四股弦”,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剧种,数百年来世世代代在平顶山地区民间流传。清代末年,汝、宝、郏县几个县就有近百个越调戏班。今平顶山市郊区曹镇乡,在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就成立有越调戏班,襄城县库庄乡王督鲁越调戏班、双庙龙虎班越调剧社,郏县堂街“一挂鞭”越调戏班、士庄街越调戏班,鲁山张官营越调窝班、张良越调班、王莽城越调戏班,临汝翁花喜越调戏班,叶县水寨乡太康村越调剧团,舞钢区藏平越调剧团。抗日战争胜利后,职业越调戏班所剩无几。解放后各县竞相提倡“豫剧”而冷落越调,但在党的文艺政策鼓励下,越调戏剧种仍得到健康发展,多在农村作为业余剧团活动,专业剧团减少。
  
    越调在本地流行中曾出现一些著名演员,如40、50年代在郏县、叶县一带享有盛名的旦角刘秀荣(绰号“双辫”)和黑头蒿德运等人。蒿德运参加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获演员一等奖。 

    豫剧

    豫剧是本地主要剧种之一,旧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在襄城县等地,200多年前已有梆子戏班社活动。在解放后流通派融汇贯通,现已明显的流派特征。
   
    豫剧是本地主要剧种之一,旧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在襄城县等地,200多年前已有梆子戏班社活动。襄城县最早的豫剧团体,就是成立于240多年前的襄城西街“李家梆子戏班”。市境地处豫中西部,是“豫西调”流行的地方。市豫剧团早期曾是“沙河调”班社之一。50年代以后演员流动性较大,加之“沙河调”有其独特的演唱风格,故多数演员不攻此调。市豫剧团和县区豫剧团一样,在解放后流通派融汇贯通,现已无明显的流派特征。 

    三弦书

    三弦书的唱腔属于板腔体。腔调朴实清新,自然流畅,自由活泼,且音域宽阔,幅度较大,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三弦书的唱腔属于板腔体。腔调朴实清新,自然流畅,自由活泼,且音域宽阔,幅度较大,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又能演唱威武奸昂的英雄人物。三弦书的文武扬腔别具特色,演唱者演到一定段落时,伴奏者常用“哼呀、哎呀”来接腔,有时还插话,与演员、观众交流感情,因此颇具风趣。三弦书的唱腔分为铰子腔和鼓子腔两类。铰子腔有三腔四送、扬腔、大含韵、小含韵、叹腔、武腔、送铰子腔等。鼓子腔有汉腔、花腔、大磨腔、小磨腔、赞子句等。铰子腔在三弦书演唱中占比例较大。在一个唱段中,开头和结尾一般都用铰子腔,中、长篇书也以铰子腔为主。三弦书的板式有慢板、二八板、二六板、流水板、叠板、紧二八板、飞板等。
  
    三弦书的唱词格式,基本词组是七字句,还是三字紧、五字垛、十字韵等。七字句的节奏型式一般是“二二三句式;十字句的节奏型式是“三三四”或“三四三”句式;五字紧、三字垛一般是把句子叠起来形成垛子句演唱。伴奏乐器还有坠胡、铰子、八角鼓、脚梆,后增添了古筝、琵琶、二胡等。旧时三弦书世人都胡参加带行帮性质的“三皇社”,崇敬所谓“三皇(天、地、人)爷”。解放后,专业或业余艺人均由文化部门组织管理,“三皇社”已自行消失。

    河南曲剧

    曲剧也是本地主要剧种之一,旧称“高台曲”或“曲子戏”。“高跷曲”去掉高跷拐子登上戏剧舞台,是它由民间歌舞演变为“高台曲”这种戏曲形式一个质的飞跃。
   
    曲剧也是本地主要剧种之一,旧称“高台曲”或“曲子戏”。“高跷曲”去掉高跷拐子登上戏剧舞台,是它由民间歌舞演变为“高台曲”这种戏曲形式一个质的飞跃。民国15国(1926年)农历四月初七,临汝县郑铁炉村朱万明、大张村关云龙率领“同乐社”一行16人去登封县颍阳乡三里李洼村演出,因天雨不能踩高跷,应观众迫切要求,去掉高蹒拐子登上该村戏楼演唱,演唱的节目是《祭塔》等,结果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1930年前后,朱万明等人办起了“高台曲”曲剧班社,并向兄弟剧种学习表演程式,伴奏乐器也逐渐增多,成为健全的“文武场”,形成完整的地方戏曲。抗日时期曲剧迅速发展,遍及全省主要县市,直至安徽临泉一带都有河南“曲子戏”演出。1956年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汇演大会鉴于朱万明对河南曲剧形成的贡献,授予他荣誉奖,临汝县也被誉为河南曲剧的发祥地。

    大调曲子

    大调曲子原名“鼓子曲”。系明清时代流行于豫、陕、皖诸省的民间小调融汇民间诗词、民间故事而发展起来的说唱曲艺,民国初年从南阳地区传入今平顶山辖区。
   
    大调曲子原名“鼓子曲”。系明清时代流行于豫、陕、皖诸省的民间小调融汇民间诗词、民间故事而发展起来的说唱曲艺,民国初年从南阳地区传入今平顶山辖区。早期多为官宦豪门消遣逸乐之用,称“文雅之乐”,唱腔高雅,乐曲艰深难学。旧时演唱方式:音乐前奏一停,演唱者手托檀板,向在座听众和乐手恭敬一番,再轻轻击板表示“献丑”,然后走过门时进入演唱。演唱时正襟危坐,闭目端庄,表示品格高尚。其所以作此状,乃因达官贵人之内眷于厅堂两侧或隔帘听唱。解放后改革艺术,改闭目端坐为登台表演,且唱且表,由一人演唱发展到二人对唱,多人联唱;由厅堂走上舞台,走入农村厂矿。大调曲子逐渐成为平顶山地区较为流行的一个曲种。
  
    大调曲子的曲牌丰富,约有200余首,又有板头曲及牌子曲之分。板头曲为演出前弹奏的乐曲,号称六十八板,优美动听。牌子曲又有大牌、中牌、鼓子杂牌三大类。伴奏乐器有三弦、琵琶、月琴、杨琴、二胡、檀板、八角鼓等。

    河南坠子

    河南坠子俗称“坠子书”、“坠子”,清末民初传入平顶山现辖区,是主要曲种之一。“坠子”唱词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厚,常演不衰。后又增加了二胡、琵琶等乐器。
   
    河南坠子俗称“坠子书”、“坠子”,清末民初传入平顶山现辖区,是主要曲种之一。“坠子”唱词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厚,常演不衰。“坠子”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方言和著名艺人演唱风格不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西路、东路和北路坠子三个流派。西路坠子也叫中路坠子,用中州音韵,硬工大调,慷慨激昂,气势豪放。平顶山一带流行西路坠子。坠子音乐属于板腔体,常以最基本组织方式’前奏”、“引子”(过门)、“起腔”、“平腔”(转快)、“落腔”(或煞板)、“平句”(快)、“快扎板”(收尾)来组成乐段;再据唱段的起、承、转、合不同的规律、不同的故事情节及各种人物性格的需要,在音乐伴奏中加入“垛子”、“哭腔”、“寒韵”、“三字嘣”、“五字嵌”、“十字韵”等附属性的板腔音乐;通过唱词的重复、变化及发展,使之组成统一的整体,来突出主题,刻画人物或叙述故事情节。其板式有“一板一眼”、“有板无眼”、“散板”等。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坠胡、简板;旧时用脚梆、小钗,今已不用。后来随着演出效果的需要,又增加了二胡、杨琴、琵琶等乐器。 

    其它戏曲种类

    清末民初流行过“二簧”(又称土二簧),到80年代在郏县沙沟还有业余演出,人称“沙沟二簧”。此外尚有“二夹弦”、“罗戏”(亦写作锣戏)和宛梆,到80年代已无演出活动。
   
    清末民初流行过“二簧”(又称土二簧),到80年代在郏县沙沟还有业余演出,人称“沙沟二簧”。此外尚有“二夹弦”、“罗戏”(亦写作锣戏)和宛梆,到80年代已无演出活动。【原标题:平顶山地方戏曲】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省人民政府网 2006-10-16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宝丰提线木偶戏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